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俄为何不结盟?历史上的三次结盟,给中国带来了沉重的教训
创始人
2025-09-05 15:04:33
0

“中俄要以邻为伴,守望相助,密切合作,深度融通......瞩望新未来。”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中俄两国关系的核心目标和发展方向。

那么,为什么中俄没有选择结盟呢?历史上三次结盟又给中国带来了什么教训?“结伴不结盟”是否代表了一种新的合作模式呢?

大家通常认为,北约是美国和西欧国家根据各自利益达成的协议。回顾历史,1947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接近尾声,美国为了全球霸权,提出了遏制共产主义的“杜鲁门主义”,由此标志着冷战的开始,社会主义阵营与资本主义阵营的对立愈发显著。

在这段时期,美国于1947年7月推出了马歇尔计划,对遭受战争破坏的西欧国家提供经济援助,尽管名义上是为了促进西欧经济的恢复与一体化,实际上却让美国在西欧的经济与政治格局中占据了主导地位。西欧国家深知美国是他们在战争后重建中的重要伙伴,于是坚定选择与美国建立紧密的关系。

到了1949年,面对苏联的持续压力,西欧各国急于恢复经济,且希望将部分压力转嫁到美国身上。于是,加拿大、英国、法国等12个西欧国家与美国缔结了北大西洋公约,旨在共同防御,共享利益。

二战后,西欧各国遭遇苏联强大的影响力,面临许多挑战,恐惧情绪浓厚。在和美国联合之后,他们似乎得到了庇护,减少了对苏联的恐惧。

新中国成立之后,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迅速崛起,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仅次于美国。中国的迅猛发展令美国感到威胁,迫使其重新评估与中国的关系。

然而,由于历史原因、嫉妒心理以及美国的民族性,美国始终难以平等看待中国的成就。近年来,尤其是在中美之间的一系列摩擦中,很多人开始猜测,美国已经不再害怕中俄的联合,反而希望两国结盟。因为在北约成员国中,西欧大多数国家并没有对中国形成迫切的战略需求,因此美国在打压中国时存在限制。

毕竟,全球的目标依然是实现和平相处,以和平方式解决纷争。2022年2月24日俄乌冲突爆发后,关于“中俄关系”和“中俄结盟”的话题被美国高度关注并不断渲染,国际社会的热议也持续升温。美国更是肆意散布关于中国为俄罗斯提供军事援助的谣言,毫无大国风范。

然而,俄罗斯一再强调,中俄之间的合作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经济或军事结盟,而是建立在高度信任的伙伴关系上。双方没有指令关系,只有互惠互利的合作。近期,俄罗斯外交部也明确表示,中俄关系已经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双方将以全新的合作模式实现共赢。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也表示: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经过多年磨砺,已经变得如磐石般坚固。

实际上,中俄的不结盟不仅符合互不干涉内政的原则,还体现了相互尊重。这种合作关系建立在平等基础上,可以保障双方的利益。那些将战略机智局限于短视眼光的国家,显然无法理解这一点。

中俄历史上有过三次结盟:

第一次结盟发生在1896年6月3日,当时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沙俄签订了《御敌互相援助条约》,也就是“中俄密约”。这一结盟的背景是中日甲午战争的惨败,导致中国的国力衰退。李鸿章和清政府在面临外部压力时,选择依靠沙俄。然而,这一结盟最终未能带来任何实质性的益处,反而使中国成为了沙俄扩张的工具。沙俄在获得了铁路建设权和船只停靠权后,开始剥削中国,最终沙俄甚至加入了侵华八国联军。

第二次结盟发生在1945年8月,中国国民政府与苏联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条约》。当时,中国正在抗日战争的最后阶段,国民政府为了借助苏联的力量打败日本,而苏联则希望在中国东北获得特权。这个不平等的条约为苏联在东北的军事行动提供了便利,而中国则失去了重要的领土—蒙古。虽然这一协议帮助中国在抗战中获得了支持,但却为未来的矛盾埋下了隐患。

第三次结盟发生在1950年2月14日,《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签署后,中国得到了苏联的支持,尤其是在抗美援朝战争中。然而,苏联在赫鲁晓夫当政期间提出的军事要求逐渐显露出他们的意图,尤其是希望在中国境内建立长波电台,这引发了中国的警觉。毛主席及时识破了苏联的真实动机,并通过坚决拒绝这一要求,保护了中国的战略独立性。这一系列的摩擦最终导致了中苏关系的破裂。

1969年,苏联在珍宝岛事件中对中国发动挑衅,试图使用核武器威胁中国,这标志着中苏关系的完全破裂。1979年,《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后,中国决定不再与任何国家结盟,转而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如今,中国坚持“结伴不结盟”的外交模式,着重于与世界各国建立平等、互利的伙伴关系。中国并不盲目追随以美国为首的北约体系,而是致力于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中俄双方的合作正是这种模式的体现,他们共同努力促进世界和平、稳定与繁荣,而非通过压迫他国获得利益。

因此,中俄当前的关系处于历史上最为稳定与理想的状态,双方将在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基础上,继续推动全球和平与发展。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