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毛主席指挥能力有多强?国军将领卫立煌坦言:他的指挥简直是艺术
创始人
2025-09-05 16:03:52
0

1955年3月15日,前国民党抗日名将卫立煌回到了他久违的祖国。此时,卫立煌已经在新中国开始了新的生活,参加了国家的建设工作。一天,他收到了某报纸的采访请求,记者希望能与他聊聊与近代中国有关的一些事情。卫立煌对这一请求表示热忱同意,几位记者来到他位于城市中心的住所,与他在宽敞的会客厅中展开了对话。

在谈到世界历史上有影响力的军事人物时,卫立煌突然发表了这样一段话:“如果说在近几十年里,谁在战术和战略上最具造诣,那肯定是毛主席。他的战略眼光远见卓识,战术指挥更是达到了一种完美的艺术境界。”卫立煌曾经是毛主席的敌人,作为对手,他的评价显得格外具有分量。从卫立煌的言辞中,不难看出,毛泽东的军事才能得到了极高的认可。

今天,我们便来回顾一下毛泽东的军事生涯,看看这位伟大的军事家在历史的转折点上,如何用他的智慧和决断力挽狂澜,创造了中国革命的辉煌。

1927年4月12日,蒋介石在国内大资产阶级和西方列强的支持下,发动了反革命政变,开始大规模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试图将北伐战争的胜利果实据为己有。随着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发生,汪精卫短暂地担当起国共合作的旗帜,在武汉宣布反蒋,但好景不长。当蒋汪两人达成协议后,汪精卫于7月15日宣布宁汉合流,宣告了大革命的彻底失败。

白色恐怖迅速弥漫整个华夏大地,中国的革命陷入了低谷。在这个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共产党决定通过武装起义来推翻反动派的暴政。1927年,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当选为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随即赶到湘赣边境,领导农民自卫军和部分革命力量发动秋收起义。

尽管很多人认为中国的革命可以照搬苏俄的十月革命经验,依靠占领几个大城市来推翻反动政府,但毛泽东很快意识到这一思路的局限性。中国的国情和俄国十月革命时的情况迥然不同:中国的工业化尚未发展,城市工人稀少,而反动派的高压政策使得共产党很难进入军队开展革命教育,无法积聚足够的力量。此外,起义部队的装备严重落后,大部分士兵只有冷兵器,面对装备精良的反动派军队,他们几乎没有还手之力。

秋收起义的失败并没有让毛泽东灰心,相反,他从失败中汲取了宝贵的经验。在9月19日的前委会议上,毛泽东说服大家放弃攻打长沙的计划,决定带领部队先撤离,避开敌人的正面进攻。撤退途中,部队遭到敌人的猛烈袭击,指挥官卢德铭在保护主力安全撤退时英勇牺牲。许多士兵在挫折面前失去了信心,纷纷离队,士气低落。

为了不让卢德铭的牺牲白费,也为了保持革命的火种,毛泽东冷静分析战局,果断决定向敌人防守较弱的莲花县城发起进攻,成功击败敌军,终于为部队争取到一个安全的落脚点。29日,部队向永新县的三湾村进发,此时队伍人数已不足千人,组织结构尚显松散。毛泽东立即采取措施,推动“三湾改编”,将党的组织建在连队中,实行部队内部的民主制度,并通过思想教育来武装士兵。这一改编不仅是部队历史上的一次重大改革,也为我党军队的现代化奠定了基础。

毛泽东接着带领部队前往井冈山,开辟了革命根据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标志着中国革命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广大的农民成为了革命的新生力军,为中国革命写下了壮丽的篇章。

到了1929年1月,毛泽东和朱德带领主力部队离开井冈山,向赣南地区挺进。经过一年多的战斗,工农红军日益壮大,逐渐成为一支具有强大战斗力的力量。红军的崛起无疑给国民党带来了巨大威胁,蒋介石在中原大战结束后,将重点转向了对红军的围剿。

从1930年到1934年,蒋介石对各个苏区展开了四次围剿。面对装备精良、人数占优的敌军,毛泽东展现了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战术技巧。他深知,面对强敌,不能硬拼。毛泽东采取了灵活机动的战术,利用运动战让敌人陷入疲劳,趁敌人松懈时发起反击,最终成功粉碎了敌人的围剿计划,令红军赢得了宝贵的战略胜利。

然而,在第五次反围剿战斗中,由于军事顾问李德等人坚持采取硬碰硬的阵地战,导致红军损失惨重,失去了不少重要阵地,局势变得异常危急。为了保住红军的有生力量,毛泽东决定实施战略转移,虽然在湘江战役中损失惨重,但这一转移使得红军最终找到了新的出路。

这时,中国革命再次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刻,党中央在贵州遵义召开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会议纠正了之前的战略错误,确立了毛泽东的领导地位,确保了革命继续前行。在毛泽东的正确指挥下,红军在之后的战斗中成功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最终实现了战略大反攻。

抗日战争结束后,蒋介石决定不顾各界呼声,发动内战。尽管国民党军队的装备精良、士兵经验丰富,毛泽东和解放军凭借其出色的战略眼光和灵活的战术,成功打破了国民党的强大攻势。在一系列战役中,毛泽东运筹帷幄,令解放军屡次取得关键胜利,逐步改变了战争的态势。

在解放战争的三大战役中,毛泽东的出色指挥为解放军带来了辉煌胜利。通过巧妙的战略布置,毛泽东让解放军在人数不占优势的情况下,成功歼灭了大量敌军,为中国革命的最终胜利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毛泽东不仅是中国革命的伟大领袖,也是军事历史上的杰出战略家。他凭借深厚的军事理论素养和超凡的战略眼光,创造了一个又一个战场奇迹。毛泽东的军事思想,至今仍是中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

参考文献

毛泽东军事思想的历史地位和当代价值——艾跃进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门... 门阀士族制度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秩序,更是一种政治选拔体制。它在中国古代延续了近五百年,深刻影响了社会的...
原创 中... 自古以来,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关系一直非常复杂而纠葛,历史的长河中,不仅仅是近代清政府的腐败无能让中国屡...
原创 五... 东汉末年,曹操通过挟天子以令诸侯,为了稳固北方局势,他在匈奴人集中的地区设立了“五部”,这类似于现代...
原创 揭... 几年前,一位有心人偶然发现,台湾某大学教材《近代两岸十大名将领导风范》中,入选的将领不仅有国民党方面...
原创 方... 自梁山成立以来,凭借强大的战斗力,几乎没有敌人能抵挡其锋芒。但在征讨方腊的过程中,梁山却付出了惨重的...
原创 邓... 四川自古以来被誉为“天府之国”,不仅是物产丰富、风光迷人的地方,更有着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灿烂的文化传统...
原创 看... 在许多影视剧中,孝庄被描绘成一位拥有“沉鱼落雁”般美貌的草原美女。她不仅深得皇太极宠爱,还能够让多尔...
原创 消... 清朝灭亡时,原本隶属于中国的23个藩属国中,8.5个被英国控制,7.5个被俄罗斯占领,2个被日本吞并...
原创 文... 许多人可能听说过“文王拉车”的故事。传说中,周文王姬昌为了寻找能够辅佐自己治国的贤能之士,走遍了大江...
原创 顺... 虽然我们生活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现代社会的许多成就通常都与个人的努力和双手密切相关。然而,尽管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