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清朝历史上的铁帽子王到有多铁呢?
创始人
2025-09-03 22:34:21
0

清朝的铁帽子王是王爵世袭罔替的一种俗称,虽然称之为铁帽子王,但如果真觉得铁帽子王是真的铁,那么只能说你太天真了。

所谓的铁帽子王不等于免死金牌,更何况免死金牌有时候皇帝都不会认账。如果铁帽子王使最高统治者皇帝不开心了,那么夺爵换人甚至赐死都是常事。

简单来说,铁帽子王虽然的确是世袭罔替,但世袭罔替的是王爵而不是戴铁帽子的人,如果戴铁帽子的人有错误了,还是可以随时换人来戴的,所以铁的只是这个帽子只是这个王爵罢了,而不是铁的是这个人。

下面宋安之来大概说说清朝的十二大铁帽子王。

铁帽子王的历史虽然可以追溯到清初,但铁帽子王完善成立于清朝的乾隆年间。

乾隆年间确定了八位开国时功劳赫赫的宗室王爷,分别是礼亲王代善、郑亲王济尔哈朗、睿亲王多尔衮、豫亲王多铎、肃亲王豪格、庄亲王硕塞、克勤郡王岳托、顺承郡王勒克德浑。

这八位铁帽子王属于功封。

还有四位铁帽子王并非是清朝开国时期的功臣,属于是恩封。

这四位分别是怡亲王允祥(雍正帝在位时期最为信任的十三弟)、恭亲王奕訢、醇亲王奕譞、庆亲王奕劻(这三位都是晚清宗室中的朝廷重臣)。

如果有铁帽子王获罪的话,轻则罚俸,重则夺爵,以其旁支袭爵,甚至还会赐死获罪之人的。

下面我们来看看十二大铁帽子王的袭爵情况。

初代礼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礼亲王爵位共传10世,12人袭爵,其中有2人被夺爵。

初代郑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的侄子济尔哈朗。郑亲王爵位共传10世,17人袭爵,其中有5人被夺爵。

初代睿亲王是清初威名赫赫的摄政王多尔衮,他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四子。睿亲王爵位共传11世,不算追封的,共8人袭爵。

初代豫亲王是清太祖努尔哈赤第十五子多铎,豫亲王爵位共传9世,13人袭爵,其中有2人被夺爵。

初代肃亲王是清太宗皇太极长子豪格,肃亲王爵位共传9世,10人袭爵。

初代庄亲王是清太宗皇太极第五子硕塞,庄亲王爵位共传8世,11人袭爵,其中2人被夺爵。

初代多罗克勤郡王是礼亲王代善长子岳托,克勤郡王爵位共传13世,17人袭爵,其中3人被夺爵。

初代多罗顺承郡王是礼亲王代善之孙勒克德浑。(来自宋安之独家原创)顺承郡王爵位共传10世,15人袭爵,其中3人被夺爵。

清朝中后期恩封的四位铁帽子王情况如下。

初代怡亲王是康熙帝第十三子胤祥,怡亲王爵位共传8世,9人袭爵。

初代恭亲王是道光帝第六子奕訢。恭亲王爵位共传3世,2人袭爵。

初代醇亲王是道光帝奕譞,是光绪帝的生父,末代皇帝溥仪的亲爷爷。醇亲王爵位只传给了儿子一代。

初代庆亲王是乾隆十七子永璘的嫡孙奕劻。随着清亡,其王爵只有一代。

从以上十二大铁帽子王的支系世袭情况可以看出,铁帽子王其实也就是王爵稳定,戴铁帽子的可不稳,像夺爵由旁系支脉袭爵得多的是。

像赐死情况也有,比如说咸丰帝驾崩之后,两宫太后慈禧与慈安和恭亲王奕訢针对顾命八大臣联手发动了北京政变以后,顾命八大臣中的怡亲王载垣还有郑亲王端华两大铁帽子王就被赐以自尽而死。

所以说铁帽子王这个爵位是铁的不能再铁了,但戴铁帽子的人可就不一定了,惹皇上不高兴了,夺爵给了其他人,甚至赐死都是常有的事情。

谢谢观看,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古代,拥有三妻四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人...
2025-09-05 04:36:09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肆虐...
明朝时候,海边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倭寇到处烧杀抢夺,坏事干尽...
2025-09-05 04:35:59
原创 ...
(文/陈达)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一书中,关于土匪九彪匪帮的描写所...
2025-09-05 04:35:12
原创 ...
在南阳邓州市区的西南方约二十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名为高李村的小村庄。...
2025-09-05 04:35:05
原创 ...
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一共授予了一千多位开国少将,唯独有一人是“...
2025-09-05 04:34:53
原创 ...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的朝代,但是人们对待不同的朝代却...
2025-09-05 04:34:19
原创 ...
一个王朝的辉煌时期往往伴随着它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曾经经历了康乾盛世...
2025-09-05 04:34:14
原创 ...
《绝境中的坚守:丘吉尔的无奈与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温斯顿·丘吉...
2025-09-05 04:34:05
原创 ...
五虎上将是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特别授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2025-09-05 04: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在隋唐时期的英雄传说中,所谓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实际上大多数人物并没有历史原型。去掉那些连历史依据...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俊,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而佛教界的高僧层出不穷,然而,这位和...
原创 原... 前几天我去故宫游览的时候,发现在隆宗门的匾上有一个大大的“钉子”,当时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制作的工匠因...
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古湖盆地,海拔超过4400米,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
原创 1... 导读: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本是赵氏,赢姓,在邯郸出生,父亲是秦庄襄王,秦王政13岁的时...
原创 如... 翻阅汉代的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西汉初年,为了稳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大规模地分封异姓王...
原创 蓝... 1393年,一个身高八尺的人皮稻草人,奉朱元璋的命令被悬挂在蜀王府的门口,目的是为了震慑众人,而被制...
“6年西凤杯”2025 高尔夫... 8月31日,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西省高尔夫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承办,陕西省高尔夫球协...
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航海家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郑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是明朝的一位杰出航海家,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