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晋朝古人也爱考古?挖出夏代失传古籍后,儒家学者:赶紧焚书
创始人
2025-09-03 22:34:41
0

晋朝,上承三国下启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的有一个大一统王朝。但你知道吗?晋朝古人也爱考古,只不过这考古都是意外,是被盗墓者盗掘后才考古挖掘,就如同今天的“抢救性考古挖掘”。晋朝人考古挖出出土了12卷失传几千年的古籍,其中包括夏代的失传古籍,这古籍便是记载了先秦时代89位帝王、1847年历史的《竹书纪年》。但在古籍出土后的600年的宋朝,就突然再次失传,史学家推测这是当时儒家学者焚的书。

考古,似乎只是现代才有的一门科学。事实上,的确如此,因为这是近代从西方传过来的;不过,中国古代也有考古的“前身”,那就是“金石学”。众所周知,宋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富有的朝代,正所谓“盛世古董”,宋人就非常喜欢研究上古三代的青铜器。而这青铜器在当时就被誉为“金石”,该词最早出现于北宋时曾巩的《金石录》;而所谓的“金石学”,便是以传世或者无意间发现的上古三代的青铜器、石刻中的文字为研究对象的一门古代考古学。偏重于著录和文字考证,以达到证经补史之目的的学问。

一般人认为古人是不会考古的,他们只会“盗墓”。而这盗墓既有民间盗墓集团,也有官盗;历史上的官盗集团非常多,但最著名的还属于三国时期曹操的“摸金校尉”,曹操的这盗墓集团著名到后世都将盗墓者视为“摸金校尉”。但其实,古人也有考古的,就如同开篇提到的“金石学”。晋朝古人也有过考古记录,而考古出土的则是《竹书纪年》。

晋朝人是怎么考古出土这本上古竹简古籍的呢?根据史书的记载,古籍是于西晋咸宁五年被汲郡一盗墓者盗掘一古墓后发现的,当时的官员意识到这竹简都是古籍,在官方“考古”下,顺利出土了12册《竹书纪年》。可以说,这本失传古籍是中国古代唯一留存的未经秦火的编年通史。古籍记载的都是上古的历史,每一个历史大事件都有着准确的年代。其第一、第二卷记载的是公元前2394年以及之后100多年的三帝之事。而第3、4卷记夏代时期的事情,也就是说这第三、第四卷《竹书纪年》是夏代的失传古籍,这古籍记载的内容与《史记·夏本纪》略有不同。

但最令人意外的是考古出土的第5、6卷,也就是记载商代事情的事情;而晋朝考古出土的《竹书纪年》与近代考古出土年代商代甲骨文中记载的商代世系基本一致,而且《竹书纪年》上的文字与现代考古出土的先秦文字非常相似,这就完全可以证明《竹书纪年》就是一部上古史书。

这部失传古籍在被晋朝人考古出土后的600年,也就是在宋代时期,《竹书纪年》突然的消失。现代史学家推测,这是宋代的儒家学者焚的书。要知道,宋朝时期儒学成为国学,宋朝二程、朱熹一派的理学居于正统。而《竹书纪年》冲破了儒家古代历史体系,自然而然的就被当时的儒家学者视为异端邪说。其实,在始皇帝焚书之后,很多上古的历史我们都无从知晓,而《竹书纪年》之所以在宋朝被儒家学者焚书最大的原因便是“古籍中记载不存在禅让的说法,是舜囚禁尧登上帝位”。幸运的是,宋朝儒家“焚书”不彻底,民间还有很多版本流传至今,而如今的很多上古历史也来源于晋朝人考古挖掘出土的《竹书纪年》。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古代,拥有三妻四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人...
2025-09-05 04:36:09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肆虐...
明朝时候,海边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倭寇到处烧杀抢夺,坏事干尽...
2025-09-05 04:35:59
原创 ...
(文/陈达)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一书中,关于土匪九彪匪帮的描写所...
2025-09-05 04:35:12
原创 ...
在南阳邓州市区的西南方约二十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名为高李村的小村庄。...
2025-09-05 04:35:05
原创 ...
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一共授予了一千多位开国少将,唯独有一人是“...
2025-09-05 04:34:53
原创 ...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的朝代,但是人们对待不同的朝代却...
2025-09-05 04:34:19
原创 ...
一个王朝的辉煌时期往往伴随着它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曾经经历了康乾盛世...
2025-09-05 04:34:14
原创 ...
《绝境中的坚守:丘吉尔的无奈与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温斯顿·丘吉...
2025-09-05 04:34:05
原创 ...
五虎上将是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特别授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2025-09-05 04: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在隋唐时期的英雄传说中,所谓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实际上大多数人物并没有历史原型。去掉那些连历史依据...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俊,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而佛教界的高僧层出不穷,然而,这位和...
原创 原... 前几天我去故宫游览的时候,发现在隆宗门的匾上有一个大大的“钉子”,当时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制作的工匠因...
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古湖盆地,海拔超过4400米,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
原创 1... 导读: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本是赵氏,赢姓,在邯郸出生,父亲是秦庄襄王,秦王政13岁的时...
原创 如... 翻阅汉代的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西汉初年,为了稳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大规模地分封异姓王...
原创 蓝... 1393年,一个身高八尺的人皮稻草人,奉朱元璋的命令被悬挂在蜀王府的门口,目的是为了震慑众人,而被制...
“6年西凤杯”2025 高尔夫... 8月31日,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西省高尔夫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承办,陕西省高尔夫球协...
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航海家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郑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是明朝的一位杰出航海家,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