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4个不懂,最终导致了悲惨的结局,都是打工人的血泪教训!
1,他不知道打工人和老板的关系。
开创业绩的时候,老板可以跟他称兄道弟,为他解衣推食,跟他情同手足,但是,创业成功了,情况就变了,老板变了,他却不变。
2,他不懂,老板想搞你,不一定要有证据。
韩信不懂得谋反不一定非要实际的证据,只要有人举报,只要他有谋反的能力,就可能被认定谋反。
就算证据不足,也不会官复原职,他从楚王贬为淮阴侯,就是这个道理。
3,他不懂,老板动不动他,跟个人恩怨无关,而是为了长治久安。
韩信不知道,皇帝杀功臣,绝不会因为个人恩怨,雍齿背叛过刘邦,都可以封侯,个人恩怨,对皇帝来说,不重要!
谁对皇帝有威胁,皇帝就要搞掉谁,跟个人恩怨没关系,昨天老板可以给你端茶倒水勾肩搭背称兄道弟,今天就可以让你净身出户扫地出门!
4,他不懂,比领导强,不是好事!
韩信被刘邦贬为淮阴侯之后,韩信整天在家里骂骂咧咧的口吐芬芳!
嘴巴上还说:真没想到,跟樊哙这种人为伍。
樊哙回头就打他小报告,对刘邦说:韩信那孙子看样子不服气呀!
刘邦决定找韩信聊一聊,关心一下员工的思想建设。
刘邦问韩信:“你很会领兵打仗,那你看看我能带多少兵?”
韩信回答:“陛下不过能将十万,超过十万您就驾驭不了了。”
刘邦笑着又问:“那你呢?”
韩信留下一句千古名言:“臣多多而益善耳。”
这便有了“多多益善”这个成语,韩信的意思是,哥们很厉害,带兵越多越好。
刘邦听了韩信这话,当天晚上就睡不着觉了!
晚上吕雉问刘邦:“为什么还不睡?想哪个狐狸精呢?“
刘邦说:“韩信!”
吕雉急眼了:“啥,你跟他还有一腿?”
刘邦怒道:“滚犊子!想什么呢!有这小子,我睡不好觉啊,皇位不稳啊,将来儿子当了皇帝,能压住他?”
吕雉默然无语。
韩信被圈养五年后,公元前196年,刘邦外出平叛,韩信称病不去。
比领导强,还不跟领导一条心,谁敢留着他呢!
当年,吕雉联合萧何,把韩信给搞掉了!
这就是韩信流血的历史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