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闭关锁国的5点原因,网友:前4点还有情可原最后一条让人羞耻
创始人
2025-09-02 12:34:57
0

闭关锁国在明、清时期是一项长期国策,实行了数百年,这项国策会巩固王朝的统治,但也给沿海人民的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困扰,也严重阻碍了中国和海外的交流,使晚清落后于时代却不自知,导致洋人在华作威作福了百余年。

那清朝为何会闭关锁国呢?这里我们举出5点原因,前面4点还有情可原,但最后一点实在是让广大网友们无法接受!甚至感到羞耻难当!

第一点:中国物产丰饶

清朝疆域达到1000多万平方公里,民族众多、地大物博,可以自给自足,统治者认为不需要和外国进行贸易,内地依旧可以过得很好,这种带有局限性的世界观限制了中国的对外发展和自我认知。

第二点:打击海盗

早在明朝时期东南沿海的海盗就很猖獗,早期的日本浪人和沿海海盗相勾结,经常在山东、浙江、江苏、福建、广东地区骚扰百姓,直到嘉靖年间才被戚继光、俞大猷等人扫平,两人也被合称为“俞龙戚虎”。

但好景不长到了明朝晚期海盗再次于东南沿海兴起,并和西方商船相勾结,损害了明朝的利益,国姓爷民族英雄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就是当时著名的海盗,后来效命于“南明小朝廷,”还投降了清朝却没有获得好的结果。

海盗的猖獗让清朝同明朝一样开始闭关锁国。

第三点:防范间谍

由于西方国家海洋权益的兴起,他们开始对亚、非、拉各大洲不怀好意,到处建立殖民地,商队就成为了西方国家刺探情报的工具,1793年马戛尔尼访华拜见乾隆皇帝就有搜集中国军事、经济、文化、政治等情报的任务。

第四点:防止外国势力和沿海地区的反清力量相互勾结

众所周知清朝政权来自关外,人口少,军队少,文化弱势,其统治基础很不自信。在对待旗人的政策上清朝大力提倡关外旧俗,要求八旗子弟习满语、穿满服、练习骑射、保留旧俗,希望不被同化。

在对内关系上“反清复明”成为了清廷不得不重视的因素,在有清一代打着明朝旗号的起义和叛乱层出不穷,如果有不臣之人在东南沿海借助外来势力振臂一呼,难免让清廷统治者睡不着觉。

要知道洋人可都是习火器的,虽说清朝当时对火器不屑一顾,但仍然要将这种想要推翻自己统治的小火苗扼杀在萌芽阶段,所以实行“闭关锁国”就会大大杜绝这种现象的出现。

第五点:“贵中华、贱夷狄”的传统观念

如果说上述四点还比较客观,那么这一点就是“天朝上国”的盲目自大了,中国皇帝自古以来就有“贵中华、贱夷狄”的观念,早在春秋时期就认为中原四周的少数民族和小国是“蛮、戎、夷、狄“,这些地区处于华夏文化的辐射下,是中原王朝的附庸,长期以往使中原王朝养成了“天朝上国”的优越感。

认为“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只有中国一家是独一无二的,其他国家不懂礼、义、廉、耻,那就都是蛮夷,这种观念如今看来非常不合时宜,羞愧难当,在国际大背景下西方已经超越了东方,还抱有这种观念就是抱残守缺、闭目塞听。

因此用乾隆皇帝的一句话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借外物以通有无。”

结论:清朝没有外交政策,没有国与国平等的观念,平等的外交是不存在的,这就意味着在中国领土上建立领事馆也是不可容忍的,而这一点在如今看来是很正常不过的外交平等关系,在当时却不然。

当时的文臣武将不懂外交,皇帝也不懂,懂得只是不听话的剿杀,听话的安抚,这个逻辑观念就是建立在中国是“天朝上国”的基础上,要么你听话,给你点好处,要么你不听话那就打到你听话,或者不理你。

所以前四条原因还有客观的因素,而最后一条就很自以为是、目空一切了,当如今的人们看到这些闭关锁国的原因后,会有很多网友对此难以接受,无不痛心疾首。

认为搪塞、固执到不接受先进制度的泱泱大国才更没有自信、更加的丢脸,晚清统治者错过了和世界接触的大好机会,本可以向日本那样在最初遭到不平等待遇时虚心学习西方,奋发图强,改变命运,却最终因固有的“天朝上国、唯我独尊”的观念,丧失了重新振作的机会,反不如“东洋区区数岛,”仅用30年时间通过变法加入到了列强的行列,而反观晚清其落后的观念误国误民,真是让人羞耻至极,颜面扫地……

1911年武昌起义旧照:留给大清的时间不多了!这照片真是第一次见

八路军老照片,狼牙山五壮士幸存者和救命恩人道士的合影让人心酸

一张图看懂二战时期德国党卫军和国防军区别!请仔细看那敬礼姿势

感叹!志愿军写了一个纸条让美国伤兵不敢想象,看后却感动落泪

抗战1941那些事,3点原因说明1941是日本最猖狂中国最艰难一年!

相关内容

“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
↑ 这是9月5日拍摄的“让世界看见河西走廊——从上海出发”活动现场...
2025-09-06 00:50:30
原创 ...
顺治,清朝的第三位皇帝,是康熙皇帝的父亲。虽然他出生在太平盛世,但...
2025-09-06 00:36:46
原创 ...
东汉末年,战乱四起,群雄逐鹿。每当谈及这一历史时期,三国的名字常常...
2025-09-06 00:36:41
原创 ...
对于许多勤奋的学子而言,他们花费了十年的光阴,心血和努力,只为在考...
2025-09-06 00:36:35
原创 ...
开封府的八位勇士分别为王朝、马汉、张龙、赵虎、董平、薛霸、李贵和娄...
2025-09-06 00:36:34
原创 ...
梁山好汉里最让人热血沸腾的武力话题,莫过于武松和鲁智深谁才是 "步...
2025-09-06 00:36:24
李为学:王阳明和大礼议
◭ 王阳明燕居像[明]蔡世新 绘,上海博物馆藏 有明一代思想家影响...
2025-09-06 00:35:57
山西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 ...
春夏之交,阳光洒向大地,山西省阳泉市平定县巨城镇上盘石村的古建筑,...
2025-09-06 00:35:40
原创 ...
1935年深秋,当中央红军历经千难万险抵达陕北时,这片贫瘠的黄土地...
2025-09-06 00:35:36

热门资讯

原创 三... 历史中讲道理的案例比比皆是,但一旦遇到问题却常常感到迷茫,这恐怕是大多数人普遍的心态。我自己就是这样...
原创 民... 天津,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自古以来,天津因其优越的漕运条件而繁荣发展。隋朝时...
原创 宋... 宋朝打架弱,总打败仗,但越输宋朝反而越有钱了,这是怎么回事? 当时宋朝被边上的辽国西夏,轮番揍大宋,...
原创 大... 话说州吁、石厚得胜而归,但因其“好兵、弑桓公,卫人皆不爱”。州吁对石厚说:“老百姓还不服我,怎么办呢...
从码头到硅谷:粤商400年草根... 善思录:(陆天然/文)在珠江口咸淡水交汇处,一群光着脚的岭南汉子用扁担挑出了中国最早的全球化贸易。从...
原创 清... 历史的编写并非像写小说那样简单,它充满了复杂性。很多人以为历史的难点在于史料的收集,实际上,收集史料...
原创 李... 李宗仁,这位在新中国成立前的历史舞台上扮演了至关重要角色的历史人物,曾被评价为“新中国成立的支柱之一...
原创 李... 朱元璋成功推翻了元朝,建立了明朝。大将徐达和常遇春为明朝的建立立下赫赫战功,尤其是徐达,他屡次南征北...
原创 满... 在帮助雍正登基以后,邬思道果断离开了雍和宫。其实这是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读过这本书的人都知道,在雍正...
原创 哈... 最近,哈佛大学的教授提出了一个建议,旨在缓解中美之间日益紧张的关系。教授建议中国借鉴北宋时期的澶渊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