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胡犯金阙,驻跸大江南;一帝双魂杳,孤臣百战酣。”
岳飞,南宋最具传奇色彩的抗金将领,堪称民族英雄。从20岁投身沙场开始,岳飞参与并指挥的战斗不计其数。纵观南宋历史,他的存在让金人时刻感受到威胁,令他们不敢轻举妄动。
岳飞的英勇事迹跨越了多个战役。从收复建康、襄阳六郡,到平定曹成、张用等匪寇势力,再到北伐中原,在郾城、颍昌两次大捷中,岳飞凭借其卓越的指挥才能和高超的军事素养,屡屡斩获胜利。19年间,他的战功累累,几乎每一次出征都能为大宋立下赫赫战功。也正因为岳飞的英勇,南宋才勉强保住了些许颜面,而饱受战火蹂躏的百姓们才有了些许希望,能够在纷乱中存活。
可惜的是,南宋朝廷内奸当道,忠臣稀缺。岳飞的存在,成为了秦桧等权臣利益的巨大障碍。为了除去眼中钉,秦桧联合张俊等人,设计陷害岳飞,给他扣上“谋反”的大帽子。最终,岳飞被囚禁,府邸遭到抄查。
尽管在此期间,大理寺丞李若朴和何彦猷为岳飞辩护,并且极力与奸臣争论,但终究未能改变结局。李若朴的坚持不仅没有救回岳飞,反而让他自己受到了官职被罢的惩罚。赵士?作为宗正卿,甚至以自己的家族性命为岳飞担保清白,但依然未能抵挡秦桧和万俟卨的迫害,最终自己被革职,并被迫离开临安。
岳飞最终在阴谋之下被判死刑,年仅39岁,英勇的抗金将领便如此冤屈地死于奸臣手中。直到1162年,绍兴32年,宋孝宗赵昚继位后,岳飞才得以平反,冤屈得以昭雪。然而,尽管真相已经大白,岳飞却再也无法复生。
自此之后,秦桧和张俊等与岳飞相关的罪人,成为了百姓心中永远无法磨灭的“千古罪人”。为了纪念岳飞,并且也为了一吐心头之恨,人们在岳飞墓前修建了这些恶人跪着忏悔的铜像,形象永存。
秦桧当年或许无法想象,自己一时贪图的权势荣华,竟然换来了千年之后无尽的骂名,而他的子孙后代也永远背负着不堪的历史阴影。至今,秦桧与妻子、张俊、万俟卨的铜像依旧跪立在岳飞的墓前,岁月流转,却无法洗净他们的罪孽。
这些铜像中,除了秦桧夫妇,还有张俊和万俟卨原本都被安置在此地,最初百姓还为第五位恶人建立了铜像,他同样是背后参与构陷岳飞的罪魁祸首。然而,出于种种原因,这座铜像最终被拆除。那么,这第五人究竟是何许人也?为何他的铜像被拆除?
秦桧,南宋初年的宰相,曾位居一人之下,万人之上,享有极大的权力与荣耀。他深得宋高宗赵构的宠爱,是皇帝身边最为得意的臣子。最初,秦桧与岳飞并无任何仇怨,但由于在与金国的议和问题上立场不同,两人逐渐产生了矛盾。
岳飞作为忠诚的爱国将领,坚决主张继续对抗金国。因为金国的威胁,南宋的安危岌岌可危,而岳飞更是深知“靖康之耻”,心中积压着对金国的深仇大恨,决心为国复仇。然而,秦桧的立场却不同,他极力主张与金国和谈,而他推崇议和的原因在于他曾被俘三年,在金国度过的岁月使得他早已臣服于金人,甚至有人推测他可能已是金国的内应。
秦桧在金国俘虏的经历改变了他的性格,他从一位曾经的主战派变为主和派,推动着与金国的和议。这个立场与宋高宗赵构的心意相合,于是秦桧为排除岳飞的威胁,展开了种种暗算。
虽然有人认为秦桧是主谋,但也有声音认为,实际上高宗赵构才是背后的真正黑手。毕竟,秦桧虽然位高权重,但终究只是一个臣子,他无法完全决定皇帝的意图。如果赵构坚定认为岳飞是清白的,那秦桧也无法对他下手。赵构深知岳飞的威望过高,极有可能威胁到自己的权位,因此心生忌惮。正所谓“功高盖主”,即便没有秦桧,赵构也早已准备除掉岳飞。
无论背后真正的操盘者是谁,岳飞遭遇的陷害依旧不容忽视。1141年5月,秦桧的党羽万俟卨上书弹劾岳飞,称其“逗留不进”,这一子虚乌有的罪名直接导致岳飞被罢免枢密副使。随后,张俊通过威逼与收买岳家军中的将领,进一步诬陷岳飞谋反,最终在秦桧的操控下,岳飞被正式定罪。尽管有许多忠臣为岳飞辩护,结果依然无济于事。岳飞最终被抄家并判处死刑,死后,许多大臣上书为他恢复清白,但高宗赵构并未理会,直到他去世后,岳飞才得以恢复名誉。
为了纪念这位含冤而死的民族英雄,百姓在岳飞墓前修建了秦桧夫妇与万俟卨等小人的铜像,表示他们永远跪在这里忏悔。到了明朝,范来发现张俊同样是害死岳飞的关键人物,因此又为他建了铜像。到了清朝,罗汝楫也因参与陷害岳飞被揭露出来,因此他的铜像也被立在了墓前。然而,由于罗汝楫不过是个小人物,百姓认为他不配与其他三人并列,因此拆除了他的铜像,墓前只剩下四尊铜像。
“靖康之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
岳飞,这位一代抗金名将,冤死在奸臣手中,令人心痛。南宋正处于风雨飘摇之时,若非岳飞挺身而出,恐怕朝廷早已土崩瓦解。可惜他身处乱世,空有满腔热血,却未能获得君主的信任,最终惨遭陷害。然而,岳飞的忠诚和英勇,依然深植人心,成为了人民心中永不褪色的民族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