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口气看懂南北朝历史!南北朝到底有多乱?为何南北对峙上百年?
创始人
2025-09-03 13:02:50
0

南北朝那会儿,为啥南边和北边会僵持那么久,谁也打不败谁,说白了,好多都是以前留下来的老问题了。

南北朝时期长达上百年的南北分裂,其实就是东晋十六国时候留下来的一些难题没有得到解决,一直拖到了那个时候。

因此,要想聊聊南北朝的故事,咱们得先从东晋十六国那个纷乱的时代背景讲起。

西晋垮台后,剩下的司马皇族跑到南方,重新搞了个东晋。这时候的北方可热闹了,很多汉族的大佬们各自占地为王;同时,草原上的游牧民族也瞅准机会,纷纷南下,建立起自己的小朝廷。

在那段时间里,东晋一直管着南方,而北方呢,一个又一个,总共出现了十六个主要的国家。所以,大家就把那段日子叫做东晋十六国时期。不过说实话,虽然说是十六国,但那时候北方的小国家其实比十六个还要多。只不过因为这十六个最有名,所以后来大家就都这么说了。

到了东晋十六国的中期时候,北方出现了一个很厉害的国家,叫做前秦。前秦一出现就变得非常强大,很快就把北方大部分地区都给占领了,差不多统一了整个北方。那时候的前秦,强大得就像三国时候打败蜀国后的魏国一样。

但遗憾的是,前秦后来动用了全国的军队,想一举灭掉东晋,结果却没能如愿。在那场有名的‘淝水之战’里,东晋兵力虽少却战胜了前秦,取得了最终的胜利。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者就失去了对北方的掌控。短短几年间,整个北方就彻底乱了套,再次四分五裂。

东晋那边虽然打赢了大战,可后来也没力气再去北伐了。因为随着时间推移,东晋国内的问题越来越多,就像很多朝代快结束时那样,出现了大臣夺权、农民造反这样的事情。

淝水之战结束十多年后,北方有个叫北魏的国家开始慢慢强大起来。与此同时,南方的东晋那边,农民起义闹得沸沸扬扬,朝廷又被一些大权臣掌控。就在这时,东晋出了个叫刘裕的将领,他原本出身平凡,但凭着自己的战功,一步步升了上来,最后成了东晋的领头羊。

刘裕上台掌权后,他先动手收拾了南方那些老牌的大家族,然后又转头往北,发起了北伐。

经过刘裕的不懈努力,东晋里面那些原本权势滔天的大家族,很快都被他给镇住了。并且,他还带着东晋的军队,把南燕、谯蜀、后秦这些国家都给打败了。

到了公元417年,那是东晋十六国快要结束的时候。这时候的东晋,不光守着老牌的江南地界,还把手伸到了巴蜀、岭南、关中、荆襄和淮河流域,这些地方全都被东晋给管起来了。说起来,这时候的东晋,地盘比后来最厉害的南宋还要大一些呢。

说起来真是挺逗的,东晋这个朝代,在它快要完蛋的时候,地盘反而最大,国力也最强。但话说回来,这对刘裕来讲,可真的是个大大的胜利。

刘裕原本的计划是先搞定北方的几个国家,等把整个中原都统一了,再利用自己的超高人气,取代东晋皇帝自己坐上龙椅。看他当时北伐那势头,这梦想实现起来也挺有希望的。可没想到,就在刘裕快要拿下关中这块宝地的时候,他的得力助手刘穆之突然去世了。

刘穆之离世,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挺关键的时刻。刘穆之对刘裕的重要性,就像三国时诸葛亮对刘备,或者荀彧对曹操那样。有了刘穆之在后方稳着,刘裕才能安心在前线北伐。但刘穆之一走,刘裕就找不到第二个能帮他守老家的人了。而且刘裕自己也是从底层爬起来的,没啥大家族撑腰。要是他还坚持北伐,老家那边很可能就闹起内乱了。

因此,刘穆之一走,刘裕只好赶紧带兵撤走,只留下十二岁的儿子刘义真在长安带兵守着。可一个孩子,才十二岁,哪守得住整个关中地区呢。所以,刘裕撤兵没多久,长安就被胡夏政权给占领了。

要是关中地区还在刘宋的控制下,东晋统一全国那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可关中一失守,东晋想在短时间里统一全国就没戏了。

因此,后来刘裕就急匆匆地夺了皇位,把国家名字改成了宋。于是,公元420年,刘裕夺位成功,刘宋王朝建立,从此,历史就迈进了南北朝时代。

南北朝初期,南边是刘宋当家,北边呢,则是北魏、北凉、北燕、胡夏这些好多个国家在管。那时候,如果刘裕篡位后,立马动手往北打,说不定还能把整个天下都收了呢。

不过挺遗憾,刘裕在58岁那年夺了皇位。而且他以前日子苦,结婚生子都挺迟的。这样一来,他当上皇帝时,儿子们都还小。所以刘裕抢了皇位后,得先琢磨怎么把皇位传下去,根本顾不上继续往北打。

就是这个缘故,刘裕在刘宋建立后,一直忙着对付司马家族和那些势力大的江南大家族,想给儿子打好基础。可不幸的是,刘宋才建立没多久,也就两年吧,刘裕就因病去世了。这样一来,北魏就有了趁机崛起的机会,毕竟刘宋没大张旗鼓地去北伐。

北魏这个朝代,是鲜卑族里的拓跋家族建立起来的。想当年,在东晋和十六国那个乱世,拓跋家族作为鲜卑族里势力最大的一股,在北方搞了个代国。可好景不长,前秦势力大了起来,把代国给灭了。不过前秦后来也垮了,这时拓跋家族的后代拓跋珪,又把政权夺了回来,建立了北魏。

北魏重新站起来后,首先把北方的后燕给收拾了,成了北边最厉害的大佬。然后,他们瞅准刘裕一死,刘宋家里小皇帝被晾在一边的机会,一股脑儿攻占了洛阳这些地方。没过多久,北魏又逮到胡夏的老大赫连勃勃去世,家里乱成一锅粥的时机,大军往西冲,一路杀到关中,把长安也给占领了。

因此,南北朝开始后大约十年,北魏就把北方大部分地区都统一了,北方那种好多势力各自为政的局面彻底没了。到了这会儿,刘宋朝廷要是还想往北打,可就没那么简单喽。

北魏强大起来的这十年里,刘宋那边也挺不太平。刘裕死了以后,先是他的大儿子刘义符当上了皇帝。刘义符年纪轻轻的就当了皇上,而且以前也没学过怎么做皇帝,所以坐上皇位后根本压不住场子,没多久就被手下的大臣们给架空了。结果,刘义符只当了两年皇帝,就被大臣们一块儿赶下台,换上了刘裕的三儿子刘义隆做新皇帝。

和刘义隆的大哥比起来,他是个挺有手段的小伙子。刘义隆当上皇帝头两年,低调蓄力,悄悄赢得了不少开国老臣的心。之后,他就动手除了那些原来帮他上位的大权臣,把大权牢牢抓在手里。刘义隆掌权后,接着推行刘裕那套休养生息的办法。几年光景过去,等北魏把北方全并了,刘义隆也早已把南方治理得稳稳当当。

这样一来,南边和北边之间的大打出手,肯定是躲不掉了。

公元430年,刘义隆看到北边柔然部落来势汹汹,北魏的精英部队都去北方应战了,就瞅准时机发兵北上。在这场北伐里,刘宋虽然打了几场胜仗,还短暂地拿回了洛阳,但最终还是被北魏给夺了回去。

在接下来的二十年时间里,刘义隆又尝试了两回大举攻打北方的行动。但他自己对打仗不太在行,指挥起来也力不从心。为了更好地管住军队,他甚至把大将檀道济给杀了,这事后来被人们用“自毁长城”来形容。结果,这两次攻打北方的行动,最后都没能成功。南宋词人辛弃疾写的那句“元嘉时期匆忙北伐,妄想建立封狼居胥的功绩,最后只能落荒而逃”,讲的就是这段故事。

刘义隆三次带兵攻打北魏,结果两边都没捞到好处。刘宋损失很大,北魏也元气大伤。这样一来,到了刘义隆老年时期,南北两边又莫名其妙地平静下来了。

后来,刘义隆老了,想废掉太子,结果反被太子给杀了。可没多久,这太子又被其他兄弟给杀了。这样一来,刘义隆一死,刘宋王朝就乱了一阵子。接着上台的刘骏,治国还算有一套,搞了不少内部改革。但到了他统治晚期,却开始疯狂打压自家亲戚,还到处建宫殿,把国家资源都耗光了,这给刘宋王朝的衰败埋下了祸根。

刘骏过世后,接下来的十年,刘宋王朝内部争斗就没停过,这让地方上的将领萧道成有了机会,他慢慢壮大起来,并把刘宋的大权抓在了手里。萧道成掌权五年,把刘宋内部好好整顿了一番,到了公元479年,他干脆自己坐上了皇位,取代了刘宋,建立了萧齐王朝。

说到北魏那边,在和刘宋停战的二十多年里,直到刘宋换朝代,一共换了三个皇帝。挺有意思的是,这三个皇帝还是祖孙三个,并且都是小时候就当上皇帝,二十来岁就去世了。因为他们在位的时间太短,北魏一直是年轻皇帝掌权,局势不稳,所以也没机会往南打。

这二十多年间,北魏在北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强,慢慢地,他们不再只是游牧民族掌权的国家,而是逐渐转型成了以农耕为主的政权。

接着,南朝那边在闹皇帝换班的时候,北魏这边可算盼来了一位特别牛的皇帝,就是北魏孝文帝。孝文帝一当上皇帝,因为也是小时候就当上了,所以好长时间国家大事都是太后说了算。不过呢,等孝文帝长大了,他开始真正管事儿,也就轻轻松松地把大权给收回来了。

孝文帝上台后,他遇到的最大难题,不是来自南方的南梁,而是自己北方地盘里胡人和汉人之间的不和。

其实,从东晋十六国那时候起,南边和北边各自家里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南边呢,主要是那些大家族和朝廷中央不对付;北边呢,就是胡人和汉人之间有疙瘩。这两个事儿,在东晋十六国那会儿,一直都没能摆平。说起来,南北朝就像是这两个问题又接着闹下去了。

过去一百多年里,北朝的人一直在想办法解决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有人主张杀掉所有胡人,有人主张胡汉分开管理,还有人主张让胡汉和睦相处。但这些办法因为实施时都碰到了不少麻烦,最后都没能成功。

到了北魏孝文帝做皇帝的时候,他大力推行汉化政策,把国家治理得焕然一新,还把都城搬到了洛阳。就连北魏皇家的拓跋姓,也都改成了汉族的元姓。

孝文帝推行的这次变革,算是把北方胡人和汉人之间的矛盾从根儿上给摆平了。正因为这样,改革之后,北朝的汉族大佬们开始觉得北魏朝廷是正儿八经的统治者了,可没想到,这反而让南北两边更加分道扬镳了。

同时,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南朝则是走过了一个完整的朝代。公元479年,也就是孝文帝刚刚登基,北魏大权还掌握在他奶奶冯太后手里的时候,南方的萧道成篡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南齐。但是等到公元502年,也就是孝文帝刚去世三年的时候,南齐就没了,南方改为南梁。

南齐那边,第一个皇上萧道成,只做了三年皇帝就去世了。他死后,大儿子萧赜接了班,做了十一年皇上。萧家这爷俩掌权的十四年,南齐主要是养精蓄锐,慢慢把之前刘宋打仗亏空的家底给补上了,这段日子在历史上挺有名,叫‘永明之治’。

在混乱不堪的南北朝时期,居然还能有段太平日子,这可真是不简单啊。

按理说,南朝经过一段太平日子,应该缓过劲儿来,准备往北打了吧?按萧齐朝廷原先的打算,确实是这样的。可问题是,萧赜做了十一年皇帝后,就因病离世了。他这一走,接下来的九年,南齐竟然换了五位皇帝!

说白了,萧赜一走,萧家人自个儿就开始窝里斗,皇族成员互相残杀。这么一来,永明之治好不容易攒下的那点基础,很快就被萧家人自己给败光了,南齐也因此彻底失去了北伐的力量。就在这萧家人自相残杀的时候,有个萧家的远亲,叫萧衍,瞅准南齐朝廷乱成一锅粥的机会,直接领兵冲进了朝廷,把整个南齐都牢牢掌控在了手里。

之后,萧衍干脆把南齐皇帝的宝座给夺了过来。由于萧衍并非南齐开国皇帝的亲血脉,所以在他夺权之后,就改了国家名称为梁,这就是南朝第三个朝代——南梁。

在北朝那边,孝文帝一走,新皇帝就坐上了龙椅,巧的是南朝这时候也换了主人。新上台的宣武帝,别看年纪轻轻就当了皇上,可还真有两把刷子。于是,北魏瞅准南朝换皇帝的机会,一股脑儿地攻打四川,最终把汉中给收入囊中了。

要是说南北朝初期,南朝比北朝强得多。可到了这会儿,北朝已经比南朝更胜一筹了。

然而,北魏那边,尽管攻占了汉中,可随后内部就闹起了矛盾。开国时间久了,北魏国内土地被少数人霸占的情况越来越厉害,因此,接下来就像很多王朝快灭亡时那样,农民起义的戏码开始上演了。

起初,北魏靠着强大的实力,还能轻松摆平那些农民起义军。可宣武帝一走,北魏的内部问题就越闹越大了。宣武帝去世才五年,北魏就闹出了轰轰烈烈的‘六镇大暴动’。

六镇啊,就是北魏在北方建的六个军事重镇。它们一开始是为了挡住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而建的,所以军力相当强大。不过呢,宣武帝一死,这些军镇里的士兵也碰到了土地被抢的问题。这么一来,六镇的士兵就开始闹起义了。

跟以前的农民反抗不一样,六镇的士兵个个都是打仗的好手。因此,这次起义从根儿上狠狠地撼动了北魏的统治。为了平定六镇的叛乱,北魏朝廷只好给地方上的将军更多权力。等各地的暴乱都差不多平息了,这些地方将军的势力就一天天壮大起来。再加上后来北魏好几个小皇帝继位,朝廷里就被外戚给控制了。

后来,地方上的将领尔朱荣瞅准时机,借着局势动荡,带着军队杀进京城,说是要清除外戚,结果他自己掌控了京城,还扶持了一位新皇帝上位。可没多久,这位新皇帝就把尔朱荣给杀了。尔朱荣的家族余党不甘示弱,又把新皇帝给除掉了,这样一来,北魏朝廷乱成了一锅粥。

就在这个重要关头,有两个重要人物开始崭露头角。一个是尔朱荣的老手下高欢,他瞅准时机起兵,消灭了尔朱家的剩余力量,接着就掌控了朝廷大权。

另外还有个尔朱荣的老手下,叫贺拔胜。贺拔胜之前接到命令去关中平定叛乱,为了顺利完成任务,他就想办法跟关中那些大财主拉关系。这些大财主,还有贺拔胜手下的一些年轻指挥官,凑在一起,就像组成了一个小团体,有着共同的利益。

这个团体,后来在历史上变得非常有名,大家都叫它关陇集团。

没过多久,贺拔岳遭人暗杀,关陇集团里另一个有权有势的人物宇文泰,就被大家选出来做了新的头儿。宇文泰一上台,关陇集团就算是正式站稳了脚跟,慢慢开始自己单干了。

两大势力几乎同时壮大起来,后来高欢就扶持了一个新的北魏皇帝上位。可这位新皇帝不愿意被高欢控制,就带着手下的大臣们跑到关中去找宇文泰帮忙。可没想到的是,宇文泰也不是善茬,后来竟把这个皇帝给杀了,自己另外立了一个。与此同时,高欢那边呢,也另外扶持了一个皇帝。

结果就是这样,北魏分成了东魏和西魏两部分。东魏归高欢管,西魏则由宇文泰掌控。以前北魏和南梁对立的形势,现在变成了三个国家互相争斗。

从北魏宣武帝驾崩到北魏最终分崩离析,这中间整整过了二十年。按理说,那时候南梁新成立不久,正是开国皇上萧衍当家,加上南朝之前还有个繁荣昌盛的永明时代,国力挺强盛的,看起来应该能趁机北伐才对。可奇怪的是,正因为有了萧衍,南梁反倒没抓住这个机会。

萧衍是开国皇上,他特别信佛,是个佛教迷。他当上皇帝后,除了管国家大事,还把很多心思放在了佛教上。结果,南梁这个国家就走上了条不一样的路。萧衍还干过三回怪事,他亲自跑到寺庙里,把自己“卖”给寺庙,然后又叫国家拿钱把他“买”回来。

因此,那时候南梁的钱都砸在这些事情上了,导致他们根本没法北伐,白白浪费了二十年的大好时机。而北魏垮了之后,东魏和西魏天天打来打去,都说自己才是北魏的正统继承者。可是他们打了二十年,谁也没占到便宜。相反,宇文家和高家在他们各自的政权里,势力却越来越大了。

在南梁看着东魏和西魏打了十来年架的那段时间,它一直觉得自己动手的时机还没到,就没主动出击,结果就这么错过了北伐的好机会。又过了十多年,南梁觉得东魏和西魏打来打去,实力都大不如前了。更巧的是,东魏的大老板高欢去世了,他们那边的大将侯景跑来向南梁投降。这时候,萧衍觉得机会来了,决定趁着这个势头北伐。

可让人惊讶的是,南梁一启动北伐,没多久就败退回来了。更糟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侯景因为各种缘由,竟然起兵造反了,还把关着萧衍给囚禁了起来,害得这位开国皇帝最后竟然被活活饿死。这便是历史上著名的侯景之乱。

侯景之乱让南梁的国力一下子就垮了。就在这时,高家把东魏给夺了,建起了北齐,还顺手占了南梁原本的江淮地盘。另一边,西魏瞅准机会,把巴蜀给抢到手了,可没想到的是,刚拿下巴蜀,宇文家就反了,建立了北周。

就在那时候,南梁朝廷开始动手收拾侯景。多亏了大将陈霸先的帮忙,南梁终于摆平了侯景。不过呢,南梁的皇族也因此失去了大权,朝政都被陈霸先给掌控了。还有啊,在侯景之乱那会儿,南梁丢掉了不少地盘,差不多丢了一半。这么一来,南梁的地盘就跟三国时候的东吴差不多了。

后来,陈霸先掌权没多久,也想自己当老大。到了公元557年,陈霸先就宣布自己当皇帝了,南陈王朝就这么开始了。那时候,西魏也没闲着,他们支持了一个萧家的人,在江陵那边搞了个“西梁”小朝廷。虽说西梁是萧家人当皇上,但其实是听西魏的。巧的是,就在陈霸先称帝的同一年,宇文家族也动手了,把西魏给篡了,建起了北周。这么一来,西梁又变成了北周的附属国。

于是,南北朝走到了它的尾声,变成了北周、北齐和南陈三个国家互相抗衡的局面。

在这三个国家里,北周是最先冒头的。那时候,宇文泰在西魏势力可大了,但他活着的时候,倒也没想过要抢皇位。等他一死,宇文家族才动手建立了北周。而且,宇文泰走时,他的几个儿子都还小,所以大权就落到了他侄子宇文护手上。

因此,北周一成立,就被权臣宇文护掌控了朝政。不过,没几年,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登上了皇位。宇文邕忍了好几年,最后干脆把宇文护给杀了,大权就落到了他自己手里。

宇文邕当家做主后,他又动手去打北齐了。北齐那边呢,乱得很。高家的皇上,就没几个聪明的。偏偏宇文邕要打过去的时候,北齐的皇上还是个糊涂蛋。结果嘛,宇文邕就把北齐给灭了,把北方全给统一了。

到现在,宇文家族已经控制了大部分天下,差不多有了三分之二,而南方的南陈政权呢,就只是在硬撑着了。

照这样的进度,宇文邕本来再筹备几年,就能轻松地挥师南下消灭陈国。但遗憾的是,他刚刚打败北齐没多久,就突然离世了。宇文邕一走,他的外甥杨坚就开始掌控大权,之后一步步地把宇文家的权力都夺了过去。

公元581年,杨坚已经手握大权,他又一次发动政变,自己当上了皇帝,建立了隋朝。隋朝成立后,杨坚定了个计划,要先搞定北边,再去南边。也就是说,他打算先打败北方的突厥,让那边不再捣乱,然后再集中精力,一举灭掉南方的陈朝。

采用这种方针后,隋朝在接下来的八年时间里,一边跟突厥打仗,一边听从名将长孙晟的主意,挑起突厥的内乱,最终让突厥分裂了。与此同时,隋朝也在紧锣密鼓地筹备攻打南方的陈国。

北方动荡不安的时候,南陈那边情况也挺复杂。陈霸先抢了皇位,可惜只当了三年皇帝就去世了。他走后,南陈又换了三个皇上,分别是陈文帝、陈废帝和陈宣帝。不过说实话,陈废帝没坐多久皇位就被赶下台了,所以算起来,南陈也就主要是两个皇上在管事。

陈文帝和陈宣帝两位皇上都还算不错。一个当政时,努力让百姓休养,重振国家力量。另一个掌权时,则积极向外扩张,挥师北伐。但遗憾的是,那时候的南陈国力实在太弱。自从侯景之乱后,南朝丢了大半江山。所以,这时的南陈,即便是单独对上北周或北齐,也难以取得上风。

宇文邕把北齐给灭了,把北方全给统一了。这时候的北朝,对南陈已经有了很大的优势。虽然中间杨坚抢了皇位,但那时候陈宣帝已经病得不轻,接着又换了个出名的糊涂皇帝,南陈后主陈叔宝。这样一来,南陈能翻身的机会,就这么没了。

八年时光过去,当杨坚成功抵挡了突厥的进犯,转头全力攻打南陈时,南陈已彻底没了翻盘的机会。因为这时候,两方的整体实力差得可不是一星半点。

因此,到了公元588年,杨坚让自己的二儿子杨广挂帅,带着五十万大军往南打,还给他配了好多有名的将领当助手。隋朝这场要灭掉南陈的大仗,南陈根本抵挡不住,很快就被打得节节败退。

公元589年,隋朝把南陈给彻底收服了,因为陈后主举了白旗。从刘裕那时候起家建立刘宋,一直到陈后主认输,这一晃眼就是169年的光景。

这就是南北朝时期的全部故事。

相关内容

和对象去广东玩4天行程怎么...
家人们,谁不想和心爱的对象来一场浪漫又省钱的旅行呢?我和对象就一直...
2025-09-07 09:02:52
重庆玩4天怎么玩,重庆四日...
重庆,这座充满魔幻色彩的城市,以其独特的地形、丰富的文化和诱人的美...
2025-09-07 09:02:23
情侣去北京玩5天纯玩攻略,...
宝子们,我前段时间刚陪男友去北京玩了5天,那一趟旅行简直太美妙啦!...
2025-09-07 09:02:05
甘肃6天5晚纯玩攻略,甘南...
甘肃6天5晚纯玩攻略,甘南玩六天一个人多少钱? 甘肃,这片位于中国...
2025-09-07 09:01:27
原创 ...
在稍早的一练中状态不太理想的迈凯伦车手诺里斯,在二练中却跑出全场最...
2025-09-07 08:59:30
F1意大利站练习赛落幕!汉...
2025赛季F1意大利大奖赛于北京时间9月6日燃起战火,在素有“速...
2025-09-07 08:58:36
长沙食品国际快递公司
这是(这是V:(shanghaihongao))整理的信息,希望能...
2025-09-07 08:56:22
每周股票复盘:高管连续三日...
截至2025年9月5日收盘,华夏银行(600015)报收于7.34...
2025-09-07 08:56:06
原创 ...
王菲西藏行引热议:60岁状态惊艳,绿头巾争议背后的思考 刷到王菲西...
2025-09-07 08:55:57

热门资讯

原创 迈... 中年,往往是一个微妙的节点。年轻时的激情逐渐被生活的琐碎磨平,啤酒肚悄然鼓起,熬夜后的倦容再也无法通...
甘肃姜维墓,枯草遍地、至今无人... 姜维,天水麒麟儿,蜀汉最后的名将。姜维死,蜀汉亡!所以有人说,汉大将军始于韩信,终于姜维。姜维就像一...
原创 日...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尾声,1945年日本宣布正式投降,标志着这场灾难性的全球冲突的结束。长久以来,许多...
“花月醉雕鞍——大唐金乡县主展... 福州5月18日电 (榕博)唐金筐宝钿缠枝卷莲纹凤鸟形金饰、唐三彩盘、唐骑卧驼胡俑……18日,福州市博...
原创 史... 当碰到强大的对手时,我们该怎么跟对方做斗争呢? 刘邦与项羽的楚汉之争,或许能为我们揭晓答案。 面对项...
遵义记忆·历史上的今天|遵义高... 5月20日 历史回眸 1.2016年5月20日,贵州省政府批复同意遵义市在贵州红花岗经济技术开发区...
晚唐诗人张乔的十首古诗,人间未... 张乔,晚唐安徽池州的著名诗人,一生布衣,晚年隐居九华山,以写诗为好,在晚唐诗坛张乔地位重要, 与许棠...
原创 金... 在桃花石杂谈的多个文章中,曾经多次介绍过蒙古帝国时期的三次西征。然而,事实上,在公元1259年蒙古帝...
原创 隋... 罗士信,秦琼(秦叔宝)收养的傻兄弟,身高魁梧,体格强健,力大无穷。在四平山之战中,他与西府赵王李元霸...
楚汉争霸时期,韩信开辟北方战场... 公元前206年至前202年的楚汉争霸,是中国历史上以弱胜强的经典篇章。这场战争的核心矛盾,不仅是刘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