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修只是卖弄了小聪明就被杀了,而夺曹家天下的司马懿却留了下来。曹操智商不在线吗?
杨修是曹植的人,司马懿是曹丕的人。传位曹丕,曹植的人就得清理掉如丁仪丁奉兄弟等。同时杨修是士族领袖,这方面司马懿远不如他。夺嫡站队无论正确与否,一个堪称门阀领袖的杨修都留不得!
才智过人的杨修从军中口令“鸡肋”中察觉曹操对汉中“弃之可惜,食之无所得”的矛盾心情,自作主张收拾行装准备撤退,却被曹操逮住机会以扰乱军心的罪名杀害。这段故事固然精彩,其实半真半假。口令“鸡肋”与杨修洞悉曹操内心两件事都是真的,但曹操借题发挥杀死杨修却是假的。从史书上看,杨修是在半年多后与曹植醉酒擅闯司马门,并诽谤曹操另一个儿子曹彰遭人举报,才被曹操以“前后漏泄言教,交关诸侯”的罪名处决的。
有人说曹操嫉贤妒能心胸狭窄。其实对个志在统一天下的人,才子的虚名算什么?就是祢衡、杨琳许悠这样公然辱骂他的人也没杀。而且曹操三下求贤令,可谓求贤若渴,唯才是举,又岂会妒忌而杀人?张绣来投降,杀子之仇也能放下。这是干大事的胸怀。
曹操也杀了许多人,敌人!反对曹操的如孔融,被干掉了。不支持曹操夺权的如荀彧,被干掉了。认怂的如司马懿,没被干掉。
可杨修没有反曹啊?
杨修才华毕露,但没有给曹操打天下献一言一策。仅仅是因为在夺嫡斗争中站错队?杨修力量大得可怕,不除不能安心!
项羽乌江自刎,杨喜抢了条大腿,封赤泉候,传四百年到杨修。杨修是杨震的玄孙,杨彪的儿子,出身世代簪缨之家。《后汉书》说“自震至彪,四世太尉”。为人好学,有俊才,建安年间被举孝廉,除郎中,后担任丞相曹操的主簿。当时曹操军国多事,杨修负责内外之事,都合曹操心意;又《世说新语·捷悟篇》载四则杨修展才之事,他的才华曹操亦曾自叹不如。
曹操出身寒门,为袁绍袁术杨修等门阀世家所不屑。三下求贤令唯才是举也是不得已而为之一一官渡之战多少出身高的部下都给袁绍写信,通敌人数之多到了曹操不敢追究的地步。正因为曹操不是世家自已人,所以以诸曹夏候为核心,重用寒门庶族,利用的同时打压豪门士族如孔融等。
夺嫡站队无论正确与否,一个堪称门阀领袖的杨修都不得!
司马懿家世比杨修差远了。他是项羽所封十八路诸侯王河间王司马卬之后,但那是项羽所封。看袁绍起兵天下响应和司马夺位时淮南三叛就知道了。狼顾鹰视有不臣之心?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控制使用不掌兵就好了。
曹操早出生一百年,又如何能夺天下?曹操曹丕曹睿三代君主,司马懿都能老实。曹爽主政失败,丢了江山是必然的。杀了司马懿,还有张懿李懿夺权;江山到了曹爽手里,丢是必然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