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苏联解体的原因:克格勃揭开又一内幕,美国果然善于渗透
创始人
2025-09-08 10:04:48
0

1991年,苏联这个曾经的超级大国轰然倒塌,全球媒体纷纷刊登“红旗落地,苏联解体”的报道,震惊世界。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对苏联解体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研究,试图揭开其背后深藏的真相。

然而,很多人并未意识到一个关键的因素——美国对苏联高层的渗透,正是导致苏联解体的直接推手。这一鲜为人知的幕后原因,早在克格勃提交给苏共的两份报告中就有详细揭示,只不过当时的苏联高层并未重视这些警告。

那么,这两份报告中揭示了什么呢?克格勃主席切布里科夫曾在1987年向戈尔巴乔夫递交了一份报告,这份报告显然触怒了戈尔巴乔夫,导致切布里科夫迅速被解除职务。几年后的1990年,新任克格勃主席克留奇科夫再次向戈尔巴乔夫递交了一份报告,然而戈尔巴乔夫的回应让人震惊。他不仅忽视了这份报告,还决定剥夺克格勃对国内的监控权,彻底削弱了克格勃的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克格勃的两任主席在报告中都提到了一位关键人物——雅科夫列夫,他们一致认为雅科夫列夫涉嫌叛国罪。作为苏联的主要情报机构,克格勃拥有强大的情报搜集能力,并且长期监控着国内的动向,因此他们掌握的信息通常极为可靠。更何况,切布里科夫和克留奇科夫两任主席都强调了雅科夫列夫的叛国嫌疑,然而,这些报告并未引起苏共高层的足够重视,戈尔巴乔夫对此保持沉默,并且反而加大了对雅科夫列夫的重用和信任。

雅科夫列夫曾担任苏联中宣部副部长,并且受到戈尔巴乔夫的极力推崇,成为他的得力助手。他凭借自己的影响力,逐步掌控了苏联意识形态领域的重要位置,对苏联的政治氛围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然而,正是这样一位重要人物,却被美国CIA成功渗透,成为了加速瓦解苏共的关键人物之一。

根据克格勃1987年递交的报告,许多苏联精英已经被美国渗透,莫斯科大学经济系等学术机构曾接受美国高达2.3亿美元的资金支持。不仅如此,苏联境内的多家媒体机构也都得到了美国的资助,这些资金背后隐藏的目的,是通过文化渗透将西方价值观传播到苏联。雅科夫列夫在1977年到1979年间,已被美国视作其在苏联的“代理人”。

不仅仅是克格勃,连苏联的最后一位元帅德米特里·亚佐夫也曾直言不讳地指出,雅科夫列夫已被美国策反。尽管如此,戈尔巴乔夫仍对雅科夫列夫深信不疑,甚至不断增强他的权力,两人之间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几乎成了思想上的“志同道合者”。

雅科夫列夫与戈尔巴乔夫的关系始于1973年,雅科夫列夫当时开始了长达十年的驻加拿大大使任期。在这期间,他与戈尔巴乔夫结识,二人思想上的相似性使得他们迅速成为政治上的好友。当戈尔巴乔夫成为苏联领导人后,他所推动的改革几乎都得到了雅科夫列夫的影響,尤其是两项决定性政策——“公开化”和“分裂”。

雅科夫列夫主张将苏共分裂为两个党派,直接削弱了苏共的领导权威。由于理念偏离了马克思主义,苏联人民的思想武装逐渐被削弱,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逐渐失去了对人民的吸引力。尽管如此,在苏联解体的前夕,苏联人民依然对祖国充满深厚的感情。在全国公投中,绝大多数人希望保持苏联的统一。然而,许多加盟共和国却早已产生了独立的意向。

戈尔巴乔夫上任后,不仅停止了对加盟共和国的援助,还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使得这些共和国与莫斯科的联系越来越少,独立的呼声也越来越强烈。同时,莫斯科通过向外借款来“粉饰”国内经济状况,却没有将这些资金用于民生发展,而是大量采购生活物资,以示商品丰富。

这些政策表面上是戈尔巴乔夫下达的,实际上却也符合雅科夫列夫的战略意图。雅科夫列夫借助戈尔巴乔夫西化的思想,推动了苏联的“西化”进程,利用权力逐步摧毁了苏共的意识形态。他一方面鼓吹“民主化”和“多元化”,一方面不断削弱马克思主义的核心价值,并为西方思想的渗透创造了条件。

尽管苏共内部有不少力量主张团结一致,抵制外来思想的侵袭,但雅科夫列夫却果断出手,取消了对西方广播电台的限制。随之而来的,欧美的电台和广播大量涌入苏联,不断宣传西方的民主价值,时常对苏联政府进行批评,这无疑加剧了社会的动荡。

雅科夫列夫的这些举措,直接导致了苏共的内部分裂和瓦解。许多原本忠诚的共产党员对苏共产生了极大疑虑,纷纷在苏联解体前夕选择退党。1990年,根据苏联的统计,超过420万苏共党员选择了脱离党组织。

在这种自上而下的分裂中,苏联最终于1991年底解体。美国的渗透成为了加速这一进程的催化剂。苏联原本矛盾重重、急需改革,而这种外部势力的渗透无疑加速了其走向灭亡的步伐。

信源:《瓦解苏共的思想杀手——雅科夫列夫》——全国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外事局 作者:孙铭

《关于中央情报局在苏联公民中招募利益代理人的计划》——1987年,切布里科夫的报告

相关内容

原创 ...
当提到北洋政府,许多读者的脑海中往往会浮现出诸如军阀混战、缺乏民族...
2025-09-07 23:04:07
耶律楚材:元朝文化与政治的...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许多历史人物以其卓越的才华和独特的贡献闪耀...
2025-09-07 23:04:05
原创 ...
衣赐履按: 上回我们提到,前燕太宰慕容恪准备正式发起对洛阳的进攻。...
2025-09-07 23:03:57
曾经,很多人对西方有着极大...
很多人对美国、对整个西方一直以来都有极大的误解。 总觉得他们曾经强...
2025-09-07 23:03:39
清朝六部尚书和八大总督相比...
清朝时候,六部的老大分别是吏部的头儿、户部的头儿、礼部的头儿、兵部...
2025-09-07 23:03:36
原创 ...
一、是狡虏,还是刘皇叔? 刘备夺取西川的过程,可以说是历经艰辛,几...
2025-09-07 23:03:01
杭温高铁开通一周年 串联“...
2024年9月6日,杭温高铁正式建成通车。一年来,这条铁路线不仅为...
2025-09-07 22:51:36

热门资讯

地方文化符号的追寻 阎晶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 前不久去延庆参加一个文化活动,并与当地朋友就相关话题进行交流。我就地方文...
原创 元... 一、 在元朝时期,浙江婺州义乌的赤岸镇流淌着一条小溪,名为丹溪,这里正是晋代伟大的道士、羽化成仙的...
原创 朱... 朱元璋火烧庆功楼,屠杀开国功臣,这一历史事件的真实性一直存在争议。1776年,美国成功独立并击败了英...
原创 陈... 1948年,淮海战役的帷幕即将拉开,国共双方都在紧锣密鼓地筹备。就在这个关键时刻,解放军做出了一个重...
乌拉“三府” 满韵遗风今犹在 《江城日报》2025年5月23日3版 作为满族重要发祥地之一和清代皇室派出机构——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的...
文化中国行·守宝人丨“追”长城... 5月11日,李世翔在位于海原县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柳州城址上巡查。 地处宁夏中卫市的黄河黑山峡...
原创 周... 1927年9月,南昌起义的部队抵达广东大埔县的三河坝,这一时刻成了决定命运的关键节点。如何选择接下来...
蛇年说蛇四 | 光耀草原·蛇影... | 光耀草原·蛇影相随(上篇)| 李家崖文化青铜蛇首匕 沉浸在春节的气氛,蛇年话蛇一、二、三很快在...
羌族碉楼起源于古代?建筑背后藏... 羌族碉楼建筑,作为我国传统建筑文化的珍品,以其独特的形态、高超的技艺以及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让人深感钦...
原创 被... 被诸葛亮形容为“暗弱”的刘璋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那种性格似乎难以成就一番大业。 刘璋是中国历史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