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八年时,大明王朝总算是安稳下来了。北方的鞑靼被赶到老远的地方,国内的情况也挺好,朱元璋这下能松口气,休息休息了。
这天,朱元璋和大臣们商量完国家大事后,心里头一热,就想带着大臣们一起出去搞个“团队活动”。
接着,朱元璋便领着众多大臣们走出城外,他们究竟去了哪个地方?又在那里做了些什么事情呢?
【爱好是爬山】
朱元璋心情好的时候,就爱拉着朋友们一起去爬山,说白了,他就是喜欢站得高、看得远。不过呢,他又觉得一个人爬山挺孤单的,所以每次爬山都会叫上自己的兄弟们一起。
朱元璋攻打南京那会儿,攻了好多天都没拿下,士兵们累得不行,所以他就先让军队歇歇,暂时不打了。
朱元璋一回大营,就收到了一封从太平府寄来的信,他立刻意识到这是老婆给他写的信。
那时候,马皇后正在太平府一位商贾家中安胎,这可是他们成亲两年后头一回怀上孩子,朱元璋说什么也不会让这个千辛万苦才得来的宝贝没了的。
接着,朱元璋去找了在太平府的好朋友陈迪,把老婆托付给了他,自己带兵走了。转眼间,十个月都过去了,朱元璋的第一个娃眼看就要出生了。
朱元璋还没拆开那封信,但心里头好像已经猜到信里写了啥新消息。
朱元璋心里既激动又有点忐忑,要是老婆孩子有啥闪失,他可真受不了,一时间,他竟犹豫着不敢拆开那封信。
于是,他叫上了自己的铁哥们徐达、汤和、常遇春他们,一起来“瞧瞧”这个重要时刻。
朱元璋轻轻地撕开信封,几个大汉围在一起,稳稳当当地把信看了个遍。
当时朱元璋心里头最七上八下了,一看到“母子都好好的”这几个字,眼泪差点儿就夺眶而出。但为了不在兄弟面前失了面子,他还是硬生生给憋回去了。
这时候的朱元璋心里头那个急啊,真想立马冲出去宰几个元兵出出气,不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儿。
这时候的朱元璋浑身是劲,根本睡不着,于是就叫上几个兄弟,一起爬上了附近的一座小山。
朱元璋站在山头上,感觉浑身畅快,他就爱这种滋味。
这时候的心情说不出来,朱元璋就拿出随身带的刀,在山顶的石头上刻了几笔字。
这几个字写得弯弯曲曲,不过还能凑合看懂,是朱元璋写的:“爬到这山上的人,不用担心没后代。”就是说,只要爬上了这座山,生儿子就不用发愁了。
看来朱元璋能当上皇帝是有道理的,就连生儿子这种私事,他都能想到要为天下人着想。像这样心里装着全天下的人,不当皇帝才怪呢。
现在回到眼前,朱元璋又一次领着大家来这儿爬山。这次,跟朱元璋一起爬山的人多起来了,不过爬山的速度却变慢了。
大家一路走走歇歇,费了半天劲才爬到山顶,个个累得直喘粗气。
他们几个当初往上走这里的时候,可没像现在这么费劲。
【君臣登山】
大家爬到山顶后,朱元璋一眼就瞅见了自己以前刻下的字。这么多年过去了,就连那块大石头,也明显看得出被时间磨得不轻。
月球上的石块。
石头上的字还能瞅见,不过有些地方已经不太清楚了。
没过多久,大臣们也瞧见了石头上的字,于是朱元璋就像聊家常那样,又把当年那件事情重新说了一遍。
众大臣都感叹,皇上以前过得真挺艰难的。
朱元璋没理睬他们,眼睛望着远方的南京城,现在它被称作应天府了。回想起这些年经历的事情,他心中仿佛有说不完的话。
可到了嘴边,他就蹦出一句话:“我才是最厉害的!”朱元璋站在山头,扯着嗓子把这话喊了出来。
大喊一声后,朱元璋的心情舒畅了不少,他接着对百官说:“各位大臣,我刚才出了个上联,谁能帮我对个合适的下联呀?”
在普通人眼里,朱元璋的这句话不过是情感冲动的狂话,但在那些读书人看来,这里面的意思可就丰富多了。
因为“老子”这个词,既能表示自己,也能代表春秋时候道家的老祖宗,说他是天下第一挺有道理的,毕竟就连儒家的老祖宗孔子,都曾经向老子请教过呢。
现在皇帝也说了“老子”这句话,它又多了层意思,跟治理国家的大计有关,大家可不敢随便对待。
以前汉文帝推崇“黄老学说”,讲究不过多干涉,让事情自然发展,结果迎来了“文景盛世”,后世的人们都夸他是古往今来最贤明的君主。
大臣们心里琢磨:朱元璋这话,是不是在讲治理国家最好的办法是“黄老思想”?皇上莫不是要学汉文帝那一套,来个不插手、让事情自己发展?
正当大臣们都在苦思冥想的时候,突然有个官员站了出来,说他已经想好了下联。
朱元璋让他讲讲看,没想到这人直接说:“我的孙子最厉害,无人能及。”
朱元璋的脸色立马就阴沉了下来,百官本想夸一夸这个下联,但一见朱元璋变了脸,连忙把话咽了回去。
按照这些读书人的看法,这个上联可以叫做“以文治国”,下联呢,就可以说是“用武建功”。
“孙子”就是说孙武,他是吴国的一位大将军。伍子胥把他介绍给了吴王,吴王也很看重他。孙武带兵打仗,让吴国打败了越国,越王勾践就这样被活捉了。
孙武写了本《孙武兵法》,那时候大家都说它是本奇书,哪个国家要是拿到了这本书,就能当上霸主。
孙武在军事家里面,地位跟老子一样高,所以用“孙子”来对应“老子”挺合适的。至于后面的“天下第一”和“举世无双”,那就不用多说了,意思相近。
要是朋友们在玩对对碰,这么说也没啥不对,可问题是现在是皇上和大臣在玩,咋能跟皇上对出“孙子”这样的词呢?
朱元璋在山顶上大喊“我才是最厉害的”,这显然是在表达他的心情。现在这位官员又整出个“小辈”的称号,这不是在给朱元璋找不痛快嘛?
不出所料,朱元璋一听“孙子”这两个字,脸色立马就沉了下来。他心里嘀咕:上联的“老子”分明是指我自己,这下他又给我对出个“孙子”,这不是也在说我嘛?
朱元璋当皇帝时,才不在乎什么兵法战术呢,这个大臣简直就是在冒犯皇上。
朱元璋一挥手,命令侍卫们把这个大臣拖下山去杀掉,满朝文武吓得浑身发抖,没有一个人敢出声。
朱元璋见他们这副模样,心里一下子没了兴趣,便领着大臣们回宫去了。
这事儿说明了啥?是说朱元璋既没学问又迫害好人吗?那肯定不对。
这事儿表明,朱元璋虽然是个农民起家,可正因为这样,他做了皇帝后,更加重视皇帝的威风。
大臣们不敢跟皇帝开这种太过分的玩笑,就算大臣不是存心的,朱元璋也不会放过他,因为皇帝的尊严不容冒犯。
在封建社会里,大伙儿得毫无缘由地敬重皇帝,这样国家才能太平,皇家的权力才能稳固,朱家的地位也才能长久显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