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朝历史上最著名的靖难之役,是燕王和建文帝的皇位之争。除了朱棣和朱允文这两个主角之外,还有三个人也格外耀眼:一个和尚、一个儒生和一个武将,在《山河月明》剧中,这三个人齐聚开封,谁也想不到十几年之后,再见面就成了死对头!
道衍和尚姚广孝
道衍和尚姚广孝是燕王的谋士,也是靖难之役的策划人,本身虽然是一个和尚,但是精通三教学术,绝对的扶龙之臣,历史上称之为黑衣宰相,姚广孝与燕王相遇在大相国寺,和尚看了一眼微服出巡的燕王,就判断出燕王的身份,这份眼力实在是太厉害!
姚广孝的出场似乎就是一场守株待兔,之后他又把铁铉带给燕王,自己反而明哲保身,让燕王对他的身份保密,姚广孝自己又悄悄进入南京,见到了刘伯温,这大概都是道衍和尚的布局,或许在这个时候他就在暗中选择未来的帝王了。
儒生铁铉
铁铉本是一介读书人,因为不满凤阳藩王私吞土地、草菅人命,于是和一众读书人联名上书京城,但是路途却被藩王私兵劫杀,甚至诬陷铁铉为北元探子,一心报国的读书人成了通缉犯,铁铉不得已假装和尚才能求活。
道衍和尚把铁铉带给了燕王,利用李景隆的身份才把铁铉带出了开封城,燕王把铁铉带给了太子,太子和皇帝才知道凤阳的藩王居然一手遮天,这种大案牵扯太多,甚至涉及到新丞相胡惟庸,这应该也是胡惟庸案的一个前兆了。
铁铉平反之后,入朝为官,甚至后来做到了兵部尚书,在靖难之役中,力抗燕王的军队于济南。逼得燕王攻打济南三个月无果,最后燕王不得不绕道而行,先打下了南京后再反攻打济南,铁铉誓死不屈,最后城破,铁铉被燕王凌迟处死。
武将李景隆
李景隆是曹国公李文忠之子,出身王公贵族,年纪轻轻就成了带兵将军,看起来是个纨绔子弟,但实际上却是一位八面玲珑,心思细腻的少年将军。
运粮官本也以为李景隆是个纨绔,因此中饱私囊上千石粮食,还想糊弄李景隆,不想李景隆只是随便看了一下账本,就发现了其中的猫腻,问得运粮官哑口无言,运粮官只能伏法认罪,甚至还想要以自己的家世背景,求李景隆网开一面,不想李景隆更加干脆,直接掌嘴运粮官,让他无法开口,之后更是把运粮官拉出去砍头,手段老练,干净利落,连燕王都看呆了!
李景隆在靖难之役中被封为大将军,进军北平讨伐燕王,历史上记载李景
隆素不知兵,寡谋而骄,色厉而馁。哪怕是佣兵50万,仍旧被燕王所败,最后燕王攻打南京,李景隆更是向燕王投诚,私自打开南京城门迎接燕王,所以历史上的李景隆并非良将,更像趋炎附势的小人。
但是剧中似乎并非如此,李景隆老练圆滑,心思细腻,与燕王关系莫逆,不知道会不会进行改编,很期待最后李景隆的人物走向。
这三个在靖难之役中的重要人物,齐聚开封,似乎在无形中已经揭开了靖难之役的序幕,不知道后面各个人物是否会走向历史的结局:黑衣宰相功成名就,铁铉为国捐躯,李景隆兵败被判,还是有另外一种不同的结果,拭目以待。
#影视杂谈#
#山河月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