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古代文学与新闻传播,以及口语传播时期的历史传说
创始人
2025-08-31 01:04:39
0

引言

新闻传播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人类普遍的语言水平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时,新闻传播才可能产生。鲁迅先生在《且介亭杂文·门外文谈》中对文学起源的解释,同样可用于对新闻起源的解释。

中国真正有可信的文字记录的历史,开始于商朝。那么,从旧石器时代后期到夏朝漫长的历史时期中,传播新闻的形式主要是口语传播。口语传播的新闻主要是历史传说。为什么说历史传说是口语新闻呢?这首先要从传说与神话的区别谈起。神话是人类童年时期的梦想,是当时人类欲征服自然而又没有能力征服时所产生的幻想。神话同样是靠口头语言传播的,但它传播的是虚幻的信息,是不存在的事实。

如“女娲补天”、“夸父逐日”,前者是人类遭遇涝灾时产生的幻想,后者是人类遭受旱灾时产生的幻想。而传说就不同了,传说中的人物和事件都是真实的,如“黄帝擒蚩尤”、“大禹治水”,历史上确有其人,确有其事。这些人、事在当时就是重大的新闻事件。至于传说中夹杂的一些神话内容、一些虚幻的东西,这与早期人类的神化思维有一定的关系,但基本事实依然是真实的。在口语传播中,难免会层层渲染,丰富新闻事件的内容,甚至出现误传,这都是口语传播不可避免的现象。我们可以分析一些典型的传说来论证这个观点。

关于黄帝、炎帝的传说是最多的。炎是古史传说中炎帝氏族部落酋长首领世代相传的名号,黄是传说中黄帝氏族部落首领,也是子孙累世的称谓。这两个氏族部落集团都曾活动于山西和河南之间的中原地区,至今在山西的长治、高平一带仍然保留着炎帝部落的许多遗迹。后来炎帝部落南迁,活动于今湖北、湖南一带。在众多的关于黄帝、炎帝的口语传播中,“黄帝擒蚩尤”是最著名的。这当然是当时口头流传的重大新闻事件,只不过夹杂了一些神话的色彩。这则口语传播反映了我国氏族社会部落之间的相互斗争,从中可以看到当时的社会现状。

关于黄帝口头传闻还很多,例如:昔在黄帝,作舟车以济不通,帝行天下,方制万里,画野分州,得百里之国万区。(《汉书·地理志》)这些口头传闻都有具体的故事梗概,具备了口语新闻作品的基本条件。尧是口语传播中父系氏族社会后期部落联盟的著名领袖。《史记·五帝本纪》说“尧都平阳”,至今临汾尚有始建于晋代的尧庙和唐代修建的尧陵。关于尧的口头传闻也很多,其中最著名的是“后羿射日”的故事。

相传尧时十日并出,树木和庄稼都被暴烈的阳光晒枯了。尧派善于射箭的后羿射下了九个太阳,植物才又恢复了生长。这个传说反映了上古人类同大自然搏斗的精神。尧还命羲氏与和氏顺应上天,观察日月星辰的变化,创造了一年为366天的历法。尧时的后稷是个农师,尧命他把一年四季的时令传给民众,使人们开始懂得春种秋收的规律。后稷教民稼穑有功,受到人们的敬仰,至今山西省稷山县许多村庄都建有稷王庙,有的庙内壁画还刻有“后稷出世”连环画。

尧具有高尚的品德,《史记》说他“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口头传闻生动形象,有对白,有动作,具有很强的新闻性。所有关于尧的口语传播,塑造了人们理想中的大同社会代表人物的形象。

舜是口语传播中尧之后的部落联盟领袖,《史记》称“舜都蒲坂(今山西永济市)”。《史记正义》说“蒲州城中有舜庙,城外有舜宅及二妃坛”。关于舜的口头传闻也是很多的。传说他父亲是盲人,母亲放荡,弟弟顽劣,多次想谋害舜,舜却能孝敬父母,爱护弟弟,以诚心与家人和谐相处。尧器重舜的人品和才能,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和女英嫁给他,住在妫汭(今山西省永济市境内)。舜首先建立了考核百官的管理办法,每三年考核一次,昏暗的革职,明智的提升。舜还设立了乐府机构,开始用文艺教育子民。

口语传播中这则舜的言辞,是我国文艺理论的开端,也是教育理论的开端,从而使刚刚摆脱蒙昧的人类有了早期的精神文明。在口语传播中,关于禹的传说是最多的,最丰富的,也是最具有新闻的真实性的。禹是舜选中的部落联盟领袖,《史记》说“禹都安邑(今山西省夏县境内)”,今人在夏县县城西北发现了禹王城的遗址,证实了《史记》的记载是正确的。关于禹,口语传播中的大禹治水是最著名的。

禹治水13年,三过家门而不入,终于使江河畅通,水流大海,昔日的汪洋泽国变成了富饶的良田。他的妻子涂山氏依门而望,唱出了我国第一首口头诗歌《候人歌》:“候人兮猗!”禹还把全国分为九个州,用青铜铸了九个大鼎,象征九州。记载夏禹划九州的《禹贡》,也就成为我国最早的地理志。传说时期的这些口语传播,有神话的成分,也有人工渲染的痕迹,但我们不可否认,这的的确确就是语言传播阶段的新闻事件,因为它们的基本事实是真实的,是及时传播的。

在人类早期,认为鬼神的确是存在的,所以许多真实传闻中都夹杂了鬼神文化,这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绝不可因为这些传说中渗有鬼神思想就否定了它们是当时的新闻事件。至于口语传播中出现的误传或渲染,是不可避免的,既是它的基本特点,又是它致命的缺陷。这个缺陷在孔子时就意识到了,并多次予以纠正。据《礼记》记载,鲁国国君曾经询问孔子:“吾闻夔一足,信乎?”孔子回答说:“夔非一足,夔一,足矣!”

鲁国国君听说夔只有一只脚,问孔子真实不真实,孔子回答说这个说法传错了,“夔一足”并非指夔只有一只脚,而是指夔具有音乐才能这一特长就足够了。可见口语传播中一定有许多不真实的甚至是失误的成分,但基本事实是真实的。这些历史传说正是当时重大新闻事件的口头传播,后来用文字记载下来,才一代又一代流传到今天。

口头传播新闻事件并非因文字的产生而终止,相反,在文字新闻产生后,口语新闻成为重要的事实补充。一些不便在正史中记载的新闻事件,就以“小道消息”的形式在民间广为流传。我们以春秋时晋国名臣介子推为例来说明这个问题。晋文公重耳未即位时在国外流亡19年,随从他的臣子有5位:狐偃、赵衰、魏武子、司空季子、介子推。对介子推的记载,《左传·僖公二十四年》只有一段。

关于介子推的文字材料在民间口头传闻中,却流传着“宫门悬书”、“割股奉君”、“火烧绵山”、“寒食节”、“足下”等许多故事。“宫门悬书”见于《史记》,是说介子推的随从们替他抱打不平,在晋文公宫门上悬笔写了六句话。文公见到这题词,想起介子推来,派人遍地寻找,没有踪影。后来听说他进入绵山中,于是把围绕绵山的地带,封为介推田,叫做介山。司马迁《史记》中的记载是根据民间传闻录入的。

口语传播把一个丰满动人的介子推形象给我们树立了起来,显然人们敬仰介子推,是通过口语传播的内容而认识他的。寒食节纪念介子推和端阳节纪念屈原一样,是我们民族传统的崇尚爱国、崇尚明大义识大体、崇尚舍己为人的精神体现。这些精神都保存在民间的口语传播中。古代口头传播的方式多种多样。心理学家艾伯特·班杜拉曾指出:“使用象征符号(语言)的能力为人们提供了应付环境的有力手段。通过词语和想像的符号,人们以代表性的形式处理和保存经验,作为将来行动的指南。有意行动的能力根植于象征性活动......”(美国梅尔文·德弗勒:《大众传播绪论》)这说明了语言的社会功能。

结语

《圣经》叙述了有关巴比伦人造通天塔的故事。在古巴比伦,国王召集了20多万人用40多年的时间造通天塔,然后把他们分割成小群,让每一群人讲一种只有他们自己才懂的语言。巴比伦人由于无法互相沟通,不得不中止通天塔的建立。这个故事反证口头传播是人类社会形成的重要工具。正如文字传播产生后口语传播依然存在一样,在以口语传播为主的时代,口语也并不是惟一的传播手段。这些原始媒介的传播功能已经接近于文字。

相关内容

到陕西旅游五天攻略,西安五...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众...
2025-08-31 00:48:10
假期去陕西旅游费用,西安五...
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这...
2025-08-31 00:46:22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绩最好主帅 回曼联很好
2025-08-31 00:43:28
原创 ...
三国之中,刘备的天下可谓是得之不易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脱胎换骨...
2025-08-31 00:36:13
原创 ...
1957年11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
2025-08-31 00:35:27
原创 ...
导语:我们经常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当时人们往往都把银子作为...
2025-08-31 00:35:10
原创 ...
说起中国最耻辱的一个朝代,你们想到的是不是清朝,但是在我心中,这个...
2025-08-31 00:35:09
原创 ...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刘邦,...
2025-08-31 00:34:46
原创 ...
历史上真正的商鞅是什么样子?首先商鞅变法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使秦国国...
2025-08-31 00:34:37

热门资讯

原创 明... 明朝的天时地利人和 正统年间,由于鞑靼瓦刺等少数民族不断袭扰辽东,威胁明王朝的统治,朝廷下令修筑了具...
原创 许... 1955年全军大授衔时,关于大将军衔的人选,一度有十五人和二十二人两个方案,经过慎重筛选,最终确定了...
原创 康... 康熙皇帝之所以要下旨裁撤三藩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因为他害怕三藩造反,另一方面是因为三藩连年的军费...
原创 年... 题记 武则天喜欢破纪录: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即位年龄最大的皇帝(67岁即位)!寿命最长的皇帝之一(...
大明千古之谜:《永乐大典》正本... 永乐五年(1407年)十月,两千多人经过三年多的努力,《永乐大典》正式定稿。明成祖朱棣抽查一部分后,...
原创 豪... 作者:金满楼 崇德八年(1643年)八月初九日,皇太极于沈阳清宁宫“端坐而逝”,而其猝死给皇位继承问...
原创 舌... "大伙儿快看!朝鲜人的盒饭里藏着宝贝!" 火车刚过鸭绿江,同行老张突然举着一次性餐盒喊起来。我们这趟...
古代朝鲜最好的地图:1538年... 郑尚骥,《东国大地图》,1755-1767年制作,朝鲜王朝时期,2.72×1.47米,韩国国宝第15...
光绪为何不杀掉慈禧,自己掌权?... 作为清朝的末代君主,光绪帝自幼在紫禁城内长大,身处权力斗争的漩涡之中。他的日常生活被严格的宫廷规矩所...
原创 明... 1577年,徽州六县中的歙县与其他五县,爆发了一场激烈冲突。有的人对着店铺砸抢,有的人见人就打。引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