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阎锡山感慨:山西文有薄,武有徐,可惜都跑到对手那边去了
创始人
2025-09-08 12:03:56
0

1945年6月,延安杨家岭的七大大会已经接近尾声。就在最后的委员和候补提名环节,出现了一个引起广泛争议的候补人选——他就是曾担任山西青年抗敌决死队总队政委、当时在八路军太行分局担任书记的薄政委(以下简称薄政委)。而对此产生质疑的,则是薄政委在晋冀鲁豫的老搭档——太岳分区司令员陈赓。

陈赓的质疑在当时有其代表性,他认为薄政委在抗战前夕曾因被捕而关押,在北平的草岚子监狱里写下了“悔过书”才得以释放。根据延安的整风原则,整风不仅要“惩前毖后”,更应“治病救人”,因此,陈赓认为,薄政委虽然能够作为普通组织成员回归,但担任候补委员恐怕不太适合。然而,陈赓的这番话很快引起了主席的关注,主席在了解详细情况后,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薄政委不仅文武双全,而且敢作敢为,何不直接给他一个正式委员的名额呢?值得一提的是,尽管我军名将云集,主席对薄政委的评价却并不多见。

薄政委于1908年2月出生在山西定襄,14岁时从小学毕业后考入省立师范。在校期间,薄政委积极参与学生运动,参与声援太原市民反对房税的斗争,以及声援五卅运动等活动,并于17岁加入了共产党。作为学生,薄政委经常撰写文章,虽然没有稿费,但他的文字在《山西日报》和《并州日报》上刊登,这些报纸还会寄到学校或家乡,引发村里一些人的议论,认为他已经“误入歧途”。对此,薄的表哥曾劝其父亲薄昌福说,应该劝薄政委不要走上这条路。然而,薄昌福虽年近五十,却格外开明,他读过书,明事理,深知儿子能坚定自己的道路。果不其然,薄政委不仅擅长写作,还在经济学上有不小的造诣,被称为“卧龙先生”,更在兵运方面展现了卓越的才能,组织了唐山兵变、平汉线北段兵变等重大事件。在此过程中,薄政委曾四度被捕,并两次入狱。

1931年6月,由于叛徒出卖,薄政委和61名同志在北平被捕,关进了草岚子监狱。由于薄政委才华出众,华北许多重要人物都对他颇为尊敬,时常派人请教他的意见,尤其在内政、外交和经济大计上。薄政委与敌人展开了坚决斗争,并且通过这一途径与北方局取得了联系,进一步了解到陕北红军、瓦窑堡会议等重要信息。

薄政委曾被陈赓质疑的,是他在草岚子监狱中“悔过”之后出狱的事情。在五年的监禁中,薄政委与狱友们顽强斗争,敌人对他们始终无可奈何。1935年6月,由于拒绝“反省”,薄政委和另外12人被判死刑,等待南京批复。然而,北方局考虑到干部紧缺及避免在日军占领北平后发生不必要的牺牲,提出了“诈降”方案:在南京批复到来之前,薄政委可以通过写悔过书获得提前释放。延安迅速批准了这一计划,薄政委等九人在组织营救下先后出狱,后又有多批人获释。

薄政委出狱后,山西老乡阎锡山的特使梁从熙早已等候在门外,邀请他共同商议保卫山西大计。薄政委态度坚定,表示愿意参与,但必须首先得到组织的同意。1936年10月,薄政委被派往山西太原,并借阎锡山的掩护,成立了“山西牺牲救国同盟会”,组织了30万抗敌力量。全面抗战爆发后,阎锡山决定扩编晋军,为此要求薄政委训练2万名连排级干部。薄政委趁机为我军招募精英,成立了“山西青年抗敌决死纵队”,并亲自担任政委。

在这一时期,薄政委通过巧妙的政治手段,将决死队并入八路军129师序列,开始在太岳地区开展革命工作。薄政委此举让阎锡山措手不及,结果苦心经营的牺盟会和决死队最终落入了我军之手,阎锡山愤怒不已,同时发动了“十二月事变”,导致决死纵队中半数成员投靠了晋军。薄政委和决死一纵正式编入八路军129师,和陈赓领导的386旅共同在太岳区展开军事斗争。

薄政委的经历与阎锡山密切相关,阎锡山不仅将他视为山西的“文才”,还与另一位名将徐向前并列为山西的“双子星”。然而,这两位将领与阎锡山的关系日渐疏远。薄政委与陈赓的合作愈发密切:徐向前担任129师副师长,而薄政委则于1941年担任太岳纵队政委,与陈赓并肩作战。1942年9月,薄政委升任太岳区委书记,再次成为陈赓的上司。

1943年8月,薄政委赴延安参加重要大会,刚到延安便被任弼时和主席接见。主席与薄政委进行了整整一天的深入交谈,35岁的薄政委深刻感受到伟人的胸怀,也坚定了继续革命的决心。由于七大的推迟,薄政委被安排进入党校学习,三个月后,陈赓也离开太岳前往延安。

在延安召开的大会期间,薄政委与陈赓一同被编入了晋冀鲁豫代表团。代表团的团长是53岁的刘伯承,他是八路军129师的师长,也是晋冀鲁豫军区司令员,而年仅37岁的薄政委则担任副团长。薄政委得知自己被提名为候补委员时,感到非常意外,因为当时的委员和候补人选都是我军的元老级人物,许多像陈光这样的老战士连候补资格都未能获得。因此,陈赓基于对组织的负责态度,提出了对薄政委候补资格的质疑。在主席了解了情况后,他并未采纳陈赓的意见,认为薄政委是山西决死一纵的代表性人物,应该破格提名,而博古和王明等人也得到了同样的待遇。

历史的长河证明了主席眼光的独到与远见:抗战胜利后,薄政委辅佐刘邓在晋冀鲁豫地区展开工作,1947年6月,刘邓指挥的部队横渡黄河,挺进大别山,而薄政委和徐向前则留守晋冀鲁豫,分别负责全面工作和军事业务。新中国成立后,薄政委担任财政部长兼华北局书记,为国家的物价稳定和财经统一作出了巨大贡献。后来,他和陈云、聂荣臻组成了原子能工业的三人组,成为新中国的重要领导人之一。

薄政委的成就令人钦佩,尽管阎锡山曾感叹若他能用薄政委和徐向前,山西必定能统一天下,但薄政委和徐向前却毅然选择了与国家同行,为革命事业奉献毕生心力。这也是主席深得人心的原因所在。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赛车:F1意大利大奖赛正赛赛况 当日,2025赛季世界一级方程式赛车锦标赛(F1)意大利大奖赛正赛在意大利米兰附近的蒙扎赛道举行。 ...
白佳丽:南开中学寻恩来 新华社北京5月23日电 5月23日,《新华每日电讯》“新华走笔”专栏发表记者白佳丽撰写的文章《南开中...
原创 淞... 1937年8月7日,国民党各界军政要员被迫汇聚南京,召开了一次至关重要的国防联席会议。此次会议的主要...
原创 中... 文丨五月 编辑丨五月 前言 在中国近代史的浩瀚长河中,帕米尔高原那块曾被冷落的1158平方公里,似...
原创 明... 在明朝末年的紫禁城,局势已是风雨飘摇。随着朝廷的权威逐渐瓦解,军队溃不成军,百姓流离失所,整个国家仿...
原创 为... 西汉的灭亡是否真的是因为爱情?王莽家族的崛起是否也源于某种情感纠葛? 公元前53年,一次看似偶然的...
原创 1... 张成泽曾是朝鲜政坛的第二号人物,肩负着众多显赫的职务,风光无限。然而,自从金正恩上台后,他的命运发生...
原创 人... 琉球群岛,位于中国台湾与日本之间,曾是一个独立的国家,历史上也多次被称为“琉球”。如今,许多人将“琉...
原创 苏...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历史中,有一个曾被稍微遗忘的秘密逐渐被揭开。这个秘密关系到两大超级大国——苏联与美...
原创 朝... 1950 年 10 月 7 日,韩国水原南部一座桥梁上北朝鲜军队坦克的残骸。北朝鲜的坦克被困在一座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