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9年1月21日上午,傅作义召集北平国民党军所有师以上将领开会。会议一开始,傅作义开门见山地说:“前天我方代表邓宝珊、周北峰已经和解放军达成了和平协议,现在让副秘书长王克俊给大家念一下协定内容,然后诸位再讨论一下。”
接下来,王克俊(华北“剿总副秘书长兼政工处长)向参会的将领们宣读了1月19日,傅作义方和解放军代表在五里桥签订的那份和平协定草案。
王克俊宣读之后,会场顿时热闹起来,大家议论纷纷,多数人都表示赞同和平起义。但是,会场上的关键人物第4兵团司令官李文和第9兵团司令官石觉却一言不发,北平城内的二十多万部队,大部分都归李文、石觉指挥,李文是黄埔一期生,石觉是三期生,这两人如果不表态甚至反对的话,那么局面就会难以收拾了。傅作义虽然是“剿总”总司令,但完全归他指挥的也不过四个师的兵力,所以李文和石觉的态度非常关键。
傅作义看了王克俊一眼,王克俊心领神会,便当场询问李文和石觉的意见,李文说:“我和石司令官没有别的意见,只是克俊,恐怕你的部下会有意见吧。”
王克俊有些诧异,问道:“我就是一个文职,哪里来的部下?”
李文身旁的石觉说:“我和李司令官兵团下属各师的政工处长,他们不都应该归你这个政工处长管吗?他们这些人可是有意见的。”
这时到了午饭时间,傅作义见李文、石觉态度暧昧,便邀请大家入席,说:“先吃饭吧,我们吃完再谈”。说完,傅作义又暗示性的看了王克俊一眼。
王克俊于是便没有参与吃午饭,他利用大家吃午饭的间隙,在华北“剿总”司令部打电话给李文、石觉两个兵团师级以上部队的政工处处长,让他们在20分钟内限期到底司令部的会议室。在这些政工处长到齐后,王克俊向他们宣读了和平协议条款后,问道:“傅总司令已经同意了,各兵团司令、军师长也都同意,你们有什么意见吗?”
结果,在场的李文、石觉兵团的政工处长们提出了一个要求:他们不反对和平协定,但要求让他们离开北平去南京。
这些政工处长的意见如此统一,很明显是李文、石觉提前叮嘱过得,这肯定也是李文和石觉的意思。
李文、石觉两个兵团都是中央军的部队,里面有人不愿意留在北平,对此傅作义和和王克俊提前都有了预案,也已经和解放军协商好了解决办法,
于是王克俊代表傅作义向这些政工处长承诺说:“你们不愿意留下了,这是不强求的,你们放心,只要你们不反对北平和平解决,保证回去后不让部队出乱子,那么随后肯定会让你们安全离开的。”政工处长们对于这个条件都很满意,于是各自回部队做工作去了。
午饭结束之后,王克俊对政工处长们的思想工作也刚好做通。饭后继续开会的时候,李文和石觉仍然是上午的话“老调重弹”。
王克俊说:“两位司令官,两个兵团各军、师的政工处长都表示赞同前日签订的和平协定,如果你们不信,可以打电话询问是否属实。”
李文和石觉大吃一惊,脸色露出了极为差异的表情,王克俊中午时召集各政工处长们开会的结果做了通报。李文和石觉一听,也就没有说什么,两人好像反而轻松起来。
傅作义见状便要李文和石觉最后表态,两人这才提出了心中真实的想法:他们在部队改编后,要求离开北平前往南京。
李文和石觉说完后,会场的一些中央军系统的将领也同样要求去南京。傅作义说:“来去自由,只要你们在接受解放军改编前,保证部队不发生状况,那么改编之后,你们谁要去南京,我派飞机送你们走,这个问题我和解放军是达成一致的。”
李文、石觉等中央军将领知道大势已去,无可挽回,也就只得同意了,十六军军长袁朴突然间号啕大哭,说:“我们对不起总统啊。“李文也跟着袁朴大哭起来,不过哭归哭,会后,李文、石觉等人倒也约束了部队,没有搞过什么破坏活动。
就这样,北平中央军的工作也被傅作义做通了,这也是北平和平解放的最大障碍。因为李文、石觉掌握的部队占据绝对优势,不过好在这两个人虽然不愿意留在北平,但是也不是顽固到底的人,所以在两人的叮嘱下,两个兵团的中央军顺利地接受了改编。
1月22日,傅作义发表了和平起义的广播讲话,正式公布了和平协议。接着,从1月23日开始,北平城内的国民党军陆续开出城外接受解放军的该编。
为了让李文、石觉等中央军将领放心,1月23日这天出城的第一支部队是傅作义的绥远系部队骑兵4师,第二支部队是104军。接着,为了表示诚意,在傅作义的建议下,中央军的部队和傅作义的部队交替出城。
1月31日,解放军正式进入北平。从1月23日至1月31日这九天的时间里,开出北平城的国民党军共计有25个师,20多万人。
根据事先的承诺,解放军对在北平的中央军高级将领只要支持和平就予以放行,于是,原第四兵团司令官李文、第九兵团司令官石觉等人被傅作义派飞机安全送到了南京。
石觉到南京受到蒋介石的接见,并被任命为京沪杭警备副总司令兼淞沪防卫司令部司令官。1949年5月24日,解放军攻入上海市区后,石觉率残部撤至舟山群岛。1950年5月,石觉率部逃往台湾。
李文被蒋介石派去了西南,任胡宗南所部第5兵团司令官。1949年12月27日,李文率部在四川邛崃向解放军投诚。投诚后的李文一直在寻找机会逃走,1950年3月,李文借外出执行任务的机会,辗转逃到了台湾。由于李文有投诚的经历,所以蒋介石对其是限制使用,他也一直没有再晋升军衔,反而是石觉倒是混了个陆军二级上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