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王承恩的一句话说得很中肯
创始人
2025-08-30 14:33:31
0

提起宦官,估计你会想起明朝阉宦魏忠贤。而宦官给我们的印象似乎都是“奸臣”。事实上,魏忠贤也不例外。在帝王面前,他们是红人,权倾朝野,有时候何止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某些时候,他们的风头直接盖过当朝皇帝。

就比如明朝的魏忠贤,在民间更是传出

“只知有忠贤,不知有皇上”

的传闻。

《明史》记载:

魏忠贤,肃宁人。少无赖,与群恶少博,少胜,为所苦,恚而自宫,变姓名曰李进忠。其后乃复姓,赐名忠贤云。

魏忠贤是一个地痞无赖出身,最后却

成为皇帝面前呼风唤雨的“九千岁”

,以致于在他死后,明朝的经济每况愈下,有人因此认为,是不是杀了魏忠贤,大明朝就垮了?其实不无道理,原因也不难解释。尤其是明朝王承恩的一句话说得很中肯。

魏忠贤

少时,魏忠贤可谓是市井无赖,贪恋女色,好赌博,不过他也有优点。魏忠贤精于骑射,并能左右开弓。后来因无钱还清赌债,故横下一条心自阉入宫。进宫后,魏忠贤改名为李进忠。入宫后他极尽谄媚,得到大太监王恩的重视,又成为皇长孙身边的随侍太监,后得皇帝赐名魏忠贤。

在深宫后院,

魏忠贤遇见了那个影响他一生的女人——客氏。

客印月,老家河北,她可不是一个普通的宫女,而是明熹宗朱由校(天启皇帝)的乳母,她和明熹宗的感情甚笃,被封为“奉圣夫人”。在宫中,客氏与大太监魏朝结成了“对食”。

所谓的“对食”,就是太监和宫女两个畸形群体之间的畸形“婚姻”,类似于婚姻,但是却没有夫妻之实也不敢有夫妻之名,就像地下恋情,纯精神恋爱。

剧照:魏忠贤、客印月

魏朝又是魏忠贤的伯乐,魏忠贤通过魏朝结识了客氏。后来,

魏忠贤得到了秉笔太监王安的看重,踩着魏朝上了位,把客印月收为了自己的“对食”。

客氏也乐意跟着有前途的魏忠贤。后来的历史证明,客氏还是很有眼光的。

泰昌元年(1620年),继位不足一年的泰昌帝离世,天启皇帝朱由校继位。这位“木匠皇帝”刚刚继位的那会,朝廷东林党的势力很大,皇室受到权臣的威胁,他急需要一个能为自己办事的亲信来巩固自己的皇权,而这个人就是魏忠贤。

东林党其实就是是明朝末年以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

这些人乐于讽议朝政、评论官吏,他们要求廉正奉公,振兴吏治,开放言路,革除朝野积弊,反对权贵贪纵枉法。但东林党人的存在,无疑是对皇权存在一种潜在的威胁,所以天启皇帝如坐针毡,毕竟权力制衡是必要的。因为“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虽然东林党人一开始的名声不错,可是到最后不乏有贪污腐化现象的存在,而当皇帝不宜直接出面干涉时,他必须借助力量实施自己的惩处措施,这个时候“九千岁”登上了中国历史舞台。

东林党人榜

无师自通的明喜宗朱由校通过魏忠贤,将东林党的势力进行了牵制,“党争”局面被很好地控制下来。

如果说魏忠贤是谄媚圣上得权,那么不得不说东林党是“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他们又何曾不想也能管控天下的治理权,让自己赚得盆满钵满,乃至更多。

而且东林党不希望朝廷向大地主、大商人收税,只要在那些穷苦人身上深挖就好。所以东林党的最大问题是经济问题。

一朝天子一朝臣,明喜宗去世之后,魏忠贤坐卧不安,因为天启皇帝没有儿子,只能兄终弟及,把信王推上龙椅,但是信王一直接受诸侯王的教育,根本不知道皇帝该怎么做,于是他的施政方法一直是正统儒家治国之法。只可惜,崇祯帝的臣子却不这样想,他们唯利是图,利益最大化是他们的根本追求,当然,这也契合地主与商人的本性。

崇祯帝

崇祯可是亡国之君,这都是他在煤山歪脖子树前的最后感悟。

王承恩说了一句话“忠贤在,何至于此啊!”

要说这个王承恩也是宦官里的一股清流。据说,当年朱由检还没有当皇帝时,一不小心失足落入水潭,众人不敢营救时,王承恩不顾自己安危,下水营救,但他自己根本不懂水性。还有一次,明朝灭亡之际,大明朝廷受到李自成和清兵势力的威胁,大明政权将倾之际,崇祯帝再难找出御敌之人,还是王承恩主动请缨,虽然崇祯知道派王承恩守城的后果,但崇祯别无他选。

剧照:王承恩

此时王承恩的一句话似乎点醒了崇祯帝,只是为时已晚,

崇祯皇帝一上位直接将魏忠贤整死,后将锦衣卫荒废,他本以为凭借自己的能力可以将大明延续下去,只可惜现实给了崇祯一记响亮的耳光。

不禁要问,魏忠贤为何有可能让大明续命?虽说王朝兴衰有其自然规律,不过就明朝当时的情况来看,魏忠贤阉党集团能让大明续命,至少有2点原因:

首先,魏忠贤的存在,使当时的王朝发展很有规律。

当时的“党争”内讧,无疑加速了大明王朝的灭亡,最主要的问题还是出在经济上,魏忠贤来自市井,他心里最清楚大明朝谁有钱谁没钱,谁有钱?当然是官老爷。魏忠贤把刀架在他们脖子上,自然可以让大明国库充盈,他推行的

“一鞭法”

就是个例子。而这也是魏忠贤名声败坏的直接原因。换言之,如果说他只是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没有去想其他事情的话,那么这个国家可能早就灭亡了。

其次,魏忠贤轻文重武,尤其善待武将。

或许是受到宋朝以来余烟的影响,一个国家不论是开国伊始还是承平年代,较为完备的武力体系都是不可或缺的,否则一旦面临外辱强侵,那么国家危亡只在顷刻间。魏忠贤正是看到了明王朝武力的衰微,所以一直对武将很器重。这也是天启年间明熹宗高枕无忧的关键所在,内政清明,边患无忧,作为一个皇帝,夫复何求。

剧照:魏忠贤

然而,

魏忠贤死后,局面就彻底变了,党争虽然不复存在,但东林党一家独大,

朝中百官跟崇祯根本不是一条心,低下根本没人给皇帝办事,朱由检空有抱负,也只是空谈。

当年,熹宗朱由校去世前,他嘱托皇弟朱由检说魏忠贤

“忠心耿耿,能够做大事”

。然而,朱由检并不满意。

《明史》:“明之亡,不亡于崇祯之失德,而亡于万历之怠惰。”

这是史学界的一贯说法。但我们应该看到,万历死后,不算短命的光宗,天启皇帝登基后明朝还保持着大局的稳定,朝廷有税收,辽东有军饷。只是,后来东林党公然抗税,并在官场中形成庞大党羽。之后,正是由于“司礼监秉笔太监”魏忠贤代天启皇帝出手,在中央重新制定财税计划,才开始重新向江南收商税。

事实证明,只要国家富有,各种矛盾都能内部消化,而作为皇帝钱袋子的魏忠贤,稳固了大明内部税收,却成了东林党的大敌。只可惜,这种局面随着崇祯帝的上台彻底改变。没钱打仗,行政效率又低下,崇祯虽然表面是个“励精图治”的好皇帝,但却偏听偏信,没有自己的政治主见。

崇祯殉国处

史书中对于魏忠贤的描写无外乎都是“阴险狡诈”、“草菅人命”、“诬陷忠良”等词汇,包括梁启超先生更是说他的窃弄国柄,荼毒生民,足以排进史上最大奸臣之一。

可是评价一个人还应该将其放置于当时的社会大环境,不可以偏概全才好。

相关内容

图解岱美股份中报:第二季度...
证券之星消息,岱美股份2025年中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1.75亿...
2025-08-30 04:52:35
罕见飙升!5天涨超130%...
【导读】开普云连续5日累计涨幅达133.74%,股票交易严重异常波...
2025-08-30 04:51:02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
实拍姆伯莫失点 曼联联赛杯遭英乙队淘汰
2025-08-30 04:41:26
原创 ...
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句话是出自《三国演义》罗贯中的笔下,在当时被...
2025-08-30 04:34:07
朝鲜VS韩国:同一半岛为何...
在北纬38度线上,就像有一把巨大的刀,把朝鲜半岛分成了两个完全不同...
2025-08-30 04:33:56
原创 ...
光初二年(319年),石勒称大赵天王,定都襄国,史称后赵。后向河南...
2025-08-30 04:33:45
原创 ...
话说,在很多人印象中历史是严肃且死板的,看不到人间的烟火气,好在人...
2025-08-30 04:33:39
安哥拉:探寻非洲大陆的宝藏...
安哥拉,位于非洲西南部的一个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悠久的历史文...
2025-08-30 04:33:22
原创 ...
韩国人绝对是疯狂了,他说孙悟空和孔子是他们家的人也就罢了,现在居然...
2025-08-30 04:33:13

热门资讯

2025虚拟F1中国公开赛贵阳... 8月30日,2025虚拟F1中国公开赛贵阳大奖赛总决赛在贵阳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举行。省体育局党委书记、...
2025年永宁县“亲子携手 激... 央广网银川8月30日消息(记者齐平)8月30日上午9时,2025年永宁县“亲子携手激情奔跑”欢乐越野...
原创 魏... 魏忠贤,大明天启朝时期内宦大臣,九千岁。因天启皇帝酷爱木工,因此全国政事全部归于魏忠贤一人,号称九千...
原创 一... 白话说史,洞察历史人心!这里是由《明月秋风照当年》出品的历史原创文章,欢迎关注该头条号,并恳请评论、...
原创 元... 提起拆城墙,很多人都会想到颇为可惜的北京古城墙被拆掉,让梁思成悲痛不已。700多年前,蒙古骑兵在神州...
原创 李... 古文中提到:“又与功臣剖符作誓,丹书”。这句话的意思是描绘刘邦当时建立了汉朝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在封臣...
原创 清... 如今影视行业发展的越来越昌盛,很多古代的影视作品也出现在了我们的面前,比较受大家喜爱的多是一些清宫宫...
原创 老... 西安兵马俑二号坑出土的将军俑头像。 这组老照片拍摄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那时,秦始皇兵马俑刚刚被发现...
原创 1... 皇帝是古代国家的最高统治者,有至高无上的地位与权力,但皇帝虽然表面风光,却是一个极其危险的职业,在几...
原创 他... 毛主席一生欣赏的人不多,但有一个人却让他赞誉不已,甚至成为他的战略老师,这个人就是朱元璋。朱元璋是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