1947年4月,青化贬战役之后不久,西野6纵发生了一件颇具传奇色彩的侦察故事。
在华英桥西南方向的一座山顶上,清晨时分,三个人悄悄走上了山顶。一个看似“蒋军士兵”的人腰间别着一把手枪,肩膀上挂着望远镜,形象像个传令兵。其实,这个人是6纵侦察队的副班长宫景文,另外两名打扮得像老乡的男子,分别是和宫景文一起出来执行侦察任务的侦察员赵有信与孙志元。
三人在山顶上专心地用望远镜四下观察,然而尽管他们搜索了很久,仍然没有找到任何可疑目标。由于华英桥是敌军的必经之路,三人从清晨开始一直小心翼翼地监视着周围。直到中午,依然未见动静。
突然,宫景文低声喊道:“老赵,你看那边……”赵有信赶紧望去,远处果然扬起了一阵尘土,渐渐朝着华英桥的方向移动。宫景文立刻通过望远镜仔细观察,随即对赵、孙两人说道:“没错,是敌人,看样子是一支大部队。我们得藏好,别让他们发现。”话音未落,宫景文迅速俯下身,赵有信和孙志元也立刻找地方隐蔽起来,他们屏息凝视着敌人的队伍。
“他们行军好像有些凌乱,可能已经走了几天。”赵有信低声分析。“后面应该会有掉队的。”孙志元也接着说道。“这一路的敌人看来人数不少,”赵有信继续观察,“至少有一个团的兵力。看他们的方向,应该是去蟠龙。”宫景文点了点头:“对,肯定是去蟠龙的。但是,怎么后面还没有出现掉队的?”
“保持冷静,反正他们的队伍总要通过这里。”宫景文沉着地说。敌人的大部队终于在他们前面渐行渐远,忽然,有一个敌人孤零零地朝这边走来。
宫景文趁机说道:“你们俩留在这里别动,我去下面把他捉回来。记住,随时注意我的方向,保持灵活。”说罢,他便绕过小路,悄悄下山。他迅速跑到桥底藏了起来,忽然看到那名敌兵背着枪、肩上扛着一袋面粉,一边走一边嘟囔:“走了这么久,真是累死了,饭都没吃饱,要是死了算了……”
宫景文从桥底绕到敌人前面,故意调整了一下裤腰带,敌人看到后停下脚步,用袖口擦了擦脸上的汗,问道:“兄弟,前面是哪条路?” 宫景文指着山沟的小路说:“这条路近,我走得慢了点,落下了……他们走得很快。你是哪支部队的?”
“我在123旅367团,你是368团的吧?”敌兵询问道。
“是的。”宫景文答道。
“那咱一起走吧!”敌人说着,准备继续行进。还没走多远,突然听到后方有人大喊:“喂!你们走错路了!”宫景文故意不理,敌人也没注意,直到又有人喊道:“你们走错路了,不是这条路。”
敌人停住了,转头问道:“是在喊我们吗?”
“喂!喂!快回来,你们走错了……”后面又有两个敌人大声叫喊。
“怎么走错了?我刚问过老百姓,说是这条路……”宫景文假装无辜。
“我们回去问问再说。”敌人答道。
于是宫景文和他一起返回。后方的敌人看到他们回来,询问:“你们怎么回来了?”
“听老百姓说,这条路近。”宫景文随口应答。
“不对!老百姓的话不能听!走小路不安全,还是走大路比较好。”其中一个敌人说道。
“不管怎么走,先歇一歇再说。”宫景文拉着背面粉的敌兵,几人便坐下了。另两个敌人也坐下来,闲聊开了。
宫景文心里一阵苦笑,想着这两个敌人简直是“冤家对头”,正好在这个关键时刻捣乱,真是让他无计可施。他随即转向敌人:“你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有个老父亲,还有两个弟弟……”敌兵低声说道,眼中透出一丝伤感。
宫景文趁机说:“我们这些穷人真是倒霉,被抓壮丁的事常常发生,看来你当兵也是没办法的……”
正当这时,另外两个敌人突然严肃起来,指着宫景文厉声道:“你们在说什么?” 并问:“你是哪个部队的?”
“368团的,怎么了?”宫景文冷静答道。
“团长姓什么?”敌人继续追问。
“何干林。”宫景文如实回答。
“什么?”敌兵瞬间掏出手枪,对着宫景文大喝:“放屁!老实交代,你是哪部分的?”
宫景文微微一笑,突然从腰间掏出手枪,调皮地说:“兄弟们,你有枪,我也有枪。”
敌兵愣了一下,随即反击道:“你有枪又怎样?”
宫景文不紧不慢地说道:“朋友,你的枪机还没打开呢。” 说完,他用枪指了指敌人的枪。敌人一愣,意识到自己被提醒,赶紧收起了枪,露出笑容:“哦,误会了,我们是自己人,不要误会。”
宫景文继续说道:“其实何团长被抓走了,现在的团长是谢成欧,你说对吗?” 这时,宫景文的枪依旧紧握在手。
敌兵立刻收回枪,态度变得和气:“哦,误会了,都是自己人。我们这是不打不成交,宫兄,贵姓?”
“宫。”宫景文简短地答道。
“宫兄,咱们以后多多联络,真是抱歉。”敌兵歉意地说道。
这时,另有两名“老百姓”走了过来,宫景文看清是赵有信和孙志元下山,于是故意拖延时间。“我们问问老百姓,到底走哪条路?”
敌兵点头说:“是该问问他们,老百姓的话也不能全信。”
一阵闲聊过后,赵有信和孙志元一靠近,立刻掏出手枪,迅速将敌人控制住。宫景文也立刻将枪端了出来,说道:“别怕,没关系,我们快走。”
敌人这才意识到情况不妙,吓得几乎瘫倒。赵有信迅速将敌人的枪打掉,并把他推到一旁,四人便开始朝山沟走去。
敌兵还想带着面粉走,宫景文则坚决说道:“别拿了,快走吧!” 三个敌人最终被迫跟着他们走进了山沟,结束了这场耐心与机智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