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美国洛杉矶举行的世界跆拳道Hanmadang大赛的领奖台上,一位身穿跆拳道服、身披五星红旗的少年格外引人注目,他是整场比赛中为数不多的亚洲面孔,他是青岛的刘子涵。13岁的他,以两金一银一铜的辉煌成绩,站在了世界之巅。五星红旗在他身后缓缓升起,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那一刻,他不仅代表自己,更代表中国。而谁能想到,这位如今身姿挺拔、眼神坚定的世界冠军,在十年前,还是一个体弱多病、连一堂课都难以坚持下来的小男孩。
8月25日,记者采访了刘子涵、他的母亲和教练,听他们讲述世界冠军背后的故事。
刘子涵的妈妈(左)刘子涵(中)刘子涵的教练(右)
起点:因体弱多病而结缘跆拳道
午后,崂山区国信体育馆内的跆拳道馆里,空气仿佛被汗水浸透,炽烈的阳光透过高窗,切割出斜长的光柱。
助跑、蹬地、拧腰、转体——刘子涵的身体瞬间化作一道离弦之箭,又像一枚高速旋转的陀螺。凌空旋踢!空气中爆发出“啪”的一声脆响,干净利落,那是脚背精准命中靶心发出的爆裂声,紧接着是他稳稳落地的轻响。整套动作电光火石,一气呵成。
刘子涵(左)
刚过完14周岁生日的刘子涵,在一个月前,实现了自己的世界冠军梦想。他身材纤瘦而有肌肉,拥有一头小卷发,像漫画里的跆拳道选手,待人有礼貌,有着与这个年纪不相符的沉稳。
刘子涵在场内跟着教练训练,他妈妈远远地坐在休息区等待,“不敢上前看他练习,难免会有受伤的情况出现,身上有时青一块紫一块。我离远一点,尽量不看他练习。”不知她是否想起儿子练习时受的伤,刘子涵妈妈眼睛里闪烁着泪光,也能看出刘子涵的跆拳道之路并非一帆风顺,也付出了很多努力。
刘子涵在Hanmadang中获得的所有奖牌
2015年,刘子涵还在上幼儿园中班。那时的他,瘦小、体弱,吃饭不香,动不动就感冒。“人家感冒他也感冒,人家不感冒他还感冒”,妈妈回忆道。为了让他强身健体,刘子涵妈妈在幼儿园的跆拳道体验课后,给他报了名。
“一开始就是抱着锻炼身体的目的,没想过要有多大出息。”刘子涵妈妈说。
初入道馆的刘子涵,并没有展现出过人的运动天赋。他站在队伍的最后,动作跟不上,体力也差,一节课要休息好几次。“休息时间比上课时间还长”,妈妈笑着说。那时的他,像一个“小尾巴”,默默跟在队伍后面,不声不响,却从未缺席。
刘子涵的妈妈从不给他请假,也从不迟到早退。“我不想让他养成有事就请假的习惯。”这种坚持,成了刘子涵跆拳道路上最早也最重要的底色。
转折:一块意外的金牌带来蜕变
变化发生在2017年夏天,刘子涵还没上一年级。那时,他随道馆去韩国参加一场国际交流赛。刘子涵妈妈说,“想让他体验一下,玩一玩”,没想到,刘子涵居然拿到了他人生的第一块金牌。
“那时候我其实也不是特别在意比赛,主要是想去玩一玩。”刘子涵回忆道。可当他站在领奖台上,金牌挂在胸前,国歌响起的那一刻,一切都改变了。“我特别开心,想跟道馆里那些已经练出成绩的哥哥姐姐们一样,取得好成绩。就更加认真练习跆拳道了。”
刘子涵日常训练(右)
刘子涵(右)日常训练
刘子涵日常训练(左)
“回来之后,他整个人都不一样了。”刘子涵妈妈说,“上课特别积极,完全变了个人。”从那以后,刘子涵不再只是“跟着练”,而是“主动练”。他开始真正爱上跆拳道,也开始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之后的几年,刘子涵像开了挂一样,在各个比赛中崭露头角。从青岛市锦标赛、精英赛,到国际公开赛,他包揽了众多参赛项目的冠军。
2019年,他首次参加中国澳门国际武道大赛,一举拿下“王中王”称号;2020年,他在多个比赛中同时拿下品势、竞技、团体、混双等多个项目的冠军;2021年、2022年、2023年……他几乎每年都是青岛市优秀运动员,成了青岛跆拳道圈里无人不晓的“常胜将军”。
“他不是天赋型选手,但他肯吃苦、能坚持。别人练一遍,他练十遍;别人休息,他加练。”张教练这样评价刘子涵。
突破:一举夺得世界大赛一金两银一铜
2024年,刘子涵迎来了他跆拳道生涯的又一个高峰——世界跆拳道Hanmadang大赛。“这是仅次于奥运会和世锦赛的国际顶级赛事,吸引了全球数千名选手参加。当时亚洲面孔并不多,选手中还有众多参与过奥运会和世锦赛的选手。”张教练说。
刘子涵(拿国旗的右边的)
“每年Hanmadang比赛的时间、地点、组别、项目,都不太相同,今年以年龄分了两个组,分为12岁及以下组别和13岁及以上组别,两个组别又按性别分了男女组。这意味着13岁的刘子涵要参加13岁以上组别。”张教练说,他是参赛组里最小的选手,面对的很多是成年人甚至专业运动员,但他没有怯场。
刘子涵Hanmadang的获奖证书
在“旋转特技击破”和“跳高踢特技击破”两个项目中,刘子涵以绝对优势拿下金牌,在“功力击破”中获铜牌。在“品势”项目,刘子涵再摘得一枚银牌——这也是张教练最意外的一块奖牌。“品势需要极强的基本功和耐力,他能拿到银牌,说明他这些年的积累没有白费。我们赛前10天的集训也没有白费,那时我和刘子涵每天都在练品势。”
刘子涵的成功,离不开两个人的陪伴:妈妈和张教练。
刘子涵妈妈是全职妈妈,十年如一日地接送、陪伴、鼓励。“我从不往前看,心疼。”妈妈说,“但我从不让他请假,也从不替他放弃。”
张教练从刘子涵4岁带他到14岁,十年师徒,情同亲人。“他小时候打不过别人,在我怀里哭。现在,他能在3秒内KO对手,看着他一步步成长,心里有说不出的开心。他已经不只是我的学生,更像是一家人。”
未来:希望参加奥运会为国争光
如今,刘子涵已经是一名红黑带选手(16岁后可升为黑带),但他并不满足于此。他说:“跆拳道是会陪伴我一生的运动。我梦想着能参加奥运会,继续为国争光。我也希望更多小朋友能像我一样,通过坚持和努力,找到属于自己的光。”
刘子涵妈妈也说:“如果有一天他真想走专业道路,我们也会支持他。”
刘子涵身披国旗
回望刘子涵的十年,是从瘦弱到强健的十年,是从边缘到中央的十年,是从青岛到世界的十年。在美国的领奖台上,他身披国旗,眼神坚定。刘子涵妈妈说:“当时我和他姐姐拍照的手都是抖的,不是高兴,是紧张,是骄傲。”
“能为国争光,是我人生中最光荣的时刻。”刘子涵说,那一刻,所有的汗水和泪水,都化作了五星红旗上最亮的那一抹红。
(半岛全媒体记者 陈亚梅 实习生 王颂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