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创始人
2025-08-31 00:34:46
0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刘邦,在我国历史历代皇帝中,也算是一个传奇。从一个潦倒无赖的小混混,摇身一变变成一国之君,为后来的大汉帝国铺好了道路。任谁也不会想到,这样的人竟然有着皇帝之才。今天,围绕这位传奇皇帝,我们主要来说说他的感情。他“创业”成功之后,后宫女人自然少不了,其中最宠爱的就是戚夫人。但是,不管他对戚夫人多么情深义重,他从来没有动过要立她为后的念头,而是一直很尊重吕后,他的这位发妻,这是为什么呢?

他的发妻,名字叫吕雉,也就历史上以“狠绝”出名的吕太后,她干政弄权,甚至连自己的儿子都不放过,她的心狠手辣没人是对手。在早年,刘邦还是个小小亭长,她便嫁给了她。那时候,她是有钱人家的小姐,他不嫌弃刘邦,甚至知道刘邦和村中寡妇有个孩子,依然选择留在刘邦身边。在后来,刘邦开始有了“野心”,他在外面出生入死,她于是就主动承担起照顾孩子的责任。

可以说,吕雉是个难得的好媳妇,她晓以大义,在开始那段时间,一直做着刘邦身后的女人,这才让他能够一心一意谋大业。后来,刘邦成功了,他将这位发妻接到了汉宫,让她做了皇后。不管他有多宠幸她人,但始终记得这位发妻的艰辛和不辞劳苦,所以他不会另立他人为后。由此可见,刘邦并非薄情寡义之徒,他还是有着温情的一面。

后来,刘邦去世之后,吕后开始弄权,对于刘邦生前宠幸的女人戚夫人,她再也容不下,残忍的将她的手脚宰了,鼻子割掉,眼睛弄瞎,关在了茅厕厘。这样的举动,吓坏了他的儿子。他的儿子从此不敢违拗自己的母亲,对戚夫人和刘邦的儿子,她也不放过,一心想要找机会做掉他,终于得了机会将其逼死。从此,吕后的阴狠传开了,天下只知道吕后,不知道他的儿子。

对刘邦生前的另一个宠妃簿姬,她也记恨在心,但簿姬是个聪明人,她随着儿子早早去了封地代国,并在封地上勤恳操持,艰苦朴素,不但赢得民众爱戴,更是将儿子教育得极好。后来,吕后去世,代王入主汉宫,成为天下主人。吕雉机关算尽,天下终究还是落到其他姬妾儿子手中,恐怕这是她未曾想到的!

相关内容

到陕西旅游五天攻略,西安五...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众...
2025-08-31 00:48:10
假期去陕西旅游费用,西安五...
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这...
2025-08-31 00:46:22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绩最好主帅 回曼联很好
2025-08-31 00:43:28
原创 ...
三国之中,刘备的天下可谓是得之不易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脱胎换骨...
2025-08-31 00:36:13
原创 ...
1957年11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
2025-08-31 00:35:27
原创 ...
导语:我们经常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当时人们往往都把银子作为...
2025-08-31 00:35:10
原创 ...
说起中国最耻辱的一个朝代,你们想到的是不是清朝,但是在我心中,这个...
2025-08-31 00:35:09
原创 ...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刘邦,...
2025-08-31 00:34:46
原创 ...
历史上真正的商鞅是什么样子?首先商鞅变法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使秦国国...
2025-08-31 00:34:37

热门资讯

原创 耶... (耶律德光) 公元947年,45岁的耶律德光带着契丹军队灰头土脸的从中原撤离,在此之前他亲率大军灭亡...
原创 “... 天干物燥、小心烛火 对于火的控制与使用,是人类能够产生文明的基本条件。它使得人类在自然环境中可以对各...
原创 朝... 1949年底,老蒋再也无力回天,只能卷着国民党最后30万大军退守台湾,即使自己已经被打得灰头土脸了,...
山西横水西周墓地出土17件带铭... 山西省考古研究院17日公布山西运城绛县横水西周墓地考古发掘资料,该墓出土17件有铭文的铜礼器,墓主可...
【地评线】秦平:三项文献遗产列... 4月17日,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好消息——包括我国申报的《随州曾侯乙编钟》《少林寺碑碣(566—1...
原创 汉... 汉武帝、唐太宗还是明太祖朱元璋,无疑都在那个寿命即将终结,时日无多之际做出了自己认为最正确的抉择,说...
原创 1... 1955年,全军总共授予了798人为少将军衔,后来,又分别晋升,授予了562人为少将军衔,这1360...
原创 苏... 二战后期,在雅尔塔会议和波茨坦会议上,盟国对怎样处理已经达成了协议。1945年5月8日,纳粹德国战败...
原创 锡... 锡金邦 被印度吞并前1个月,锡金国内亲华人士先后100多次申请加入中国未果。1974年6月20日,锡...
原创 韩... 比起墨家和《史记》中的“自愿禅让”观点,韩非子和出自魏国史官的《竹书纪年》更倾向于“逼迫禅让”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