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思成、林徽因是民国时期最著名夫妇之一。他们两人的朋友圈几乎都是雷同的,胡适、徐志摩、金岳霖、费正清、费玉梅……等等都是他们共同好友。最著名的要数太太客厅那些大学者们,张奚若、沈从文、钱伟长、钱端升、萧乾、李健吾、朱光潜……等等。在林徽因和梁思成的身后,有一个人对他俩影响重大,不是徐志摩、不是胡适、也不是金岳霖,而是他俩的共同弟子——莫宗江。
梁思成、林徽因带领营造学社走遍15个省,200多个县,对2738处遗址,进行实地测绘,莫宗江是绝对的主力。他参加了123个县,2000个遗址的考察和测绘。其中包括赵州桥,应县木塔、佛光寺、川康建筑调查、前蜀王建墓发掘等项目。梁思成的很多著作中,例如《中国建筑史》、《图像中国建筑史》,大部分建筑图都出自于莫宗江之手。
莫宗江还协助林徽因设计国徽,是国徽设计组的重要成员,他精通木工,国徽的标准稿就是他绘制和打造的。莫宗江还协助林徽因挽救国宝级文物景泰蓝传统公益。所以说,梁思成、林徽因所取得的成就,莫宗江有不可磨灭重要贡献。莫宗江多才多艺,他能用土烟制作口感醇厚的雪茄,其质量可与古巴雪茄相媲美,得到了英国学者李约瑟的称赞。他还能制作小提琴,手艺具有相当专业水准。
所谓名师出高徒,才华横溢梁思成、林徽因他们的得意弟子,莫宗江也并非是等闲人物。这也缘于梁思成的慧眼识珠。莫宗江在十几岁时,初中还未毕业,就被梁思成带到身边,言传身教,甚至手把手教会技艺,还让他拿高薪。莫宗江绘画和手工艺术天赋之高,很快就得到梁氏夫妇的认可。
梁思成的教育是大公无私的,无论是过去几十年积累的经验,还是新获得的知识都倾囊相授。梁公的资料存放地点,所有弟子都知道,随时拿来用,他还经常把助手和学生请到书房和家中来工作,以便利用他的资料。梁思成十分重视学术,德、智、体全面发展,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更可贵的是,梁思成在学术上平等待人,经常和学生进行讨论,共同进步。
梁思成不拘一格降人才,莫宗江初中没毕业,在他大力推荐下,成为清华大学的教授。莫宗江绘画好,很健谈,幽默,手工工艺非常出色,由于文化水平低,他的写作能力非常糟糕。他写文章困难,在营造学社后期发表的文章,都是梁氏夫妇帮他写的。他出差写信,写了半天就写几句,文笔实在是不好。提莫宗江当教授,梁思成费劲了周折。
莫宗江和王国维是清华大学仅有的两个为受过正规教育的教授。这样的例子,在之前的民国也不罕见。齐白石就没有学历,照样被美术院聘请,鲁迅也就是初中学历。数学为零分的罗家伦被胡适破格录取,后来成了清华校长。数学仅考15分的钱钟书,被罗家伦破格录取到清华。闻一多破格录取了数学零分的臧克家……。
要知道,做出卓越贡献并且有相当学术水平的林徽因,还不是清华大学正式职工。清华大学档案室和建筑系档案科都查不到林徽因的档案,这说明林徽因并没有落编制,她的教学完全是义务教学。由此可见,梁思成这种博大胸怀。
莫宗江总对自己的恩师和师母发出赞叹“梁公在科研考古中,总是身先士卒,哪有危险他第一个先上去,自告奋勇的精神感动着每一个学者。林先生更是难得可贵,尽管身体病态,弱不禁风,一样能吃苦,一样勇敢,跟男人一样能爬梁上柱。考察回来后,不顾身体疲疲惫,还得夜以继日地进行描图、撰稿等工作。”
从北京到云南,辗转到李庄,在这十几年里,在最艰苦的条件下,莫宗江都跟随梁思成和林徽因,成为他们最得力的助手。莫宗江与梁氏夫妇的科研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这也是对他的成就最大的肯定。
莫宗江初中没毕业,就成为清华大学教授,这与梁思成、林徽因的共同努力是分不开的。也得益于莫宗江对中国古代建筑的贡献,也是我国任人唯贤,不唯学历,只唯能力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