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上风暴: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新赛季选拔战火重燃,剑指米兰冬奥
序幕:决战冰坛,王者归来
9月6日,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综合训练馆“冰坛”内,寒气袭人,却挡不住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激战正酣的火焰。这场关乎新赛季国家队阵容的关键性赛事,汇聚了林孝埈、孙龙、刘少昂、范可新、王晔等一系列耳熟能详的闪耀名字,也迎来了宋桂旭等后起之秀的崭露头角,共同奏响了备战米兰冬奥的嘹亮号角。
赛季启程:从集训到竞逐,目标锁定米兰
早在今年4月13日,中国短道速滑项目就已正式吹响了集结号,新一期国家集训队在此刻集中,标志着中国短道速滑迈入了全力冲刺米兰冬奥会的关键赛季。本次选拔赛,既是对队员们上赛季国际赛事的成绩评估,也涵盖了2024/2025赛季的全国冠军赛表现。首个比赛日,“六圈三圈”的竞速赛异常激烈,林孝埈、孙龙等名将与新生代力量同场竞技,而接下来的两日则聚焦于单项的精细打磨,每一次滑行都凝聚着运动员的汗水与梦想。
队伍结构:老将新秀并存,发展战略清晰
目前,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队阵容庞大,男女各有17名运动员。队伍中既有范可新这样的资深名将,也有邝俊雨等初露锋芒的年轻血液。正如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领队刘浩所言,队伍被细致地划分为“一、二组”,这不仅是基于运动员训练能力和技战术水平的划分,更是为了实现双重目标:一是为米兰冬奥会进行高强度的备战,确保每一位选手都能达到最佳竞技状态;二是持续挖掘和培养青年运动员,为短道速滑项目的长远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力求实现健康、可持续的格局。
米兰之路:世巡赛是敲门砖,积分是通行证
国际滑联发布的米兰冬奥会资格办法,将本赛季的四站世界短道速滑巡回赛定为至关重要的“资格赛”。这四站比赛分别将于10月9日至12日在加拿大蒙特利尔(第一站)、10月16日至19日继续在蒙特利尔(第二站)、11月20日至23日在波兰格但斯克(第三站),以及11月27日至30日在荷兰多德雷赫特(第四站)举行。运动员最终能否踏上米兰冬奥的冰面,将直接取决于这四站巡回赛的综合积分表现。
选拔机制:层层递进,科学公正
中国队的选拔计划可谓是精心设计,层层递进:
第一步:集结力量。 依据2024/2025赛季的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世界巡回赛、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以及2024/2025赛季全国短道速滑冠军赛的成绩,组建本赛季的国家集训队。
第二步:精英筛选。 在综合上赛季比赛成绩与本赛季训练表现的基础上,进行细致的评分,选拔出有资格参加2025/2026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的运动员。具体分值比例如下: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锦标赛、2025年哈尔滨亚冬会短道速滑项目成绩占30%;2024/2025赛季国际滑联短道速滑世界巡回赛成绩占30%;2025/2026赛季国家集训队内部选拔成绩占30%;备战训练表现及思想表现则占10%。
第三步:冬奥启航。 最终代表中国征战米兰冬奥会的运动员,将从参加了本赛季世巡赛的大名单中产生,具体办法届时将另行公布。
最终冲刺:积分排名与动态调整
选拔赛结束后,所有运动员的积分将被详细统计并进行排名。男、女项目积分位列前六名的运动员,将获得宝贵的世巡赛暨米兰冬奥会资格赛参赛资格,而排名第七至第十的运动员则将作为替补队员。国家队也将根据运动员的竞技状态、伤病情况等实际情况,对世巡赛的参赛人员名单进行适时、灵活的调整,确保每一位参赛选手都能以最佳状态出战。
目标明确:满额资格,剑指最高荣誉
刘浩领队掷地有声地表示:“按照计划,国家集训队将于10月初出发,正式开启新赛季的征程,预计在12月初返回国内。中国短道速滑队的目标非常明确,就是要全力以赴,力争获得米兰冬奥会的满额参赛资格。”这不仅是对运动员的激励,更是对全国人民的承诺,中国短道速滑,已做好准备,在米兰的冰雪舞台上,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