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原创废除丞相制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大?
创始人
2025-09-03 22:34:56
0

明太祖朱元璋是明朝开国皇帝,这位皇帝的一生可谓是一个传奇,起于布衣,最落魄的时候,还以乞讨为生,就是这样一个人,参加反元以后,只是历时15年,便是建立偌大的明朝,并且实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北伐成功,这样的作为,纵观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也是数一数二的。

在明朝开国以后,明太祖朱元璋为废除丞相制以后,明太祖朱元璋每天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大?了集权也是费尽心机,诸如在洪武十三年杀丞相胡惟庸,并且是顺势罢中书省,将延续了1000多年的丞相制废除,皇帝直接统领六部,可以说是集皇权和相权于一身,如此行为,在之前朝代是不可想象的。

但明太祖朱元璋如此辛辛苦苦的集权,到了后世却不一样了,自明成祖朱棣正式设内阁以后,随着时间推移,明朝的内阁权力是越来越大,到了后来出现了内阁首辅,还被人称之为相。

这样来看,朱元璋辛辛苦苦集权,后世似乎是败家子,在以内阁分权?

其实后世皇帝为什么会给予内阁越来越多的权力呢,也是不得已而为之,因为不是每个皇帝都如同朱元璋那般精力旺盛,不是每个皇帝都有朱元璋那样的耐心,所以承受不了如此大的工作量,只能以内阁来辅佐自己,相应的肯定要过渡一部分权力出去。

当然认真来说,后世皇帝如同明太祖朱元璋一般,看似设内阁在分权,但同样也是在集权,只不过方式不同。明太祖朱元璋的霸道方式是直接干丞相的活,而后世皇帝是将丞相的权力分给内阁一部分,再分给宦官势力中司礼监一部分,所以内阁首辅虽然被人称为相,但司礼监太监,也被一些人称之为内相,这样的设置,使其是相互牵制,皇帝不至于大权旁落,还可以让他们帮忙处理大部分政务。

而后世形成的监(司礼监)、阁(内阁)共理国政的这种集权方式很不错,像到了末代皇帝崇祯帝朱由检之时,不同于其他朝代的大部分亡国之君,这位明朝的亡国之君还是拥有着实权的,可以说这一设计是有效防止了明朝皇帝的大权旁落。

那么明太祖朱元璋一天的工作量到底有多大呢?以至于后世皇帝采取另一种方式来躲避这种工作量呢?

根据《明太祖实录》来看,有人特意统计过,以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至二十一日来看,8天之内各部门的奏札共1660件,这里面涉及的政务有3291件事,平均算起来的话,明太祖朱元璋每天要审批多达207份公文,处理的政务超过411件,可以说是相当巨大的工作量。像处理政务超过411件事,不是说批个行与不行就可以了,还要思考怎么解决,再批示下面该怎么做,一天处理这么多事,一般人还真干不了。

巨大的工作量,对于朱元璋可谓是很大的负担,但为了集权,只能咬咬牙坚持下去。而且为了防止后世皇帝受不了这种苦,再复立丞相,朱元璋在洪武二十八年还特意说道:“朕罢丞相,设府、部、都察院分理庶政,事权归于朝廷。嗣君不许复立丞相,臣下敢以请者置重典”。

朱元璋留下这样的祖训,后世皇帝只能无奈地以皇帝身兼丞相之职。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于是发展到后世,这些皇帝别出心裁地设置出内阁和司礼监相互牵制的局面,同时还可以共同协助皇帝处理大部分政务,使皇帝既保持了集权,不怕大权旁落,更是可以躲于后宫之中偷懒。

相关内容

原创 ...
在古代,拥有三妻四妾是一件非常普遍的事情。对于那些家庭经济富裕的人...
2025-09-05 04:36:09
整个明朝,几乎都有倭寇肆虐...
明朝时候,海边的老百姓真是苦不堪言,那些倭寇到处烧杀抢夺,坏事干尽...
2025-09-05 04:35:59
原创 ...
(文/陈达)在红色经典《林海雪原》一书中,关于土匪九彪匪帮的描写所...
2025-09-05 04:35:12
原创 ...
在南阳邓州市区的西南方约二十公里处,坐落着一个名为高李村的小村庄。...
2025-09-05 04:35:05
原创 ...
1955年新中国大授衔,一共授予了一千多位开国少将,唯独有一人是“...
2025-09-05 04:34:53
原创 ...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中,曾出现过很多的朝代,但是人们对待不同的朝代却...
2025-09-05 04:34:19
原创 ...
一个王朝的辉煌时期往往伴随着它的腐败和无能。清朝曾经经历了康乾盛世...
2025-09-05 04:34:14
原创 ...
《绝境中的坚守:丘吉尔的无奈与伟大》 在历史的长河中,温斯顿·丘吉...
2025-09-05 04:34:05
原创 ...
五虎上将是刘备晋升为汉中王后,特别授予关羽、张飞、赵云、马超、黄忠...
2025-09-05 04:34:02

热门资讯

原创 正... 在隋唐时期的英雄传说中,所谓的“隋唐十八条好汉”,实际上大多数人物并没有历史原型。去掉那些连历史依据...
原创 北... 北宋时期,涌现出了众多才俊,其中有一位被誉为千年难得一见的天才;而佛教界的高僧层出不穷,然而,这位和...
原创 原... 前几天我去故宫游览的时候,发现在隆宗门的匾上有一个大大的“钉子”,当时觉得很奇怪,难道是制作的工匠因...
跨越四千年:探秘青藏高原湖畔的... 玛不错遗址位于西藏日喀则市康马县嘎拉乡嘎拉古湖盆地,海拔超过4400米,分布面积约22.4万平方米。...
AI出手 破解“整理国故”百年... 1919年,胡适在《新青年》杂志上发起了著名的“整理国故”运动,旨在“研究问题、输入学理、整理国故、...
原创 1... 导读:秦始皇是古今中外第一个称皇帝的人,本是赵氏,赢姓,在邯郸出生,父亲是秦庄襄王,秦王政13岁的时...
原创 如... 翻阅汉代的史书,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有趣的历史事件。西汉初年,为了稳固政权,汉高祖刘邦大规模地分封异姓王...
原创 蓝... 1393年,一个身高八尺的人皮稻草人,奉朱元璋的命令被悬挂在蜀王府的门口,目的是为了震慑众人,而被制...
“6年西凤杯”2025 高尔夫... 8月31日,由中国高尔夫球协会、陕西省体育局主办,陕西省高尔夫击剑运动管理中心承办,陕西省高尔夫球协...
海上丝绸之路的传奇航海家 在中国历史的浩瀚星空中,郑和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他不仅是明朝的一位杰出航海家,更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