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宋朝之前连棉被都没有,零下几十度的寒冬,古人是怎么熬过去的?
创始人
2025-08-29 01:04:17
0

“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 唐代大诗人杜甫在《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这几句诗,极为生动地描绘出古代底层百姓在严寒面前的困苦与无奈。在古代,特别是底层民众,棉被对他们而言是奢望。事实上,在宋朝之前,棉花尚未在中原地区广泛普及,直至北宋时期,棉花才开始大规模种植。那么,在宋朝之前,人们依靠什么抵御严寒呢?在零下十几度的低温下,底层老百姓又是如何艰难熬过寒冬的?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花椒泥涂墙:权贵的奢华取暖法

古人的智慧不容小觑,尽管古代没有现代这般先进的科技,却懂得在居住环境上巧下功夫。先看达官显贵们,无论在哪个朝代,他们都不会轻易遭受严寒之苦。楚人在这方面经验颇丰,他们在建造房屋时,十分注重房子的朝向和位置。众所周知,理想的房屋格局是 “坐北朝南”,楚人正是遵循这一原则建房,如此便能让房屋充分吸收阳光,达到取暖的目的。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若想进一步提升取暖效果,还可在墙壁上涂抹花椒泥。花椒性辛散温燥,且能驱虫,涂于墙壁可谓一举两得。然而,在古代,花椒堪称不折不扣的 “奢侈品”,普通百姓根本无力享用,可对于皇室而言,情况则截然不同。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汉朝有一座椒房殿,又称未央宫,它是汉朝历代皇后的居所,因墙壁用花椒和泥涂抹而得名。因其过于奢华,后来衍生出 “椒房之宠” 一词,用以形容妃子受宠的程度。晋朝首富石崇也曾用花椒泥涂墙建房,由此可见,“椒房” 的御寒效果确实显著。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不过,在古代能用上 “椒房” 的人寥寥无几,真正的平民百姓大多只能居住在茅草房里,天冷时甚至连生火取暖都难以做到。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烧炭取暖:穷人难以企及的奢望

与电视剧中的情景不同,实际上穷人根本烧不起炭。大家都知道,木炭的原料是木头,而在古代,木头并非随意就能砍伐。但为了维持生计,仍有部分百姓会冒险偷偷砍伐一些木柴,制成木炭拿去售卖。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白居易的《卖炭翁》就极为生动地刻画了这样一位可怜的卖炭翁。“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身着单薄衣衫,却满心期望天气更加寒冷,只因这样他的炭才能卖个好价钱。而买得起炭的,自然只有那些达官贵人。可最终,卖炭翁冒着生命危险换来的木炭,并未换来 “身上衣裳口中食”,只得到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在牛头上权当买炭钱。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皮草过冬:贫富差距下的冷暖不均

在宋朝之前,棉花尚未在中原普及,许多穷人穿的衣服是由麻布、葛布或是兽类皮毛制成。达官显贵们则身着绫罗绸缎,他们所穿的棉衣被称作 “裘”,也就是用动物皮毛制成的衣服。在《红楼梦》中,多次出现各式各样的 “皮草”。例如贾宝玉的 “秋香色立蟒白狐腋箭袖”,从名字便可得知,这件衣服是用白狐腋下的一小片皮毛制成,正所谓集腋成裘,极其奢侈。还有林妹妹的 “大红羽纱面白狐狸皮的鹤氅”,白狐狸皮本就珍贵,而林妹妹这件鹤氅更是用整张白狐狸皮制成,虽说皮质稍逊于白狐腋,但同样价值不菲。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并且,这件鹤氅外面是羽纱面,由鸟类羽毛织成,不仅外观精美,还具有防水功能,在清朝,羽纱面十分珍稀。所以,林妹妹的这件鹤氅在众姐妹的衣物中最为珍贵,从中也能看出贾母对她的疼爱。除了这两件,《红楼梦》里还有诸多不同款式的皮草,如雀金裘、凫靥裘、石青貂裘排穗褂等。不过,皮草虽保暖,却对小动物不太友好,如今我们应杜绝此类现象。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而底层百姓很少有能穿得起皮草的。《淮南子・齐俗训》中曾记载:“贫人夏披葛带索,冬则羊裘解札,短褐不掩形,而炀灶口。” 这句话深刻地反映出当时的贫富差距。穷人夏天只能穿着粗葛布做成的衣服,冬天则裹着破旧的羊皮裘,那短小的羊皮甚至都无法遮住身体。对于这些生活在底层的平民来说,能裹上羊皮或狗皮的裘衣,已然算是相当不错了,很多人只能穿着用柳絮填充的棉衣。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夜里也只能躺在稻草上,盖着破旧坚硬的布衾,凭借顽强的意志熬过寒冬。对于底层农民而言,冬天就如同一场劫难,遇到严寒冬季,冻饿而死的百姓不在少数。这也就难怪有 “富过夏,穷过冬” 这样的说法,就连诗人杜甫也曾在寒冷冬日因严寒而彻夜难眠,更不用说其他普通百姓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古代的 “暖手宝”:冬日里的温暖慰藉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冬天时,很多女生会抱着暖手宝取暖,其实在古代也有类似的物件,它有着更为雅致的名字,如 “暖炉”“红炉”“手炉”。其制作工艺精良,通常由铜制成,里面放置木炭,取暖效果颇佳。还有一种较小的,常出现在达官贵人手中,被称为 “手炉”。他们还会在手炉外面加一个布罩,这样拿在手里就不会烫手。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有了手炉之后,聪明的古人又发明了脚炉。脚炉还有一个大家更为熟悉的名字,叫 “汤婆子”。在冬天,将汤婆子放进被窝,不一会儿被窝就会变得热乎乎的,睡进去也就不会觉得冷了。

点击输入图片描述(最多30字)

值得庆幸的是,时代不断进步,如今人们再也不必受严寒的困扰。我们应当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刘... 经过地方藩镇青、兖二州刺史王恭和荆州刺史殷仲堪的连续清君侧,司马道子要有要多狼狈就有多狼狈,不但一个...
原创 吃... 在世界历史上,存在着一群特殊背景的人群,他们有个霸气的名称,叫“皇(王)室后裔”。 在当今世界,有些...
原创 彭... 抗战史上著名的“百团大战“距今已经过去八十多年了。在这八十多年中,人们对这个战役的看法,经历了重大的...
原创 刘... 刘备帐下两大战将,1人轻松打败关羽,1人轻松打败黄忠,但都不被重用,他们是谁? 刘备的故事可以说是...
原创 诸... 扶不起来的阿斗“的这句话流传数千年,现在被人们用来形容一些始终无法扶持成才的人,这句俗语的故事主人公...
原创 古... 周六周日休息,这是中华民国开始引进西方历法后,逐步形成的休息制度。那么古代官员是怎么休息,不会全年无...
原创 为... 在互联网上,经常存在这样的有趣现象:那就是很多人对于夏朝是否存在持有怀疑态度,但是却相信非洲某地存在...
原创 朱... 上世纪七十年代,西安市南郊的一座明代大墓中出土了一方圹志,名为《大明秦世子暨妃张氏合葬圹志》 。所谓...
原创 这... 江西临川(现在的抚州)自古出才子,如晏殊、王安石、陆九渊、汤显祖、曾巩、晏几道……群星灿烂。今天老杨...
原创 清... 清政府的无能在旧中国历史中,也是数得上的废物朝廷;在治理国家上从上到下,享受腐败成风,偶尔强化下海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