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岁常遇春,全身溃烂后随即暴亡,朱元璋:逮捕常茂、处死常升
创始人
2025-08-30 18:34:04
0

常遇春是明朝建立过程中的关键人物,他在朱元璋麾下担任重要将领,为明朝的创立做出了巨大贡献。作为朱元璋的核心军事将领之一,常遇春在平定中原的战役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他的军事才能和战功在明朝初期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朱元璋统一全国不可或缺的助力。在明朝开国过程中,常遇春以其卓越的军事指挥能力和赫赫战功,奠定了自己在明朝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十岁本该是人生的巅峰阶段,但常遇春却在这时遭遇了不幸。他的身体开始溃烂,最终突然去世。与此同时,朱元璋下令抓捕常茂,并处决了常升。这一系列事件背后,究竟有什么隐情?

常遇春的一生究竟经历了哪些重大转折?他的功绩与过失又是怎样相互交织的呢?这位明朝开国名将,从贫寒出身到成为朱元璋麾下大将,经历了怎样的成长历程?他在战场上屡建奇功,却又因性格暴躁而留下诸多争议,这种复杂的性格特征如何影响了他的命运?从追随朱元璋南征北战,到最终英年早逝,常遇春的人生轨迹中,功与过、荣与辱究竟是怎样并存共生的?这些问题的答案,将帮助我们更全面地理解这位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出身卑微的农家子弟】

常遇春,本名常立,出身于安徽的普通农家。那时正值元朝末期,社会动荡不安。中央政府腐败不堪,地方官员贪污渎职,百姓生活困苦,生存压力巨大。

常遇春年轻时便以过人的体力和武艺闻名,村中健壮的小伙子都不是他的对手。面对乡村生活的困顿,他迅速找到了新的方向 - 投身于一支名为;的农民起义队伍。

在起义军里,常遇春凭借他的勇猛战斗和冷静果断,迅速得到了刘聚的青睐。尽管如此,他心里却有着更大的抱负,希望能找到一个更广阔的舞台,追随一位能够实现他理想的领袖。

常遇春当时的心情肯定很复杂。他本来就是个穷苦农民,日子过得挺艰难。后来他参加了起义军,虽然眼前的生活有了着落,但说到底还是个小兵,想出头太难了。

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为常遇春提供了一个梦寐以求的机会:一个能够建功立业、获得封赏的舞台。这种吸引力,对于已经体验到军功带来好处的常遇春来说,是无法抵挡的。因此,他毫不犹豫地离开了刘聚,选择加入朱元璋的队伍。

【投靠朱元璋的关键时刻】

在常遇春思索未来方向之际,他得知朱元璋领导的红巾军在战场上屡次告捷。朱元璋不仅体恤百姓,还展现出卓越的军事才能。这些特质深深吸引了常遇春,促使他下定决心追随朱元璋,投身红巾军的事业。

常遇春投奔朱元璋时,朱元璋对他并不放心。原因很简单,常遇春之前是个四处漂泊的"游民",背景不清不楚。然而,在一次重要战斗中,常遇春的表现让朱元璋刮目相看,从此对他另眼相待。这场战役成了转折点,常遇春用实力证明了自己,成功获得了朱元璋的信任和重用。

这场决定性的战斗便是史称的"鄱阳湖之战"。当时,朱元璋率领的红巾军在湖北地区作战时,遭遇了水上盗匪的强力阻击,无法顺利渡过长江。在此危急关头,常遇春主动请缨,驾着一叶轻舟在江面上纵横驰骋,所向披靡,将元朝军队打得落花流水。

此次战役的胜利极大加速了采石矶的攻克进程,也让朱元璋充分认识到常遇春卓越的军事天赋。自此,这位昔日的"黑马"便成为了朱元璋最得力的助手之一,伴随他南征北战。常遇春在战场上的出色表现,不仅巩固了他在朱元璋阵营中的地位,也为后续的军事行动奠定了坚实基础。他的军事才能和忠诚,使他在朱元璋的团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成为推动朱元璋统一大业的重要力量。

【凶狠残暴的一面】

常遇春在采石矶一战中表现出色,迅速晋升为将军,成为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之一。他随朱元璋征战四方,在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对手的交锋中屡建奇功,充分展现了非凡的勇气和果敢的决策能力。朱元璋对他赞赏有加,曾称他为“常十万”。这一称号也在军中广为流传,成为常遇春的代名词。

常遇春虽然勇猛善战,但有个致命的毛病——他嗜杀成性,对待战俘毫不留情,甚至动不动就屠城。这种残忍的做法让朱元璋很不高兴,徐达也多次劝他收敛。可常遇春根本不当回事,每次冲锋陷阵,总要把敌人杀得片甲不留,留下一片死寂。

九华山一战,常遇春当着徐达的面,下令处决所有俘虏。尽管徐达极力劝阻,但常遇春毫不理会。这种冷酷的行为让他在军中和平民中声名狼藉,甚至有人给他起了;的绰号。

常遇春的所作所为激起了民众的极大不满。身为一名将军,本应守护人民,但他却成了百姓的灾星。这种行为不仅与佛教提倡的慈悲精神相冲突,也违反了儒家强调的忠勇兼备原则。由此可见,常遇春的性格呈现出明显的矛盾性,表现出极端的双重特征。

【鏖战南北,建立功勋】

常遇春虽然手段狠辣,但他在战场上的能力深得朱元璋赏识。他多次带兵与陈友谅、张士诚等劲敌交锋,屡次建功,为朱元璋打天下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关键战役中,他总能出色完成任务,展现出了非凡的军事才能。

在龙湾的激战中,他毫不畏惧地冲进敌阵,仿佛面前没有敌人一般,将吴军打得七零八落。随后在与张士诚的对决中,他屡战屡胜,最终逼得张士诚走上绝路,自尽身亡。

民间流传着一种说法,认为朱元璋能建立大明王朝,常遇春立下了汗马功劳,甚至可以说打下了半壁江山。这种说法虽然有些言过其实,但确实反映了常遇春在朱元璋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所发挥的关键作用。作为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将领,常遇春在军事上的杰出贡献,为其主夺取天下奠定了重要基础。可以说,没有常遇春的鼎力相助,朱元璋的统一大业恐怕难以顺利完成。

朱元璋麾下聚集了一批能征善战的将领,徐达、邓愈等人都是其中的佼佼者。然而,常遇春的作战风格与他们有着明显区别。他是一名纯粹的战场猛将,善于以迅猛的攻势击溃敌军,作战风格果断而勇猛。

常遇春的行事风格和朱元璋的周密部署时常不一致,但他的独特作用却成为朱元璋成功的重要助力。正是依靠常遇春这种不拘一格的作战方式,朱元璋才能逐一战胜陈友谅、张士诚等对手,最终完成统一中原的大业。

【不幸暴亡于柳河川】

常遇春在北伐途中,眼看统一大业即将完成,却突遭不测。当时正值炎热夏季,他行军至柳河川时,因天气酷热脱下了盔甲,不料染上了;这一怪病。病症迅速恶化,导致他全身溃烂出血,最终在极度痛苦中去世,年仅四十岁。

常遇春的死来得太突然,让人感慨万分。他这一辈子都在战场上摸爬滚打,谁也没想到,最后竟然会以这么离奇的方式离开人世。这种结局,跟他一生的经历相比,实在有点讽刺。

作为一名骁勇善战的将军,他本该在战场上继续建功立业,为国立下赫赫战功。但谁也没想到,仅仅一次卸下盔甲的举动,竟成了他生命的终点,让他的生涯突然画上句号。这样的结局,实在令人扼腕叹息。

听到这个噩耗,朱元璋深受震动,立即赶往龙江接回常遇春的遗体。他亲自主持了葬礼,并追授其谥号。常遇春的崛起堪称传奇,从草莽出身到成为朱元璋的得力干将,仅用了二十年。他为明朝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是朱元璋最倚重的将领之一。他的离世让朱元璋倍感悲痛,毕竟失去了一位如此杰出的军事人才。

【功德难以荫庇子孙】

常遇春的遭遇并未因他的离世而画上句号。朱元璋对他留下的家族并不宽容。常茂作为长子,虽然继承了父亲的爵位,却因自身才能有限且品行不端,最终走上了自我了断的道路。

常遇春的次子常升同样未能幸免,因蓝玉案的无端牵连而丧命。此外,常遇春的外孙朱允熥在监禁期间也遭遇不测,最终在狱中被害身亡。

常遇春为朱元璋立下赫赫战功,但朱元璋对他却没有丝毫怜悯。更令人感慨的是,常遇春的后代不仅没有得到善待,反而遭受了无情的打压,最终整个家族都难逃厄运。这种结局,实在让人感到无奈和悲哀。

这不正是个巨大的讽刺吗?有人一生都在为别人奔波,结果连自己的后代都保不住,这种结局真让人心碎。

这揭示了一个广泛适用的规律——荣耀并非永恒,不能永远庇护后代。即便是常遇春这样声名显赫的将领,其成就也终有极限。

为了维护自己的皇权,朱元璋不惜对常遇春的后代下手,这种做法充分体现了他作为统治者对权力的执着。比起亲情,他更看重的是如何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正是这种毫不留情的决策,导致常遇春的家族无法延续其功业,最终以悲剧收场。

【结语】

常遇春,明朝开国时期的一位传奇人物。他出身普通农民家庭,却靠着过人的胆识和军事天赋,一步步从底层爬到了权力的顶峰,最终成为朱元璋麾下最得力的将领。他的故事,不仅是个人的奋斗史,更是那个时代无数草根英雄的缩影。

再厉害的名将,也难逃一死。常遇春的人生起落,就是个让人感慨的悲剧。他从一个普通士兵做起,凭借过人的胆识和军事才能,一步步爬到高位,成为明朝开国功臣。可惜好景不长,他正值壮年就突然去世,留下未竟的事业。这种大起大落的人生,确实值得后人反思。常遇春的故事告诉我们,即便功成名就,也要面对生老病死的现实。他的经历,既展现了个人奋斗的力量,也揭示了命运的残酷。这样的历史人物,既有值得学习的地方,也有需要警惕的教训。

这种荣耀与罪孽交织的悲剧,深刻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权力、道德、宿命等深层次问题的复杂性。历史向我们揭示了一个道理:即便是最卓越的功勋人物,也无法摆脱命运的束缚。

相关内容

到陕西旅游五天攻略,西安五...
西安,这座古老而又充满活力的城市,承载着千年的历史与文化,一直是众...
2025-08-31 00:48:10
假期去陕西旅游费用,西安五...
西安,这座承载着千年历史的古都,一直是我心中的向往之地。终于,在这...
2025-08-31 00:46:22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
潘伟力:穆帅是曼联近十年成绩最好主帅 回曼联很好
2025-08-31 00:43:28
原创 ...
三国之中,刘备的天下可谓是得之不易 他从一个织席贩履的平民脱胎换骨...
2025-08-31 00:36:13
原创 ...
1957年11月,毛泽东受邀访问苏联,这是他第二次访问苏联,也是最...
2025-08-31 00:35:27
原创 ...
导语:我们经常看历史小说和电视剧,就会发现当时人们往往都把银子作为...
2025-08-31 00:35:10
原创 ...
说起中国最耻辱的一个朝代,你们想到的是不是清朝,但是在我心中,这个...
2025-08-31 00:35:09
原创 ...
刘邦对戚夫人情深义重,为何不为她废掉吕后?讲出来你可能不信 刘邦,...
2025-08-31 00:34:46
原创 ...
历史上真正的商鞅是什么样子?首先商鞅变法推进了历史的进程,使秦国国...
2025-08-31 00:34:37

热门资讯

原创 围... 在这个世间,棋盘不过是一扇微小的窗,透过它,外面的喧嚣依旧扑面而来,而窗内的黑白,却常常照出人心里那...
原创 谢... 前段时间,有网友在迪拜偶遇了谢霆锋父子俩,才开完演唱会的谢霆锋,又带着大儿子Lucas去国外度假了。...
原创 原... 在我国古代的时候,一直都是封建主义统治,而那时候人们对于民心所向都是十分看重的,不管是你要起义还是怎...
原创 司... 三国时期出现了一位非常厉害的谋士,他就是媲美诸葛亮的司马懿。不过在谋略方面司马懿有过人之处,可是在做...
原创 汉... 回顾中国历史,先后共有24个朝代流淌在古老的岁月长河之中,每个朝代都经历过发展、兴盛、衰败,最后灭亡...
原创 可... 文/行走天涯 可汗儿子去世,让唐朝公主殉葬,公主:你们一个国家都得消失 历史上的和亲事件多也不多,少...
唐太宗问袁天罡:大唐何时亡?袁... 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大唐盛世,在历史上做出了丰功伟绩,辛弃疾曾言:雄才大略安天下,睿算神机定太平。不少...
原创 古... 引言 新闻传播的产生是有条件的,只有当人类普遍的语言水平达到比较成熟的地步时,新闻传播才可能产生。鲁...
原创 引... 唐朝开元名相张九龄,作为唐代唯一一位以岭南书生出身的宰相,张九龄九岁知属文,十三岁写文,受唐玄宗赞赏...
原创 古... 说到古代的皇帝,是当时我国权力的最顶峰,而且皇帝们都是“金口玉言”,说什么就是什么,而皇帝的命令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