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年代总有无数的仁人志士,为了国家甘愿奉献自我。郭汝瑰又是这样一位智者,一直表现优秀的他,很快得到蒋介石的重用,国民党的许多将领当中,他总是独树一帜的存在。
作为我军潜伏的人员,他自始至终都铤而走险为我军打探情报,而蒋介石也一直将他当做自己的心腹,郭汝瑰自身也是难得的人才
然而杜聿明却一直对他有所观察,当时的国民党内部腐败之风盛行,长久以来国民党的高级官员当中,只有郭汝瑰依然清贫,自己的津贴也只能维持家用补给,但是郭汝瑰从来没有做腐败贿赂之事。
当时的杜聿明一直觉得好像只有共军才会有这样的风气,所以屡次告诉蒋介石要彻查郭汝瑰这个人。但是蒋介石并不以为然,表示郭汝瑰对自己是忠心耿耿的,绝对不会是叛徒。
一心向党,却错失良机
郭汝瑰于1907年出生于四川省,跟随父亲前往成都学习,家中的几位长兄也都投身于国民党的麾下。
当时的郭汝瑰也一心想要进入军校进行系统化的学习,并成功进入黄埔军校学习,在那里他对待学习非常刻苦,各项成绩都能够达优。
此时政局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927年,随着蒋介石“四一二事变”的发起,郭汝瑰此刻已经要毕业了,该如何选择,几位兄长对他的建议是成为国民党一员。
经过很长时间的考量,郭汝瑰拒绝了已经成为川军师长的堂哥加入国民党,而是想要寻找到中国共产党组织成为其中的一员,但是堂哥并没有给他进入共产党的机会,随即将他送出国,前往日本进行进一步的学习,自此便和党组织擦肩而过。
出国求学的郭汝瑰,便利用这个机会开始疯狂地学习,最终也是以优秀毕业生的名称顺利毕业。毕业之后的郭汝瑰回国之后,恰逢抗日战争爆发,
他被举荐成为国民党的高级官员,成为第十四师师长陈诚的参谋长
。
抗日战争爆发之后,郭汝瑰在南京和武汉等保卫战中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他将自己的所见所学全部运用于现实战争当中,如何谋划退敌,如何减少国军伤亡从而求得最大效率,这些都是郭汝瑰一直思考的问题。
蒋介石和薛岳等人自然也注意到了这个年轻有为的人,他的优异表现让陈诚赞叹不已,后来将他调入国防研究院,这里是培养优秀全能的战士们的地方,让他担任组织的研究员。
伴随着郭汝瑰一直很优异的表现,蒋介石便将他调入中央训练团,让他担任副团长一职,这支训练团的团长便是蒋介石,足可以看出蒋介石对于郭汝瑰的重视程度。
陈诚因为之前郭汝瑰对他的各种提意见,对郭汝瑰也是很有印象,在他的帮助下,郭汝瑰自然是越来越优秀,参谋长和师长之职任他挑选,令很多人羡慕。
郭汝瑰在战争中的表现十分精彩,有勇有谋,这样的人自然是被委以重用。
对于日军的打击,郭汝瑰总能给予敌人沉痛一击
,这也让他在国防研究院成为众所追捧的对象。
因此抗日战争结束之后,郭汝瑰理所应得地被调入国民党高级官员一列,这也让他成功地潜入国民党高层内部,为我军提供了很多有价值的情报。
人在曹营心在汉
郭汝瑰作为国民党高层之一一直是品行高洁的最佳代表,彼时的国民党内部早已是奢靡成风,但是郭汝瑰始终不会为权势钱财所动。
当时他已是身居高位,但是依旧是高风廉洁的模样,越在高位就越有一种疲惫感,无论是价值观还是行为都不是郭汝瑰所能接受的,所以他对于成为一名共产党员的渴望日益升高。
对于一个身居国民党高位的官员来说,很难确定郭汝瑰的真实目的,所以党组织也对他有了进一步的考验,恰逢郭汝瑰的一位故交任逖猷。
任逖猷是一位共产党员,所以经过他的牵线搭桥
,郭汝瑰开始了自己的潜伏之旅。自此,郭汝瑰便成为我党的地下联络员,而他也利用自己的身份,为我党提供许多有价值的线索和情报,在一众老奸巨猾的国民党高级官员当中,郭汝瑰总能够圆滑应对。
抗日战争结束之后,蒋介石再一次想要发动内战,此时蒋介石已经有了美国的帮助,我党仍然面临一种艰难的境地,因此郭汝瑰便及时为我党送出很多机密性的情报。
蒋介石想要通过孟良崮战役将我军彻底击败,因而召开了一次级别很高的秘密会议,在这次会议上,只有极少数国民党的高级官员才接触到,除了郭汝瑰之外,还有侯腾、陈诚、刘裴等人,然而这次级别特别高的会议当天就有人泄露。
得到这一情报的党组织,迅速针对应敌计划展开部署,由陈毅指挥的华东野战军作为主力部队,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军也因此在孟良崮战役中取得了胜利。
国民党在此次战役中派出了最精锐部队整编第74师,但是由于我军对敌方攻击早有准备,因此这支王牌军队被我军围歼,
整编第74师的师长张灵甫被击毙,
我军取得了非常大的胜利。
暮年垂老仍寻真相
国民党的频频失败让很多人起了疑心,都觉得内部肯定出现了奸细。
杜聿明很早之前就开始观察郭汝瑰
,在他的眼中,郭汝瑰的很多作风就非常像共产党,但是苦于一直没有证据。
之后在和蒋介石交谈的时候,他说出了自己的疑问,但是蒋介石对于郭汝瑰非常信任,认为只是每个人的行事作风不同,而且郭汝瑰这样优秀的国军代表,一定是有自己的风格的。
郭汝瑰在之后的淮海战役上,也对我军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情报,杜聿明对郭汝瑰的怀疑又重了几分,但是郭汝瑰行事太过于小心,杜聿明明知他就是中共一方,但是一直找不到证据。
后来国军战败,杜聿明被俘,特赦之后,二人相遇,杜聿明始终对于郭汝瑰有所疑问,但是由于郭汝瑰在我军并没有担任要职,所以他不敢非常确定,每次询问的时候,郭汝瑰都是以否定告终。
1981年,杜聿明晚年因为重病不得不卧榻休养,弥留之际,郭汝瑰前来探望他,他仍然拉着郭汝瑰的手询问他是不是共产党。
当时的郭汝瑰自始至终没有公开过身份,
因此他便说两人之间,或许立场有所不同吧
!虽然没有直接承认他共产党员的身份,但是此时的杜聿明便了然一切,郭汝瑰就是共产党员。
小结:
郭汝瑰作为国军的高级将领,已经达到了位高权重的地步,但是他仍然没有被地位和权力蒙蔽双眼。
在当时奢靡腐败成风的国民党内部,郭汝瑰的个人作风的确是出淤泥而不染,也难怪杜聿明会一而再再而三地调查他。杜聿明的作战方法从来不会当着郭汝瑰的面说出口,对郭汝瑰他始终持怀疑态度。
回到党组织的郭汝瑰并没有身居高位,他本就对于权力不在意,只是为了自己的信仰和立场。1997年10月23日,郭汝瑰因车祸离世,享年九十岁。老人这一生都是光明磊落的,传奇又感人的一生当千古流传,名垂青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