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曾国藩幕僚赵烈文:精准预言清朝必亡第一人
创始人
2025-09-03 11:09:02
0

1867年,曾国藩与幕僚谈论时势,其中一个幕僚竟说:

“不出五十年,清朝必亡!”

曾国藩大惊,觉得这家伙在开玩笑,“你不是戏论吧?”不料,历史惊人地应验了此人的预言。

此次谈话后,第44年,清王朝就土崩瓦解了。

这个精准预言清朝灭亡的幕僚叫赵烈文,字惠甫,号能静居士,江苏阳湖人。

一、初露头角:预言周凤山之败

“为官需学曾国藩,为商需学胡雪岩。”

这是流传于如今企业家口中的一句话。作为晚清“四大中兴名臣”之一,曾国藩官至两江总督、直隶总督、武英殿大学士,封一等毅勇侯,是一个传奇的存在。

然而曾国藩的成功,除了自身的努力外,也离不开他庞大的幕僚团队,而在众多幕僚中,曾国藩最为看重的就是赵烈文。

1855年是曾国藩最艰难的时刻,他困守南昌,大多数的幕僚都离他而去。此时,周腾虎将年仅24岁的赵烈文推荐给曾国藩。曾国藩很高兴,拿出200两银子作为聘资,还让他去劲旅周凤山的部队参观,开开眼界。

哪知,赵烈文非但没有被军营的气势震慑,反而毫不客气地说:

“樟树营陆军营制甚懈,军气已老,恐不足恃。”

就是说,周凤山部湘军管理松懈,士气萎靡不振,打起仗来,恐怕靠不住啊。

曾国藩听后大怒,觉得这小子太狂妄了,如此大言不惭,不过是想引起自己注意。赵烈文见曾国藩不高兴,恰好他母亲生病,便借口照顾母亲向曾国藩请辞。曾国藩只是冷淡地点点头,连礼节性的挽留都没有。

就在赵烈文收拾行李准备回去时,突然传来周凤山部湘军在樟树大败,溃不成军,形势相当危急。将领们都聚在一块商讨如何守城,但是讨论了一天,也没研究出个对策。

此时,曾国藩想起了那个断言周凤山靠不住的年轻人,立刻把他叫来,询问他的看法。

赵烈文不假思索便给出了对策:“省城三面滨河,贼上游无水师,而我军战船二百余艘,守之有余,贼断不能合围,且城内兵勇万众,登陴足用。贼黠甚,必舍省而东袭抚建,绝我饷源,此可虑耳。今周凤山部溃散不足半矣,不可再用,应先遣别部守抚建。”

曾国藩听后非常赞同,又问赵烈文如何料定周凤山必败?赵烈文见在场将领众多,不能折了曾国藩的面子,损了他的权威,于是敷衍道:

“不幸言中。”

由此可见,赵烈文此人,不仅有远见卓识,更是懂得察言观色,情商甚高。从此以后,曾国藩对赵烈文刮目相看,十分爱惜。

曾国藩日记惜字如金,但对赵烈文的夸赞却毫不吝惜笔墨,称他有“超逸之才”,这在曾国藩庞大的幕僚团队中也是十分鲜见的。

二、关注国际,透视国情

1861年,赵烈文给曾国藩写了一封很长的信,详细分析了当时国内外的情形,并给出了明确的预见,正是这一预见给曾国藩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使得他开始大力倡导洋务运动,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

当时,太平军势力强盛,曾国藩苦之久矣。

但赵烈文却告诉曾国藩,太平军不足为惧,中国最大的威胁是外国。

他说

:“外国夷人,政治修明,国家治理,民力富强。人人奋勉,好胜心强而以不如别人为耻,这些西方人对中国的政务民情,险阻风俗,今天一个图谋,明天一个说法,考虑事情唯恐不明确,观察事情唯恐不细微,搜集我们的文化经典,翻译传播,兢兢业业,从未间断过。他们的志向不在小,国家的祸患,在没有比这个更厉害的了。”

这道理再简单不过了,就像一个男人整日研究一个女人的喜怒哀乐、兴趣爱好、生活习惯、情绪变化等等,那他的目的一定不是和你做普通朋友这么简单,而是为了得到你。

外国之所以不遗余力地研究中国文化、民俗、政治、地理等等,企图把中国研究个底朝天,自然不是要与中国建立良好邦交那么简单。而是为了在战争中,做到知己知彼。

正是因为赵烈文关注国际时势,了解外国情形,才使得他一直走在清代名士们的前头,始终能够站在国际宏观视角去透视国内外格局,给出常人无法预见的深刻见解和独到分析。

也正因如此,赵烈文才能成为那个时代精准预言清朝覆灭的第一人。

三、精准预言清朝灭亡第一人

1867年7月21日,曾国藩的病情稍有好转,便迫不及待与赵烈文谈论时势。曾国藩说:“现在京城里的风气非常恶劣,明火执仗之案经常发生,市集里到处都是乞丐,有的妇女甚至连裤子都没得穿,民穷财尽,恐怕会有异变,该如何是好?”

赵烈文思索片刻后,

分析了清朝动乱的根本原因在于,官僚腐败、八旗绿营腐烂、士林颓唐、社会规范缺失。

如今天下暂时没有分崩离析,不过是因为皇上还有一些权威在,清朝政府还没有完全烂掉罢了。

随后,赵烈文预言:

“我估计,异日之祸,必先颠仆,而后方州无主,人自为政,殆不出五十年矣!”

他认为,今后的大祸必是清朝中央政府率先崩塌,然后出现地方各自为政、割据分裂的局面,并断言不出五十年,清朝必定灭亡。

曾国藩听后大惊失色,询问赵烈文能否通过南迁避祸。

赵烈文却坦率直言:“那样必亡,今时不同往日,不可能再效仿东晋和南宋那样偏安一隅了。”

曾国藩仍旧不愿相信清朝将亡的悲剧,“吾日夜望死,忧见宗庙之陨落。你不是戏论吧?”

赵烈文却坚持己见,并给曾国藩做了形势分析,他还说:

“三代以后,论强弱,不论仁暴;论形势,不论德泽。”

听闻此言,曾国藩仍旧心有不甘,表示当朝恭亲王聪明,慈禧太后威断,他们应该能够避免“轴心一烂”“根本颠仆”的危机。

但赵烈文却对此不屑一顾,

毫不留情地指出恭亲王的“聪明”不过是小聪明,而慈禧的“威断”不过是形式主义,并不务实,反而更容易受人蒙蔽,而不自知。

曾国藩深感绝望,但仍旧对清王朝留有一丝幻想。然而很快,曾国藩就认清了现实,认同了赵烈文的预言。

1868年9月,曾国藩被任命为直隶总督,有了可以近距离接触慈禧太后、同治帝、恭亲王以及朝中高官的机会。但是一番接触和观察下来,他发现这些人都不是能够担当王朝中兴重任的人,其他人就更是庸碌无能之辈。曾国藩深感,清朝的颓败远远超过了自己的预料,朝中根本没有力挽狂澜之人。

最终,曾国藩不得不承认赵烈文之前的论断,清朝已经病入膏肓,药石无医。

1911年,历史精准地应验了赵烈文的预言,清王朝完了。此时,距离1867年赵烈文预言“清朝不出五十年必亡”正好44年。而接踵而来的军阀割据局面,也正应验了赵烈文“方州无主,人自为政”的预言。

纵观赵烈文知人论世的几大预见,不难发现,他之所以能够透视全局,精准预判清朝形势,是因为他关注国际时势,站在历史的制高点,用极具思辨的哲学眼光,从宏观视角进行分析。

他眼界阔达,眼光长远,才能够一直走在历史的前列,精准预言未来。

相关内容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
甘肃6天5晚美食推荐,甘南玩六天人均需要多少费用 家人们,甘肃这片...
2025-09-04 08:52:23
广东旅游团报名五天四晚游攻...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里,我总感觉内心缺失了一块宁静与美好的拼图。直到...
2025-09-04 08:50:50
国庆期间去四川成都玩4天花...
国庆长假来临,许多人选择去四川游玩,感受那里的自然风光与人文魅力。...
2025-09-04 08:50:41
多所学校建设提升工程加速 ...
记者3日从福州城投集团所属市城乡建总获悉,福州第七中学扩建提升项目...
2025-09-04 08:47:23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
董路:我早就说过中国人短时期内踢不了复杂足球
2025-09-04 08:42:53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
孙继海:20多年来中国球员的水平不断下降!
2025-09-04 08:42:52
U23亚预赛-王钰栋拜合拉...
北京时间9月3日消息,U23亚洲杯预选赛D组首轮比赛正式开赛,中国...
2025-09-04 08:41:05
搭上算力顺风车 A股基金业...
数据来源:Wind 安仲文/制表 证券时报记者 安仲文 在算力赛道...
2025-09-04 08:38:14
铁龙物流跌1.79%,成交...
来源:新浪证券-红岸工作室 9月3日,铁龙物流跌1.79%,成交额...
2025-09-04 08:37:25

热门资讯

章丘铁锅第五代传承人樊德亮 在山东济南章丘区普集镇,炉火映红了樊德亮的脸庞。这位铁匠从15岁起便跟随父亲学习锻打铁锅,如今已是章...
原创 清... 《己亥岁》这首诗带我们回到了战火纷飞的年代,诗中揭示了战争的残酷与无情。它让我们意识到,在一个将军的...
原创 查... 查理曼大帝能够建立一千年来西欧最大的帝国。他在后勤和战略上做了什么来实现这一目标? 查理曼大帝(在位...
雍正:从“皇帝”到“神秘人”,...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雍正帝这个名字总是让人又爱又恨。他是清朝的第三位皇帝,统治期间虽然只有13年,但...
原创 古... 田赋,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重要税收来源之一,历经两千余年,曾在中国历史上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田赋不仅是古...
原创 正... 在中国的史书上,隋唐是个出名将很多的时代。很多的人都对名将进行了盘点,认为有十八条好汉。很多的版本讲...
原创 清... 众所周知,由于清朝政权的腐败与无能,这个曾经的强大帝国已经灭亡超过百年。如今,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与普...
原创 张... 万历皇帝让张居正推荐内阁大学士,张居正再三考虑,推举了礼部尚书吕调阳。吕调阳是嘉靖二十九年的进士,担...
原创 日... 1916年,日本政坛动荡不安,大隈重信内阁(“二十一”条的提出者)濒临垮台。这一年的7月,这一消息迅...
《红线赛车 Redline T... 引擎轰鸣划破夜空,轮胎摩擦的焦糊味扑面而来 —— 这不是赛场实录,而是《Redline TV》带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