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末奇人把梦境写成一本书,当年遭人嘲笑,如今为什么被狂赞?
创始人
2025-09-05 14:34:39
0

在1910年,一位名叫陆士谔的奇人做了一个惊人的梦,他梦见自己穿越到了四十年后的上海滩。梦醒后,陆士谔把自己在梦中的所见所闻写成了一本书,取名《新中国》。然而,这本小说刚一发行便遭到了无数人的嘲笑和讽刺。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几年前人们又开始重新审视这本书,结果不再有人嘲笑他,而是纷纷称赞他“料事如神,简直神乎其技”。

那么,为什么当年人们会嘲笑陆士谔的书呢?而如今又为何称赞他如同先知一般?他究竟做了一个怎样的梦呢?

陆士谔,原名守先,字云翔,号士谔,生于1878年,逝世于1944年,来自江苏青浦珠溪镇(现在是上海的青浦区,珠溪镇也就是现在的朱家角古镇)。陆士谔早年随名医唐纯斋学习医术,后来他不仅在上海行医,还以惊人的速度创作小说。

《新中国》是陆士谔32岁时创作的一部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讲述了陆士谔在梦中的所见所闻。小说的主人公名为“陆云翔”,与陆士谔的字“云翔”相同。这本书通过一个梦境展示了陆士谔对未来社会的奇妙设想。

小说中,陆士谔描述了上海四十年后的景象,包括了地铁、轻轨、黄浦江大桥等一系列现代化的设施。最让人惊叹的是,他竟然精准预言了上海浦东将成为举办“万国博览会”的地方。陆士谔在书中详细描述了上海为了举办博览会而建造的大铁桥、过江隧道以及地下铁路等基础设施。

除此之外,陆士谔还在梦境中描绘了中国社会的各种变化,涵盖了国家地位、国际关系、重大工程与事件,以及市井生活和百姓日常。陆士谔通过他梦境中的所见,生动地描绘了一个现代化的未来社会,而当时的读者显然无法理解这些设想,认为它们过于荒诞,甚至难以接受。结果,《新中国》一经出版,便遭遇了各方的批评,鲁迅先生甚至指责这本书“胡说八道、荒唐不经”。

《新中国》全篇约有两万多字,故事开始时,陆云翔在大年初一独自饮酒,醉酒后进入了一个奇异的梦境。梦中,陆云翔穿越到了1951年的上海,在好友李友琴的带领下,他游历了这座既熟悉又陌生的城市。梦中的上海,既现代化又充满了未知,和他熟悉的上海大为不同。

梦中,上海已经彻底收回了所有外国租界,西方列强在上海的特权彻底消失,外国人不再享有治外法权。在上海的街头,国货完全取代了洋货,而中国的军力也得到了极大增强,国产舰艇屹立于吴淞口,强大的海军更是自信满满地走向世界。

此外,上海商业区的街道上修建了一个透光的琉璃瓦顶棚,既能遮挡阳光,又能防雨,让市民在雨天逛街不再需要打伞。而南京路下方则建起了一条地铁,这条地铁能够便捷地将人们从上海的浦西带到浦东。为了跨越黄浦江,梦中的上海还建造了雄伟的铁桥以及穿越黄浦江的隧道,解决了江两岸的交通问题。

陆士谔的梦境不止于此,他还预言了中国社会在许多方面的改变,工人过上了小康生活,女性开始走出家门从事职业工作。中国人甚至发明了种种新奇的技术,如轻松在水面行走的“水行鞋”和可以变幻图案的烟花。

这些在当时看来不可能的设想,陆士谔通过梦境予以描绘,而这些描写又极具现实感。陆士谔不仅仅是凭空想象,他在上海接受过西学的熏陶,结交过不少见多识广的朋友,他的思想受到了进步思想的影响,也因此产生了对未来中国崛起的强烈期望。

尽管当时的中国依旧贫弱,落后于世界,但陆士谔坚信,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必将崛起,走向富强。通过《新中国》这本书,陆士谔寄托了他对未来中国的美好憧憬,而这些憧憬在今天,已经逐步成为现实。

从地铁到高架桥,从黄浦江大桥到浦东的发展,陆士谔的梦境竟然与现实如此契合。今天的中国已经比他幻想中的更加强大,上海也比他梦中的更加繁荣,陆士谔的远见卓识,令人叹服。

《新中国》最终以梦境的形式结束,陆云翔跌倒时恍若醒来,妻子笑说他不过是做了个痴心妄想的梦,但陆云翔却坚信:“到那时,或许真会有这样的景象。”

陆士谔的《新中国》虽然被批评为荒诞,但他所描绘的未来,今天的我们已经见证了这一切的发生。这种跨越百年的预见力,值得我们深思与敬佩。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