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明朝国事全为言官所坏那清朝是如何预防言官误事的?
创始人
2025-08-29 16:33:57
0

顺治二年,时任贵州道试监察御史的桑芸写了封奏折,洋洋洒洒,谈论朝臣间因为言语不通,以致在工作相互猜疑推诿,“满汉言语不通,致有猜疑推诿”。桑芸上此奏折,是据他平时的观察,为了防患于未然。

当时多尔衮为摄政王,主管朝政,在看到桑芸的奏折后,感到一头雾水,因为奏折里没有一件实事,只是大谈特谈“可能”存在的事情,这让多尔衮这个真刀真枪战场上打出来的汉子摸不着头脑,只好让桑芸“指名奏来”。

话说这桑芸是崇祯十二年的进士,家境贫穷却勤而好学,最终金榜题名,并出任了行人司的行人,到清兵入关后,桑芸就投靠了清朝,并出任监察御史一职。桑芸虽然在明朝当官时间不长,却沾染了明朝言官们“风闻言事”“言无不尽”的张扬个性。

他提出此建议,只是因为看到了满汉语言不通可能会对工作带来的困扰,希望多尔衮能及早做预防,至于实际事例是没有的。因此对多尔衮的提问,桑芸也不知所措,只好说:原无实迹,或恐有此事”。

对桑芸的回答多尔衮极不满意,并对身边的大学士抱怨:“夫言官为朝廷耳目,必所言实实可行,然后于聪明有益。今浮泛无据,入耳经心,徒费精神。人之精神有限,若劳顿于无间(关)切事,至于军国重务,反致照管不清。”

多尔衮此言一语道出了明朝言官风闻言事的一个重要弊端,那就是言官们言者无罪,上疏仅凭一己之私,至于是否有实指需要皇帝调查以后才能得出结论,言官们经常上这种建议和弹劾的奏折,势必给皇帝工作带来沉重的负责。在明朝时,言官更成为了党争的利器,为了打倒对手,言官们更是利用“言者无罪”的规则,各种捕风捉影,给对手身上泼脏水,把朝廷闹了个鸡飞狗跳,至于实际的政事反倒没人关注了。难怪多尔衮会吐槽说明朝皆因言官而亡。

多尔衮言官误事这一观点后来也被康熙皇帝继承了下来,康熙五十八年,康熙下诏:“言路不可不开,亦不可太杂。明朝国事全为言官为所。戒科道官无事揣摩迎合,公而忘私。”康熙皇帝希望手下的监察御史们不要把心思放在揣摩捕风捉影的事上,也不要因私忘公,把风闻言事的权利当成党争的武器。

因此在顺治朝,多尔衮对言官们的奏疏作了严格限定,一是要求奏疏要简练,有的放矢,二是弹劾官员时必须要实指,不能云里雾里,弹劾者与被弹劾者还要对簿公堂,这其实是禁止了言官“风闻言事”的权利,

但是广开言路,设言官又是有积极意义,“人臣防微杜渐,功令三令五申,皆所以预止流弊,消弭然。若待事有成形,挽回或恐无及。先机入告,言官之职当然也”,言路不能一概废除,但同时又要防范风闻言事的弊端,经过一系列的磨合以后,最后康熙三十八年康熙终于重开“风闻言事”。

嗣后各省督抚将军提镇以下、教官典史千把总以上,官吏贤否,若有关系民生者,许科道官以风闻入奏。倘怀私怨,互相朋比,受嘱托者,国法自在。

康熙重开“风闻言事”,是因为他觉得皇帝深居大内,只能从大臣的奏折中了解国家百姓,很容易爱蒙蔽,因此他需要更多的渠道去获取信息。

不过康熙还是对“风闻言事”抱有警惕,一是限定了风闻言事时可弹劾官员的品级,避免言官为朝廷重臣所用,沦为斗争的武器。二是对言事的范围做了限制,要求“官吏贤否,关系民生”,至于其他鸡毛蒜皮的事情就不要上奏分散皇帝的精力了。

相关内容

安乃达上半年营收增长38%...
8月29日晚间,安乃达披露2025年半年报,实现营业收入10.32...
2025-09-01 09:00:04
原创 ...
柯洁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棋手累积冠军的轨迹,更是中国围棋走向职业化...
2025-09-01 08:59:33
欢迎投稿!山推杯·2025...
风起湖畔,诗意奔涌。 山推杯·2025济宁太白湖半程马拉松,将于金...
2025-09-01 08:58:49
樊振东德甲首秀遭遇“开门黑...
2016年,樊振东在萨尔布吕肯收获自己职业生涯第一个三大赛冠军,开...
2025-09-01 08:58:15
光伏“内卷致死” “另类”...
文|壹度Pro 前两年风光无限的光伏行业似乎正进入新一轮下行周期...
2025-09-01 08:58:00
安徽亲子5日游行程推荐,黄...
黄山,这座屹立于皖南大地的奇峰峻岭,宛如一幅流动的山水画卷,自古以...
2025-09-01 08:50:40
沈阳多景区发布公告!
近日,沈阳多个景区发布公告,详情如下: 尊敬的各位观众: 随着暑期...
2025-09-01 08:50:39
安徽5天4晚行程推荐,黄山...
黄山,是大自然的宠儿,四季皆有景,季季皆不同。春天,黄山的山谷间开...
2025-09-01 08:49:17
周也穿粉色吊带游韩国好快乐...
搜狐娱乐讯 近日,周也晒出自己旅行韩国的美照,只见她穿着粉丝吊带好...
2025-09-01 08:48:01

热门资讯

原创 在... 导语: 苏联是人类历史上具有强大的国力和巨大影响力的国家,他的诞生客观上改变了人类历史的进程,在19...
原创 顺... (爱新觉罗·皇太极 画像)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 清王朝的第二领领导人,爱新觉罗·皇太极驾崩了...
原创 要... 一、从刘季到沛公 公元前209年,藏匿在芒砀山的刘邦,突然接到了一个莫名其妙的消息。萧何派樊哙前来,...
原创 为... 公元8世纪,正当唐代末年中原战乱之际,在中国的东北赫然崛起了一个强大的地方政权,它于907年建国,经...
慈禧当年和光绪皇帝西逃的时候,... 甲午战争后,列强眼见得日本在清王朝身上赚个盆满钵满,纷纷加强对中国的瓜分步伐,教会在他们的势力扩张过...
原创 如... 在我国有56个民族,十多亿的人口基数,如此庞大数量的人口自然也就有着众多的姓氏,根据现阶段的统计来看...
2024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四川资阳濛溪河遗址群考古发掘现场(4月8日摄,无人机照片)。 浙江仙居下汤遗址航拍图,遗址上方已修...
明十三陵中,为什么有一座太监的... 明十三陵是埋葬明朝皇帝的地方。 那里的皇陵一般为帝后合葬,妃嫔陪葬。 明十三陵中有八座陪葬墓,七个为...
原创 历... 第二部分:关于匈奴人的一些说法 作为今人,我们应该看到,地理环境的不同,会造就文化、民俗的不同,甚至...
原创 刘... 公元前206年的魏王宫中,一缕青烟从青铜鼎炉中升起。相士许负的手指在薄姬掌心划过,突然瞳孔骤缩:"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