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1日,世界上并未发生任何严重灾难,第二天的黎明也如常到来。那些曾为末日恐慌的人们终于松了口气,安心地将心中悬挂的疑虑抛到九霄云外。末日论从此成为了一个人们谈笑风生的笑柄。
那么,末日论的来源究竟是什么?它真的是空穴来风吗?
答案是否定的。末日论的根源在于玛雅历,而被渲染为“末日”的那一天,恰好是玛雅历的周期性终结。
玛雅历法规定,公元前3114年8月13日标志着一个纪元的开端,而2012年12月21日则是该纪元的结束,整个周期跨度为5125年。
一些别有用心的人将这一日期宣扬为世界末日的来临,然而他们忽视了一个重要事实:一个纪元的终结并不代表世界的毁灭,反而象征着新的纪元的起始。当然,这一观点是基于玛雅人的视角。至于我们现代人使用的公历,似乎没有明确的结束时刻。
既然玛雅历与末日论息息相关,为什么那么多人曾信以为真呢?
这要归功于玛雅文明的神秘性,它令人着迷并且难以置信。即便至今,依然有人猜测玛雅人并非地球人,而是外星智慧生命的代表,尽管这一理论缺乏任何实证依据,更多的是人们自我安慰的想象。
那么,玛雅文明究竟有多么令人震撼呢?难道2000多年前的玛雅人竟能创造出如今看似不可思议的文明成就?而且他们究竟在遗址中留下了类似二维码的神秘符号?让我们一起揭开谜团,看看真相。
我们通常认为,古代文明的人民因为技术限制,通常会选择生活在适宜的自然环境中进行繁衍生息。例如,中国的黄河和长江流域就是自然条件非常优越的地方,适合文明的发源。
然而,玛雅文明的地理分布却充满了不可思议。它分布在墨西哥、洪都拉斯、危地马拉等热带雨林地区,令人费解的是,玛雅人是如何在如此严酷的自然环境中生存并创造出辉煌文明的呢?
玛雅文明被誉为美洲三大古代文明之一,与印加文明和阿兹特克文明齐名。这一文明独立发展,在封闭的环境中孕育出属于本土的文化与技术。玛雅人不仅在科学、农业、文化、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了杰出的成就,甚至是其他两大文明无法相提并论的。
尽管玛雅文明的崛起来得迅猛,它的衰落也同样迅速,仿佛大地上突然响起两声雷鸣,转瞬即逝,消失得无影无踪。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对生活在如此恶劣环境下的玛雅文明一无所知。
直到19世纪30年代,一位名叫约翰的美国人勇敢地深入洪都拉斯的热带雨林,意外发现了玛雅文明的遗迹。此后,世界各地的考古团队纷纷进入该地区,逐步揭开了玛雅文明神秘的面纱。
在玛雅文明的兴起时期,它正值新石器时代的初期。那个时代,世界各地的人类还在使用石器工具,而玛雅人已经开始以最原始的方式创造出令人赞叹的文明成果。
若依然对玛雅文明的奇妙之处没有概念,不妨看看几个具体的例子:
科学家精确计算出的太阳一年周期长度为365.2422天,而玛雅人计算出的则是365.2420天;同样,科学家所测得的月亮绕地球一周的时间为29.530588天,而玛雅人的计算值为29.5302天。
埃及的金字塔举世闻名,但在美洲的热带雨林中,玛雅人也建造了九座金字塔,其中最高的一座接近70米,虽然不及埃及胡夫金字塔那么高大,但也足以让人惊叹。毕竟在湿热的丛林中建造金字塔,远比在沙漠中的埃及更为艰难。
此外,玛雅文明还出土了不少令人瞠目结舌的文物。在其中一座神庙遗址里,墨西哥的考古学家发现了一幅浮雕,雕刻着九位神官与一位带奇异头巾的青年,这名青年似乎正在操作一台类似现代飞行器的机器。这个浮雕引发了诸多猜测,甚至有人认为,玛雅人或许并非地球人,而是外星来客,正试图制造飞行器回到自己的家乡——虽然这一说法显然没有实质证据,更多的是一种富有创意的猜想。
另外,1927年,在伯利兹的玛雅遗址中,考古学家发现了一颗由水晶雕刻而成的头颅。它的大小几乎与现代女性的头颅相同,而水晶的硬度极高,连铜铁等金属也无法加工,那么,玛雅人究竟如何做到这一点呢?至今依然没有答案。
玛雅文明的这些神秘遗物和成就,无一不令后人惊叹,它们的先进程度远远超出那个时代的常识,使得人们对这一文明充满了好奇与敬畏。
因此,每年世界各地的游客都蜂拥前往墨西哥博物馆,期待一睹这些不朽的文明遗迹,探索玛雅文明的无限魅力。
在墨西哥博物馆中,众多令人叹为观止的文物中,有一座雕像尤为引人注目。它的面部雕刻着类似二维码的图案。对于现代人来说,二维码已经非常熟悉,随处可见。然而,如果说这种图案在2000多年前就出现,确实让人难以置信。
某次,一位游客好奇心驱使,用手机扫描了雕像上的“二维码”,但结果令人大失所望——手机上并未出现任何信息。
随着雕像“二维码”的知名度逐渐上升,博物馆的压力也随之增加。最终,博物馆工作人员出面澄清,确实是玛雅遗址中的一件文物,但雕像的面部在长时间的风雨侵蚀下受损严重。为了吸引游客的眼球,博物馆特意请了一家公司在雕像的脸部雕刻了一个二维码。这个创意虽然吸引了不少关注,但也让人不禁感到好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