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清朝乞丐如何在北方过冬,而不被冻死?全是“鸡毛房”的功劳
创始人
2025-08-28 21:05:54
0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荣枯咫尺异,惆怅难再述。——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自古乞丐,就是社会最悲惨的底层群体,尤其对于“安乐窝”这一问题看得十分重要的中国人来说,乞丐也是人生落魄至极甚至离死亡最近的象征。

好在当今社会保障体系完善不少,流浪者都可以得到不错的照顾。

要知道,在封建社会,乞丐的命运绝,大多数都是极为悲惨的,尤其对于冬季寒冷的北方,真真应验了开篇杜甫的经典诗句,冻死就是无数乞丐的结局。

让很多人想不到的是,清朝的乞丐,却基本可以免除冬天里被冻死的不堪命运。

然而,并不是因为清朝统治者,更加注重乞丐的生存问题,反而是一种令人心酸的民间智慧——“鸡毛房”的功劳。

当我们了解了“鸡毛房”存在的现实意义,也才能更好地理解,曾经的封建王朝,有多么的“吃人不吐骨头”。

清朝乞丐与前朝乞丐的命运并无不同,他们最大的特点,便是一贫如洗与无家可归。

而且,很多时候,想要找寻一处差不多的避难所,都会是痴人说梦。

通常情况下,清朝的乞丐,总会找寻废弃的寺庙或是破房子,当作自己的暂住点,如若运气不好,他们也只能在街头巷尾或是门洞桥下苟延残喘。

可想而知,气温尚可之时,这样在外边流浪并不必担心会冻死的危险。

可到冬天之时,乞丐们有没有像样的棉衣可以取暖,再加上常常食不果腹,如此才是真正的饥寒交迫。

相对于前朝,很多照片史料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当时底层民众的生活。

在很多清朝乞丐照片中,我们不难发现他们的共有特点,那就是衣不蔽体、饥肠辘辘,有的甚至已经是奄奄一息的境地。

毫不夸张地讲,那样的年代,活着的乞丐,是悲惨到极点的,哪怕死亡之时,也不会发出一丝声响,而他们永远都会是,被那个悲惨世界遗忘的一群人。

历来统治者都会大声吹捧着自己的治国思想,清王朝更是如此。

“以仁孝治天下”就是各位统治者滑天下之大稽,而在清朝,统治者面对着天下百姓,朝堂之上的权贵们,丝毫不会为贫苦大众过多地着想。

哪怕是康乾盛世之时,百姓的生活,依旧贫瘠不堪。

相对于前朝,清王朝面临的最大挑战,恰恰是闭关锁国带来的诸多弊端,统治者对外面世界发生的诸多巨变,根本无心了解。

列强妄图撬开清朝紧闭的嘴,而统治者却忙着继续变本加厉地,控制与愚弄百姓。

愚民政策一定要配合着弱民才,能实现统治者畸形的长久统治,对于当时的农业大国清朝,削弱百姓力量的最好方法,便是剥夺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

由此,统治者一边高喊着仁治,一边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圈地运动。

这样一来,穷人手中,唯一的指望也被剥夺,生活难以为继只能不断地变卖家当,直至倾家荡产。

百姓们创造财富的速度,永远抵不过权贵们盘剥的速度,可想而知,这才是越来越多的穷人变成乞丐,沦落街头的根本原因。

摆在他们面前只有两个选择,要么乞讨度日,要么卖身为奴。

而对于越来越多日渐衰老的无家可归者来说,人生的选择,显然只有一个,那就是卑微地行乞。

北京属于北方城市,冬天里的寒风刺骨,让无数乞丐饱尝其中辛酸滋味。

求生是人的本能,寒冬之时,曾经的北京城边缘地区,便出现了与豪门大院截然不同的低矮小屋。

而鸡毛掸子,恰恰成为了无数乞讨者,得以在冬天苟延残喘的避难所。

这种鸡毛房又称作鸡毛店、火房,里面的空间十分有限,更加让人想不到的是,这样的房子里,既没有简单的家具,甚至连被褥都没有。

唯一有的真的是一地鸡毛,可这偏偏成为了无数乞讨者,寒冬之时的安乐窝。

那些只能选择苦中作乐的人们,在寒冬的夜晚一头钻进鸡毛房,脱光浑身上下破烂的衣服,将这个身体置于鸡毛之中。

难得的柔软,给每一个漂泊的孤苦灵魂最实际的慰藉,他们不知道明天的希望在哪里,索性,蜷在鸡毛里睡个好觉最重要。

稍稍讲究一点地鸡毛房,地上铺着一层鸡毛,屋顶也会掉上一个鸡毛做成的四方盖子。

当鸡毛房里挤满了人,大家躺好之后,鸡毛盖子就会被放下来,上下合拢,真真“鸡毛小店赛天堂,铺天盖地也平常”。

或许看到这,很多人会问,既然要在寒冬中取暖,怎么不用被褥呢?

其实,鸡毛房在当时就相当于乞讨者的“临时旅店”,倘若真的给这些卑微的住客提供被褥,常常会出现的问题,便是人走被褥也被夹带而去。

对于现代人来说,我们真的难以想象,看似没有用的鸡毛,恰恰成为了清王朝乞讨者在冬日里生存下去的好物件。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能够取暖的鸡毛房真的有多好。

殊不知,一众行乞之人赤身裸体挤在一起,加上没有经过处理的满屋鸡毛,令人作呕的气味充斥其中也实属正常。

可仔细想来,与其在寒风凛冽的冬夜无声死去,鸡毛房真的已经是天堂一般的存在。

清朝诗人蒋士铨曾为鸡毛房作诗:“冰天雪地风如虎,裸而泣者无栖所。黄昏万语乞三钱,鸡毛房中买一眠。牛官豕棚略相似,禾杆黍秸谁与致?”

很多人在感觉鸡毛掸子,能够帮助行乞者度过寒冬时,在我看来,他们白天行乞的微薄所得,夜晚为了求得一丝温暖,也不得不贡献出来,就在这样根本没有希望可言的日子里,惶惶度日。

任谁都不知道,未来的某个寒夜里,哪个乞丐因为连住鸡毛房的三钱都没有,而默默死去。

气味难闻的温暖鸡毛房,清朝行乞者的最后温暖,也终究是王朝统治者“吃人不吐骨头”的血淋淋写照。

相关内容

从沙土到纤维砂(一):马术...
在马术运动的发展历程中,场地的演变犹如一部生动的传奇。 起初,骑手...
2025-08-28 12:53:39
自由式小轮车:驭风腾空 青...
Transparency 后空翻潇洒飘逸,定前轮稳如磐石,摆车架灵...
2025-08-28 12:52:26
到甘肃甘南旅游6天5晚游玩...
家人们,谁懂啊!现在旅游热潮一波接一波,大家都想趁着假期出去看看祖...
2025-08-28 12:48:32
(活力中国调研行)感受唐风...
8月27日,华灯初上,湖北襄阳唐城影视基地在宫灯映照下化为“琼楼玉...
2025-08-28 12:48:06
四川5天4晚最佳路线推荐,...
家人们,谁懂啊!四川那可是个充满魅力的旅游胜地,秀丽的自然风光和独...
2025-08-28 12:47:19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
2025年青甘包车游玩8日7夜人均预算2400元,这个价格能让咱们...
2025-08-28 12:46:54
原创 ...
如今的画面,反而成为破解多年前传闻的最有力证据。18岁的 Luca...
2025-08-28 12:46:31
原创 ...
中国男篮新星王俊杰近日已经回到美国旧金山大学,和队友们会合训练,备...
2025-08-28 12:36:19
原创 ...
小王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向特朗普提问时,注意到了一件有趣的新装饰。就...
2025-08-28 12:36:12

热门资讯

原创 越... 在最近这两年,不知道各位跑友有没有发现,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退出跑团,选择一个人跑步了。 难道是现在...
青岛故事|从体弱多病到世界冠军... 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跆拳道Hanmadang大赛的领奖台上,一位身穿跆拳道服、身披五星红旗的...
初中生指博物馆千年铜镜断代有误... 3月17日,一位初中生发布视频称,自己在四川省博物馆发现了一面千年铜镜出现断代错误,纠错后得到了博物...
原创 没... 美国人查尔斯约翰斯顿在《中国的危机》里记着:“光绪皇帝身材瘦小,身体虚弱,看上去几乎像个孩子。他的眼...
原创 野... 众所周知,中美俄英法是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 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有状况,这五个国家都有能力出面...
原创 许... 三国时期,天下纷争,英雄辈出,蜀汉有“五虎上将”,曹魏有“五子良将”,东吴有“江东十二虎臣”,除此之...
原创 上... “军区定的规矩,你们都当耳旁风是吗?全都给我滚!” 上世纪60年代的一天,上海延安饭店的11楼餐厅中...
中华民国错版背逆双旗币 当指尖轻触这枚中华民国当制钱二十文错版背逆双旗币,就像推开了一扇通往百年前的时光之门。麦穗取代龙纹,...
古韵新姿绘华章——看二〇二五年... 在历史的长河中,太原这座古老而现代的城市,始终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蓬勃的发展活力,书写着属于自己的华...
原创 清... 1931年,北平报刊上出现了一条引人热议的新闻——《铁帽子王拉洋车》,此报道一出,北京的大街小巷议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