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被无视的尉缭,大秦赋中沉默少言却是大秦功勋,没有他秦难统一
创始人
2025-09-03 22:34:11
0

被无视的尉缭,大秦赋中沉默少言却是大秦功勋,没有他秦难统一

在秦统一的过程中,尉缭是不可或缺的重量级人物,他为大秦制定了一统天下的军事战略,是名副其实的军事大家。没有尉缭子,大秦的统一可能还要再延长几代人的时间,可惜的是在《大秦赋》中,尉缭成了沉默少言的配角,实在是冤枉

01嬴政的苦恼

公元前237年,嬴政即位后第十年,工于谋略的嬴政除掉嫪毐,罢免吕不韦,软禁赵太后,实现亲政。此时,大秦国内稳定,国力强盛,粮库充足,战将如云,兵士勇猛,东出函谷关统一天下势在必行。可是,如何消灭六国成为摆在嬴政面前的头号问题。

论综合实力,秦国乃七国之首,然而其他六国兵力总和有二百万之多。嬴政记得很清楚,在父亲秦庄襄王嬴异人刚去世、自己刚即位之初,以魏国为首的五国在信陵君魏无忌的带领下合纵攻秦,一直打到函谷关,至今令人心有余悸。如何不再让关东六国再次合纵,成为完成统一必须要解决的大事。

合纵攻秦

论军事将领,用"战将千员"来形容秦国一点也不为过,而且多是良将,从蒙骜、王龁、桓齮到王翦、李信、杨端和、蒙恬,但是他们缺少全面和长远的军事谋略,后来证明嬴政的担忧不是多余的,一个李牧便秒杀这些将领,让秦军在秦赵边境鏖战却无法攻到邯郸。

论文臣,吕不韦堪称良相,可是政见与自己有根本上的分歧,且前期擅权专政,在嫪毐一事上又犯下大错,已经不能再次启用。李斯、王绾等人,在处理国内之事上绰绰有余,但是在对外征战上力不从心。至于《大秦赋》中的嬴奚,能力平平,剧中夸大了他的地位。

如何为自己的大一统制定全面统筹的谋划?嬴政陷入苦恼之中,而恰在此时,魏国"送"来一位不可多得的人才。

大秦赋中的嬴政

02为他人作嫁衣裳的魏国

魏国是战国七雄中最先称霸的一国,想当年魏文侯重用文臣李悝变法,富国强兵,连后来商鞅变法都是效仿李悝;重用武将吴起,魏国军队一跃成为王者之师,大败齐国、楚国、秦国等强国。

即便到了战国末期,魏国依然有信陵君魏无忌这样的猛人,打得秦军龟缩在函谷关内不敢出战。可是魏国常常"为他人作嫁衣裳",魏文侯去世后,吴起跑到了楚国,帮助楚国训练军队。信陵君窃符救赵,帮助赵国解了邯郸之围。这一次,魏国又一次把军事家缭"送"到了秦国。

战国末期,面对强大的秦国,魏国也试图变法图强,广纳人才,"卑礼厚币以招贤者"。魏国大梁人缭听闻这个消息,不可能不动心,去"应聘"的可能性极大。然而魏王是个"雷声大、雨点小"的主,如果他真的虚心纳谏,魏国不可能不强,因此缭的建议多被魏王弃之一边。

魏国将士

面对魏国国王昏庸、民生凋敝、屡次战败的情形,缭最终失望离去。此时的秦王嬴政为了一统大业,也在广开言路,招贤纳士,而且是真心相待,想成就一番事业的缭便来到秦国。缭在魏国得不到重用,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是魏国将人才"送"给了秦国。

03最初想除掉尉缭的嬴政

两个人的初次合作并不是太顺利,虽然嬴政佩服尉缭的思想,但是尉缭看过秦王之后却不想继续为他服务。尉缭学识过人,也懂识人之术,他认为嬴政"蜂准、长目、挚鸟膺、豺声,少恩而虎狼心",在需要人的时候,嬴政可以态度谦卑,虚心请教,一旦得势,便会不顾情面,对人残忍。

大秦赋中的嬴政

想必尉缭是吸取了文种的教训,当年勾践卧薪尝胆之时,文种和范蠡共同辅佐,后来勾践称王称霸,范蠡急流勇退,文种则下场凄惨。有了前车之鉴,尉缭不愿意侍奉秦王,于是准备开溜,甚至一度出走。

后来成为秦国大将军的蒙恬,曾经屈尊为尉缭牵马,而嬴政也多次求教,可是尉缭拒不配合。嬴政大怒,想干掉尉缭,这里面既有因为尉缭不买账的愤怒,也有尉缭去往他国为其他君王效力的担忧。

如果不是李斯极力劝阻,尉缭很有可能命丧黄泉。好在嬴政是个尊重人才的君王,也需要尉缭这样的军事家辅佐自己,便赐予尉缭国尉一职。在秦国,国尉是掌管军政的官员,也是秦国最高的武职,统领诸军,各级军官的任免权与考核权都在国尉手中,可见嬴政对尉缭的重视。尉缭最终也同意辅佐嬴政,共创大业。

大秦赋中的尉缭

04奠定大秦军事战略的尉缭

尉缭给嬴政出的第一个主意便解决了嬴政的心腹大患,即如何再次防止关东诸国合纵抗秦。史书记载,尉缭为嬴政出的主意是:

"愿大王毋爱财物,赂其豪臣,以乱其谋,不过亡三十万金,则诸侯可尽。"

三十万金并不是个小数目,像韩、燕这样的小国,连几万金都很在乎,但是用这三十万金贿赂各国重臣,让君臣不和,相互牵制,为己所用,则诸国再也没有精力搞合纵了。再说,比起打仗这种耗费钱财更多的方式,搞离间计的成本低多了。

嬴政欣然采纳尉缭的建议,此后在消灭六国的战争中,处处可见离间计的威力,比如曾经让秦国众将领头疼的李牧,便是在离间计的计谋下丧命。楚、赵、燕等国在计划合纵的过程中,也是姚贾出马行使离间计,使得差点对秦形成新一轮威胁的合纵计划流产。算起来,秦国的三十万金花得很值。

赵国最后的保护神李牧

尉缭对秦国的最大贡献在于军事战略思想,他留下的《尉缭子》是古代非常重要的兵书,从大秦此后的对外战争来看,基本是采用了尉缭的战略战术。

比如尉缭主张通过大规模的战争来兼并六国,达到天下一统的目的,这无疑符合嬴政的主张。对于治军赏罚分明,有功者重赏,有过者重罚,极大地激发了秦军的战斗力。尉缭还提出一些排兵布阵的具体战术,在实际战斗中非常有效,出土的兵马俑便印证了这些战术的应用。

结束语

后世对尉缭所著的《尉缭子》一书评价很高,包括进步的战争观、重视战略决策的作用、以权为核心的用兵之道、灵活多变的奇正战术、选拔将帅、部队管理等等各方面的内容。可以说,正是有如此完备的战略指导思想,大秦军队才能在后来的战争中所向披靡,横扫六国。但就是这样一位对大秦立下汗马功劳的军事家,却在《大秦赋》中沉默寡言,所以不得不为他叫屈。

秦国战将

"茫茫四海兮何所急,武事成功天下定",文种被勾践残害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尉缭心中。助秦完成一统后,尉缭效法范蠡,急流勇退,和弟子遁入山林,不知所踪。

参考资料:《战国策》《史记》《尉缭子》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古代,拥有三妻四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人...
2025-09-05 04:36:09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肆虐...
明朝时候,海边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倭寇到处烧杀抢夺,坏事干尽...
2025-09-05 04:35:59
原创 ...
(文/陈达)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一书中,关于土匪九彪匪帮的描写所...
2025-09-05 04:35:12
原创 ...
在南阳邓州市区的西南方约二十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名为高李村的小村庄。...
2025-09-05 04:35:05
原创 ...
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一共授予了一千多位开国少将,唯独有一人是“...
2025-09-05 04:34:53
原创 ...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的朝代,但是人们对待不同的朝代却...
2025-09-05 04:34:19
原创 ...
一个王朝的辉煌时期往往伴随着它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曾经经历了康乾盛世...
2025-09-05 04:34:14
原创 ...
《绝境中的坚守:丘吉尔的无奈与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温斯顿·丘吉...
2025-09-05 04:34:05
原创 ...
五虎上将是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特别授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2025-09-05 04: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在隋唐时期的英雄传说中,所谓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实际上大多数人物并没有历史原型。去掉那些连历史依据...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俊,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而佛教界的高僧层出不穷,然而,这位和...
原创 原... 前几天我去故宫游览的时候,发现在隆宗门的匾上有一个大大的“钉子”,当时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制作的工匠因...
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古湖盆地,海拔超过4400米,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
原创 1... 导读: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本是赵氏,赢姓,在邯郸出生,父亲是秦庄襄王,秦王政13岁的时...
原创 如... 翻阅汉代的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西汉初年,为了稳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大规模地分封异姓王...
原创 蓝... 1393年,一个身高八尺的人皮稻草人,奉朱元璋的命令被悬挂在蜀王府的门口,目的是为了震慑众人,而被制...
“6年西凤杯”2025 高尔夫... 8月31日,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西省高尔夫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承办,陕西省高尔夫球协...
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航海家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郑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是明朝的一位杰出航海家,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