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治下有三郡尚未开发
公元208年,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以刘备与孙权联军的辉煌胜利而落下帷幕。随着战役的结束,孙刘二人的联军趁胜追击,向长江中游的荆州地区展开了猛烈的攻势。尽管孙权的实力远超刘备,并且坐拥称霸天下的水军资源,然而由于战前经过激烈的拼搏,导致后续力量不足,孙权仅成功占领了南郡和半个江夏郡。而刘备则趁机获益,他不仅保住了原有的半个江夏,还渡过长江,成功征服了长沙、武陵、桂阳、零陵四个郡。然而,这些地区如武陵、桂阳和零陵仍未被开发,大片地域仍是荒凉蛮荒之地,且五溪蛮等势力频频作乱,因此刘备在实际上控制的地区还不足两郡之力。在后来的三国纷争中,他仍然处于一个较为不利的地位。雄图壮志的刘备对此并不满意,而此时的曹操已然稳住阵脚,并在荆州北部的襄阳和南阳两郡部署了重兵,使得局势在短期内难以动摇。
刘备对起兵非常自信
东面的孙权依旧是盟友之邦,刘备只好将目光投向西面的益州。军师诸葛亮早在“隆中对”的时候就曾言道:“益州地形险峻,沃野千里,乃是天府之土,高祖能因之而成就帝业。”确实,这是一个能够展现英雄豪情的理想之地。尽管益州拥有八个郡,人口众多,武装力量更是远超刘备,但他依然毫不犹豫地组织军队进军川地,并迅速与益州牧刘璋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刘备坚信,虽然彼此在硬实力上有所不足,但在威望及声望方面却远胜于刘璋那个“守护之犬”。果然,刘备刚一出手,益州的别驾张松便主动送上地图,随后在进攻过程中,尽管张任等少数人拼死抵抗,但更多的识时务者纷纷前来投降。大将张飞独自率领军队入川,仅在巴郡与严颜交战一场,随后经过的45处关隘皆畅通无阻,毫无阻碍。
益州牧刘璋也投降
如今,刘备的军队逼近,刘璋不得不派遣亲戚吴懿统兵抵抗,然而吴懿却率领副将雷铜和吴兰等直接投靠了刘备。刘璋又派遣李严前来督战,结果李严更是迅速投降,刘备便在未与敌军发生血战的情况下,成功拿下了成都的重要门户——绵竹。此时,成都城内还有3万精兵,且充足的物资可以维持两年的供给,但刘璋面对刘备的劝降,自己心中也是难以支撑,最终主动对称臣民说:“父子在州二十余年,无恩德以报百姓,攻战三年,草野饱受煎熬,这一切皆是璋的过失。何以安心!”于是他选择出城投降。至此,刘备顺利征服了益州全境,达成了“跨有荆、益,保其险阻,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的战略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