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著名的伏歼战——马陵之战,对魏国造成了多大创伤?
创始人
2025-09-04 16:03:14
0

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战例,这次战役中孙膑利用庞涓的弱点,制造假象,诱其就范,使战局始终居于主动地位。经此一战魏国元气大伤,失去霸主地位。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到底有多大?魏国虽然在桂陵之战被齐国打败,国势受到重创,但毕竟实力雄厚,蓄精养锐十几年之后,元气又大致恢复。同时期的韩国是韩召王在位,韩召王在名相申不害内修政教,外应诸侯的辅左下国力鼎盛,因此使得南方的魏国备感威胁。

公元前341年,魏国大将庞涓率领魏、赵联军,直攻韩都。韩国告急,遣使求助于齐国。齐威王召集大臣商议,田忌主张尽快救援,邹忌则认为不救为好。军师孙膑此时献出“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计策,意思是齐国应与韩国维持友好关系,承诺出面救韩,但不急于发兵,先让韩魏相争,待魏国疲于攻韩之战后再出兵。齐威王采用孙膑的主张。魏国以灭韩的气势攻打韩国,韩国虽竭力应战,仍是五战五败。此时,齐威王看魏军实力已经大损,出兵时机成熟,于是以田忌、田婴、田盼为将,孙膑为军师,出兵救韩。齐国军队这次仍然不与魏国主要军队立即正面交锋,而是直驱魏都大梁。魏惠王鉴于桂陵之战失败的经验,不敢轻敌。他加重兵力,以太子申为主将,庞涓为将军,率领10万大兵朝齐军而来。魏军志在决战,军威旺盛,来势汹汹。孙膑建议:“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田忌认同孙膑“因势利导”的策略,利用魏军求胜心切的弱点,向后彻退,诱敌冒进。为了诱引魏军,齐军用了“减灶法”的战略,主将田忌命人第一天造十万人吃饭的锅灶,第二天减为五万人用的锅灶,第三天则只剩下二万人用的锅灶。庞涓追逐齐军三日,见此情形,大喜:“我固知齐军怯,入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庞涓不知是计,以为齐国军心涣散,已经有大部分士兵逃亡,于是弃其步兵,领着轻车锐骑,日夜兼程追赶齐军。孙膑计算行程,判断魏军将于日落后追赶至马陵。马陵道路狭窄,地势险隘,两旁树木茂盛,正是设伏最佳之地。孙膑先命几个士兵将路边一棵大树剥去树皮,在树干上写了“庞涓死此树下”几个大字,又挑选了万名弓箭手埋伏在道路两侧的山上,并且下了一道军令:天黑之后,见到火光,齐一放箭。日暮时分,庞涓果然率军追到马陵,发现路旁的大树被剥去树皮,上面隐隐约约有字在上头,就命士卒点起火把来看,一看到那几个大字,吃了一惊,还没想好如何反应,当下齐军埋伏的弓箭手看见火光,万弩齐发,齐军也向受困的魏军猛攻。魏军大乱,自相践踏。

庞涓在混乱之间中箭,最后愤愧自杀。齐军乘胜追击,又大败魏国主力军队,俘获魏军主将太子申,歼灭魏军10万。马陵之役战败之后,魏国国力衰退,齐、秦、赵诸国在马棱之战隔年,联军伐魏,分割魏国部分领地,魏国从此一蹶不振,而齐国则威震各方诸侯,成为东方强国。此外,影响更大的是以前晋国长年打下的国势根基,经此战后几乎殆尽,中原对西方强敌秦国的防护出现缺口。三晋各国都没有足够的国力阻绝秦国东进,中原的形势因此而改观,历史大戏的剧情将往六国如何防秦入侵的路线发展。马陵之战对魏国的打击有多大?

马陵之战齐对魏国,打击很大,战国初期,魏国魏文侯率先进行变法,然后富国强兵,成为战国初期的超级强国,在魏武侯时期,吴起率领魏武卒曾经一度打的秦国差点灭国,这就是巅峰时期的寂寞。于是,魏国有点飘飘然了,三晋的关系也搞坏了,魏国由盛转衰不是马陵之战,而是桂陵之战,当时魏国攻打邯郸,求救于齐国,齐国孙膑围魏救赵,生擒魏军主将庞涓,虽然,对魏国主力没有造成严重打击,但是,也标志着魏国开始走下坡路。在马陵之战中,庞涓率领十万魏武卒和齐国开战,要知道吴起五万魏武卒曾经就打败秦国,庞涓这十万可以说很有分量了,结果在马陵被孙膑利用有利地形打了一场伏击,最终歼灭魏军十万多人,俘虏魏军主帅太子申。魏国的这十万人并不是普通的十万士兵,是精锐的魏武卒,魏武卒在当时的战国初期,是重金打造,最能征善战的重装甲兵,可以说是魏国举国之力培养的军事力量,所以,马陵之战后,魏国再也培养不出这么多的魏武卒了。

各国已经相继变法,逐步赶超,很多人认为如果魏国留住商鞅,留住孙膑,秦国和齐国就不可能强盛,魏国会一统天下,这是痴人说梦,魏国之强,在于率先进行变法,可以说占得先机,但是魏国的变法不是专利,不是垄断,他国肯定要模仿,要学习,要借鉴的啊!正是因为魏国变法的成功,变法的成果开始外溢,比如商鞅到秦国,孙膑到齐国,申不害虽然不是来自魏国,但是也借鉴了魏国变法的成果,到马陵之战的时候,魏国虽然强盛,但是各国奋起直追,齐国和秦国也都发展起来,而楚国更是变得强大,战国初期可以说是魏国一家独大,桂陵之战到马陵之战可以说是一超多强,马陵之战后就是群雄并起了。

魏国地理位置尴尬,四战之地马陵之战后,可以说是群雄并起,按理说魏国依然可以保持大国的地位,但是魏国地处战国时期四战之地,强则东征西讨南征北伐,弱则人为刀俎,我为鱼肉,魏国在东线战场败给齐国之后,秦国在商鞅变法大成之后,收回了河西之地。楚国在吴起变法之后也有窥视中原之意,而魏国在强盛时期,得罪了韩国和赵国,外交上已经很被动了。史论纵横认为,魏国的失败,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因为地处中央,所以变得没有纵深。所以,马陵之战也许对魏国的伤害很大,但是更多的是马陵之战只是一个标志,一个位置魏国霸主时代的终结!孙膑在马陵之战所用的战略,其实便是《孙子兵法·始计篇》所说的“能而示之不能,用而示之不用”以及“兵势篇”所说的“以利动之,以卒待之”等虚实原则于实战的运用。马陵之战是中国战争史上设伏歼敌的著名战例,这一战闪烁着孙膑军事思想的光辉。齐魏马陵之战知名度高,传播范围广、影响大,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就当时的形势来看,这次战役影响深远,直接影响了历史的进程。李玉洁告诉记者,对魏国而言,在桂陵之战与马陵之战遭受重创后,魏国军事实力从根本上被削弱,又被秦国乘虚而入,从此丧失了独霸中原的能力,于是开始寻求组建联盟以共同抗击齐国、秦国的夹击,开启了合纵连横的时代。齐、秦等国并没有因魏国的失败而停止进攻。公元前340年,齐、赵联合伐魏。第二年,秦又进攻岸门。这时的魏国,已经无力抗拒齐、秦在东西两面的不断进攻。魏惠王为了使自己免于齐、秦夹击,采纳了其相国惠施的建议,通过齐相田婴表示向齐屈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为王。

本来,魏惠王在逢泽之会前接受了商鞅“先行王服”的建议,在礼仪舆服上采用了王的仪式:“身广公宫,制丹衣,建旌九斿,从七星之旟,此天子之位也,而魏王处之。”然而风云突变,魏国在这场斗争中最后却遭受重大损失,以致称王的愿望没有实现。魏惠王采纳了惠施“折节事齐”的建议。于公元前334年前往徐州朝见齐威王,并正式尊齐威王为王。齐国也尊魏惠王为王,这便是战国史上著名的魏、齐会“徐州相王”事件。对胜利者齐国而言,齐国在桂陵之战以及在随后的马陵之战中的大获全胜,援救了赵、韩两国,使得其威望上升,挟战胜之威,齐国力量迅速发展,成为当时数一数二的强大国家,并且称霸东方。马陵之战的另一个获利者就是西方的秦国。商鞅在逢泽会盟力劝魏公称王招致魏国被群起而攻之,秦国坐收渔利,不出一兵就令魏国国力大大衰弱,魏国从此再也无力独自阻止秦国向东的扩张。魏、齐“徐州相王”,魏国正式向齐屈服,齐也就停止攻魏了。但是,秦国却并不因此而住手。因为魏、齐冲突的原因在于争夺对东方诸侯的领导权,魏国承认失败,齐国就有充分的力量和权利领导东方诸侯,也就是侵略掠夺这些诸侯。然而魏、秦的冲突却不是由于争夺国外利益引起,而是两国根本利益不可调和的斗争。魏国的强大不仅严重地限制了秦国的发展,而且也严重地威胁着秦国的未来。所以,秦孝公变法图强,便趁魏惠王在东方与齐国争霸的机会,不断给魏国以沉重的打击,促使魏国霸业加速瓦解。对另一个参战者韩国来说,这一战对韩国无本质影响,韩国本想借此削弱完全包围自己的魏国,目的虽然达到了,但魏国衰败,齐国、秦国和楚国对中原的觊觎,使得韩国唇亡齿寒,不得不选择继续与魏国站在一起,抵御强敌。经过长期较量,魏齐争霸最后以齐国获胜魏国失败而告终。抛开军事策略的交锋,齐国的胜利和魏国的挫败都不是偶然的。当时,两国都依靠新兴的士阶层实行改革,进一步集权中央而先后兴起。魏国自公元前413年攻秦至郑,到公元前342年马陵之战的大败,七十年中不断进行对外战争。长期战争的结果,固然使魏国领土扩大,霸业形成。但是另一结果无疑加重了人民负担,也必然会影响国内经济生产。

同时,魏国的军事制度,对于进行长期战争也是不利的。吴起在魏国组建了能征善战的“魏武卒”。这些士卒是由经过严格选择的强悍有力、技能出众的人充任。平日里,魏武卒受到种种优待,“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既免除徭役,又得到好的田地房屋。因此,魏武卒的战斗能力很强,但是使用的时期有一定限制,时间久了,这种武卒的战斗力就削弱了,但又不能马上更换。《荀子·议兵》中明确指出:“是数年而衰而未可夺也,改造则不易周也。”而且,魏国地处河南中部,四面都有大国,特别是处于齐秦夹击的形势下。因此,魏国强大势必威胁周围大国的安全,周围大国常在魏国势力过分扩张、危及自身利益的时候,联合对魏国采取共同行动。魏国在周围大国的联合进攻中,受到沉重打击而失败。这些就是魏国霸业失败不可避免的原因。

相关内容

原创 ...
众所周知,在古代有一种专门用于形容退休官员返回故乡的说法,称为“告...
2025-09-06 13:03:53
原创 ...
在那个风雨飘摇、动荡不安的民国时期,众多的汉奸们为了一己私利,甘愿...
2025-09-06 13:03:38
原创 ...
在《三国演义》中,关羽温酒斩华雄的形象广为人知,这一场景也成为了许...
2025-09-06 13:03:20
原创 ...
晋朝,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颇具重要性的朝代,却在很多历史文献中未能得...
2025-09-06 13:03:08
原创 ...
东汉末年,汉献帝在朝廷中并无实权,他的权力被董卓、李傕、曹操等一系...
2025-09-06 13:02:48
原创 ...
中国有一个古老而深厚的名称,称为“华夏”。这个词汇不仅是对一个地理...
2025-09-06 13:02:40
原创 ...
前言: 在正统十四年(公元1449年)九月的某个午后,岷王朱楩正在...
2025-09-06 13:02:38
原创 ...
瓦岗军的五虎将中,单雄信这一人物在历史上确实存在,但奇怪的是,《旧...
2025-09-06 13:02:30
2025 湖北旅游及襄阳旅...
一、行业发展现状 1.1 湖北旅游市场全景扫描 近年来,湖北旅游业...
2025-09-06 12:51:13

热门资讯

原创 蒋... 在您阅读这篇文章之前,请点击“关注”,这样您不仅可以方便地参与讨论与分享,还能带来独特的参与感,非常...
原创 正...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秦琼被誉为隋唐时期的英雄豪杰之一。他身材魁梧、勇猛无比,以卓越的军事才能在战...
原创 三... 黄钺作为华夏帝王象征的仪仗礼器,出土于三星堆,而非“中原”的其他地方。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三星堆在...
原创 王... 2017年9月9日,王海容在北京去世,她的离世标志着新中国外交史上又一位杰出的女性外交官的永别。王海...
原创 老... 老泰王深具远见,倾力支持提帮功王子继承王位,同时保护西拉米王室的身份。提帮功王子虽然是合法的第一顺位...
原创 甄... 在古代的皇宫中,权力的游戏、明争暗斗已经成为常态。每个人都在为自己的生存和利益而奋力争斗,而有些人的...
原创 司... 文/司马南 虽然罗马帝国已经不存在,但罗马教宗依然屹立不倒。方济各教宗是个十分独特的人物,不知为何,...
原创 清... 清朝是离现代最近的封建社会,它将中华的文脉阻隔了267年,使得西方列强逐渐拉开了与中国的差距。今天的...
原创 洪... 洪森首相生于1952年,早年曾随波尔布特参军,后来逃往越南,得到了越南的支持,成为柬埔寨的统治者。他...
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 9月6日,中国短道速滑国家集训队队内选拔赛第二阶段比赛在北京首体滑冰馆完赛。 ↑ 国家队一组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