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曹操号称“薄葬”到底有多薄?自己曾设摸金校尉故布七十二疑冢?
创始人
2025-09-05 12:06:01
0

最近关于曹操高陵有了新的考古发现,根据最新研究成果表明,在曹操高陵西侧发现的宋元时期建筑基址,可能是北宋时期为曹操高陵设置的守陵户所在。这让我们不禁好奇,曹操既然选择“薄葬”,为何又担心被人盗了自己的墓?此外,宋人又为何会专门派人为曹操守陵?

一、薄葬之薄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63岁封魏王,这是他人生政治命运的巅峰时刻,但也是这个时候,他开始考虑起了自己的身后之事。次年六月制《终令》,最终选定了寿陵地址,这个葬址我们并不陌生,因为它的附近就是西门豹祠。

从《终令》的内容来看,选择此处作为葬址的原因有三:

其一,“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

其二,“因高为墓”;

其三,这里地域开阔,可以“广为兆域”

从周围环境上看,高陵西有天城山,山前两水相合,水东即山麓高冈台地。高陵西枕天城,脚踩邺城,居西冈俯视铜雀台,天、地、人浑然为一。

据说,曹操生前曾患头痛病,头疼时,尝将头仰卧水中,用凉水止痛。事死如事生,将寿陵选定在邺城西冈,西枕山水,虽死犹生,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理形胜,寓意其生前之事。

说完了葬址,我们看看墓穴。

根据考古报告,西高穴二号墓坐西朝东,未发现封土,平面呈甲字形,为多室砖室墓,墓道位于东侧,由墓道、木门、甬道、前后墓室及东、西四个侧室组成,总长60米。斜坡墓道39.5,上口宽9.8米,底部宽2.7米。墓门为砖抱双券拱形门,外券四角攒尖顶,青石铺地。

汉代厚葬的表现形式主要包括地上建筑+地下设施组成。

这里便出现了“薄葬”的第一个重要特征——“不封不树”,也就是说地面上没有高大的封土堆作为墓葬标识。将曹操墓与其他同等级诸侯王墓进行对比,比如彭城王、中山王等墓葬皆有风土,当然更多的是诸侯王凿山为墓,这也是封土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而曹操墓不起坟丘,地面上没有醒目的地面建筑,自然也就不必大费周章,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民力。当然,这或许也与曹操自己身为盗墓行家,曾组织摸金校尉经常盗墓有关,毕竟能让活人看到死者的薄葬、而不起坏心思,“不封”显然是最为直观的。

再看曹操墓所出的随葬品,根本没有为其安葬所专门制作的金玉礼器,所出的金丝和金纽扣也是衣服上的饰品,而且在记载其随葬品的石碑上也没有其他金银珠玉的记载,这就和他在《遗令》中叮嘱后人所说“敛以时服,无藏金玉珍宝”一致。

此外,该墓所出之陶器,器形均偏小,且做工较为粗糙,均为泥质素面灰陶,就连寻常汉墓中常见的彩绘陶器都不见,这也符合曹植在《诔文》中“明器无饰,?陶素是嘉”的记载。

由此可见,曹操说自己要薄葬,还真不只是说说而已。

二、南宋疑冢

曹操高陵的所在,其实在北宋以前的文献中一直都有明确记载。曹操入葬之后,经历两晋南北朝到唐、北宋,但有关于高陵的文献记载,始终不绝如缕。

到了北宋时期,政府还特意为曹操高陵设置守陵户。

王明清《挥麈录》:载“祖宗朝重先代陵寝,每下诏申樵采之禁,至于再三。置守冢户,委逐处长吏及本县令佐常切检校,罢任具有无废阙,书于历子。……商中宗帝太戊葬内黄县东南阳,武丁葬西华县北。周成王、康王皆葬毕,在咸阳县界。汉文帝葬霸陵,在长安东南。宣帝葬杜陵,在长安南。

魏武帝葬高陵,在邺县西

。晋武帝葬峻阳陵;在洛阳。后周太祖文帝葬成陵,在耀州富平县。隋高祖文帝葬太陵,在武功县。以上十帝,置三户,岁一飨以太牢。……此乾德四年十月诏也,著于甲令。

以北宋为界,南宋才开始有了曹操疑冢之说。《鹤林玉露》卷三:“漳河上有七十二冢,相传云曹操疑冢也。北人岁增封之?范石湖奉使过之,有诗云:‘一棺何用冢如林,谁复如公负此心。岁岁蕃酋为封土,世间随事有知音。”

这里的范石湖就是南宋著名诗人范成大,他是个南方人,对北方地理知之甚少,所以当他奉命出使金国的时候,途经邺城时,便误信了关于曹操疑冢的传说。实际上,这些所谓的“七十二疑冢”已经被考古证明,这其实是北齐墓葬群而已。

那么,曹操疑冢为何在之后愈演愈烈?

从考古现场看,曹操墓最早被盗是在西晋,当时曹操墓葬位置暴露。所以,其墓地所在,成为尽人皆知的事实。但北宋初年,宋太祖下诏为曹操高陵等前朝帝王陵设立守冢户、并明令要求对盗掘的陵墓进行修葺之后,诏令得到落实,盗洞回填,曹操墓得到了修复与保护。

我们从曹操墓中堆积深达三米以上的积土仍可以看到其人为回填的痕迹。正是由于北宋对曹操墓的修葺与保护,使曹操高陵因被盗而形成的识别标识湮灭;加之地表植被的恢复,原本“不封不树”的曹操墓与周边环境统一,外表已很难辨识。

再加之北宋末年金人南侵,北宋灭亡,守冢户逃离,曹操墓就渐渐成为人们不知所在的疑问。曹操墓的“七十二疑冢”说,因之也就在南宋之后出现,并传播开来。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成吉思汗只有十万兵力,为何能击... 公元1211年,蒙古大汗铁木真,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成吉思汗”开始全面进攻金国,蒙金战争就此爆发。此时...
原创 邱... 1948年10月,邱清泉指挥的精锐第二兵团为救援被困于碾庄的黄百韬第七兵团,展开了强攻。然而,他们在...
1945年,人民气象事业在这里... 编者按: 1945年3月,延安清凉山下一座普通的窑洞里,一群年轻人聚在一起,他们用膝作桌,以石当凳,...
原创 玄... 前言 在中国封建历史的长河中,唐朝无疑是其中一段光辉灿烂的篇章,而唐朝的建立过程中,玄武门之变成为...
原创 世... 在《三国演义》宏大的叙事中,关羽“败走麦城”的情节宛如一颗沉重的棋子,落定在历史的棋盘上,成为无数读...
原创 多... 多尔衮(Dorgon)未能即位为皇帝的真相,深刻反映了清朝成立初期的历史背景、政治权力的激烈斗争,以...
原创 项... 引言:巴蜀地区在秦末没有直接的战事影响。刘邦进入秦地后,派遣使者前往巴蜀,宽慰百姓,平稳治理。项羽破...
如何确认家谱的真实性? 编辑 | 趙英雄 家谱作为记录家族成员及其血缘关系的文献,其真实性的验证至关重要。系统性交叉考证是一...
原创 李... 1973年12月的某一天,李德生当时担任总政治部主任兼北京军区司令员,参加完一次政治局会议后,他和其...
原创 南... 萧子良是齐武帝的次子,在刘宋时期,他曾担任多种重要职务,包括参军、主簿和长史,并在南齐时期出任过会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