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钺作为华夏帝王象征的仪仗礼器,出土于三星堆,而非“中原”的其他地方。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证明三星堆在华夏某一历史时期曾是重要的都城或社庙。除了黄钺,三星堆出土了大量具有帝王象征意义的特殊器物,包括青铜网格龟甲、河图洛书、以及最为丰富的龙形器和最早的龙袍、青铜人像等。这些独特的遗物都集中出现在三星堆,难道它不是华夏的都城吗?在同期的“中原”地区,有发现过类似的帝王象征礼器吗?
在三星堆五号坑出土的黄金斧头,堪称世界考古史上的绝无仅有之物。这把斧头最宽4.6公分,已清理出的长度超过10公分,厚度至少为3毫米,是目前三星堆出土的最厚的金器。笔者推测,这把黄金斧头可能就是周武王使用的黄钺。黄钺作为一种斧形的仪仗器物,通常以黄金装饰,是古代帝王所专用,或用于赐给参与重大征伐的重臣。
根据文献记载,黄钺最早出现在周武王的历史事件中。在他讨伐纣王的过程中,黄钺一共出现过两次。第一次是在周武王带领牧野八国进行誓师时,他左手持黄钺,右手举白旄,号召各国诸侯进行誓言。第二次则是在周武王斩杀纣王时,黄钺成为他决胜的象征。《苏氏演义》记载道:“金斧,黄鉞也,武王以黄鉞斩纣头。”
为什么笔者认为三星堆出土的黄金斧头与周武王存在某种关联呢?《尚书·顾命》曾提到周武王的孙子周康王继位典礼上,曾出现神龟背负的河图洛书。笔者曾在先前的文章中推测,三星堆的青铜龟背网格器可能正是古代帝王传位和登基仪式中的“神龟”,这表明至少直到西周康王时期,西周的政治中心依然与三星堆有着深厚的联系。
这些推测与笔者此前的一些观点也相符,例如:西周的发源地就在蜀地,名为“成都”;商周牧野之战的战场位于成都平原北部;朝歌可能在成都,鹿台疑似位于成都;孟津位于三星堆地区;帮助周武王灭纣的牧誓八国全都在巴蜀之地;彭州天彭阙就是歧山;西周的诸王都葬在郫都彭州;周鼎曾沉淀在蜀地等。如果你对这些内容感兴趣,可以关注笔者在“翔子史前推理师”抖音、视频号等平台上的相关视频,进一步了解详细分析。
黄钺作为华夏帝王象征的仪仗礼器出现在三星堆,而非“中原”的其他地方,这一事实本身就再次证明了三星堆曾是华夏某个历史时期的都城或社庙。三星堆不仅仅出土了黄钺,还包括青铜网格龟甲、河图洛书、丰富的龙形器、最早的龙袍、青铜人像等一系列象征华夏帝王权力的特殊器物,这些遗物集中出现在三星堆,这是否足以证明它是华夏的都城呢?其他“中原”地区是否有同期的华夏帝王象征礼器出土呢?
《尚书·顾命》中提到周康王继位仪式上所使用的仪仗礼器,包括河图洛书、越玉、陈宝、赤刀、大训、弘璧、美玉琬琰、大玉、夷玉、天球等。尽管这些器物的具体用途尚不明确,但相信它们也有可能在三星堆的遗址中有所发现。如果大家感兴趣,可以尝试对照目前出土的器物,也许能有新的发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