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时候的瑾妃才23岁,比豫太嫔尚佳氏足足小了58岁。她们既不是亲戚也没血缘关系,一个是上了年纪的太嫔奶奶辈,一个是正值青春的妃子孙女辈,年龄差距还那么大,怎么关系就那么好呢?跟道光帝的其他后妃比起来,豫嫔尚佳氏地位不高,名气也不大,那她到底是哪路神仙呢?今天,@大圣夫人镕铟姐姐1就来聊聊尚佳氏和瑾妃之间的那些事儿。
尚佳氏,她是在1816年,也就是嘉庆二十一年出生的,来自满洲正白旗的包衣家庭。说起来,尚佳氏的曾祖母,那位继室的乌雅氏,其实是雍正皇帝亲生母亲乌雅氏的亲侄孙女,这么一看,她的出身其实还挺高贵的。可奇怪的是,到了尚佳氏的爷爷和爸爸这两代,他们都没去当官,就成了些没啥正经事儿做的人。
1830年,也就是道光十年,14岁的尚佳氏参加了皇宫里的宫女选秀,成功入选后进宫,在内廷开始工作。尚佳氏长得漂亮,脑子灵活,性格还直爽,有次被道光帝碰见了,道光帝特别喜欢她,就宠幸了她。后来,道光帝给了尚佳氏一个“常在”的称号,还额外赐了个“玲”字作为封号。按规矩,常在这种低级的嫔妃是不会有封号的,但因为道光帝当时太喜欢尚佳氏了,所以就破例给了她这个封号。
前面说了尚佳氏性格很冲,脾气也大得很。她虽然一开始只是个宫女,但后来成了常在,却对自己身边的宫女特别凶狠,一点同情心都没有。道光帝听说后宫里有妃子欺负下人,就让内务府的大臣派人好好查一查,看看哪些宫的宫女没到时间就被赶出来了,想管管后妃虐待宫女这事儿。结果这一查,就查到了尚佳氏头上。
清朝皇宫里有个规矩,常在身边得有三个宫女伺候。尚佳氏玲常在身边的三个宫女,全都被她又打又骂。这里面有个叫大妞的宫女,因为不小心拿错了一缕白丝线,就被尚佳氏狠狠打了四十大板。大妞两条腿都受了重伤,特别是右腿,伤得特别厉害,连走路都受影响了。
可是没过几天,宫里的记录又显示,尚佳氏说大妞偷拿了丝线,又动手打了她。显然,大妞的伤还没好,尚佳氏就急着让她回来干活。因为大妞的腿伤还没痊愈,尚佳氏就叫人用木板打她的脸。虽然大妞的脸没被打烂,但却肿得不成样子,说话都费劲。尚佳氏还是不满意,很快就把大妞赶出了皇宫。
后来道光帝知道了这件事,但因为他当时很喜欢尚佳氏,就没狠狠责怪她,只是让她稍微注意点。尚佳氏见道光帝没惩罚她,仗着自己受宠,还是老样子。没过多久,内务府给尚佳氏分了个新宫女,尚佳氏还是管她叫大妞。
这个姑娘和前男友的经历一模一样,没多久就惹上了尚佳氏。尚佳氏因为喜欢小动物,道光帝特许她在宫里养了几只刚出生的小猫。有次大妞干活时不小心,踩死了一只小猫。尚佳氏气坏了,当场就给了大妞十几个耳光。
过了几天,大妞在给小猫喂东西吃的时候,不小心踩到了小猫。尚佳氏觉得大妞是因为之前被打耳光心里不舒服,故意这么做的,于是拿起木棍,狠狠地打了大妞好几十下。没过多久,尚佳氏又说大妞把皇上赏的洗脸瓷盆给踢坏了,再次惩罚大妞,用木尺狠狠地抽打她的手。这几次打大妞,都是尚佳氏自己动手,看来她对这些宫女真是一点同情心都没有。
就在道光帝还在查后宫嫔妃欺负宫女的事情时,尚佳氏又闹出了这档子事,简直就是往枪口上撞。道光帝觉得,宫女太监犯了错,自有他们的头儿去管教,可尚佳氏居然自己动手,这不但丢了她的面子,也显得她一点同情心都没有。因为这些,道光帝对尚佳氏特别不满。没多久,道光帝就下令把尚佳氏的位份从常在降为了答应,还收回了她的“玲”字封号。
可能尚佳氏心里有点不服气,在被降级的当天,她找茬说宫女二妞太笨,老出错。先让太监打了二妞四十板子,接着又用木板狠狠打了二妞的手和胳膊,打得二妞手臂都肿得没法干活了,最后只能把她退回内务府。尚佳氏这么做,让道光帝对她彻底没了念想,以后再也没召见过她,道光帝活着的时候,也没再给她升过位分。
道光皇帝去世后,咸丰皇帝登上皇位,他给尚佳氏的新封号是皇考尚常在。后来同治皇帝当了皇上,又把尚佳氏尊称为皇祖尚贵人。到了同治十三年,也就是1874年,同治皇帝病得很重。为了给他带来好运,两位太后决定给后宫的妃子们晋升位分。道光皇帝还在世的妃子们也都得到了晋升,尚佳氏就被封为了皇祖豫嫔。“豫”在满语里是快乐的意思,这说明尚佳氏是个性格开朗、乐观的人。
尚佳氏从那以后就住在了寿中宫,和彤嫔舒穆禄氏,还有彤嫔的女儿八公主做了邻居。尚佳氏亲眼看着八公主一点点长大,八公主的天真烂漫可能让尚佳氏心里软软的,她慢慢收敛起了年轻时的急躁脾气,变得平和起来。没事的时候,尚佳氏就和彤嫔(后来在同治年间被封为了贵妃)还有八公主一起说说话,有时候为了解闷,她也会去别的妃子那里串串门,聊聊天。尚佳氏这个人说话直来直去,没什么弯弯绕绕,所以宫里的嫔妃和宫女们都很喜欢她。
虽然尚佳氏早些时候对宫女不好,但随着年纪变大,在宫里待久了,她对宫女太监的态度跟以前大不一样。在道光帝的妃子们里,尚佳氏的人缘最好。她年轻时失宠,没有孩子,所以特别喜欢年轻的嫔妃,像疼爱自己的孩子一样。同治皇帝和皇后阿鲁特氏相继去世时,尚佳氏特别伤心,很遗憾这对年轻夫妻这么早就走了。
1889年,也就是光绪十五年,光绪皇帝挑了他他拉氏两姐妹进皇宫。其中,姐姐被册封为瑾嫔,不久后又升为了瑾妃。瑾妃虽然不太受皇帝宠爱,但她性格挺好,对长辈十分尊敬。除了按照规定去给慈禧太后请安,她还常去看望道光帝和咸丰帝的遗孀们。这样一来二去,瑾妃就认识了道光帝的豫嫔尚佳氏,两人很快成了好朋友,尽管年龄相差不少。
尽管尚佳氏比瑾妃大了58岁,但两人一见就很投缘。尚佳氏虽然年岁已高,但性格开朗,特别会安慰人。瑾妃不受宠,慈禧太后也不待见她,所以她心里总是憋屈。瑾妃不跟妹妹珍妃说这些烦心事,而是常找尚佳氏聊聊。尚佳氏每次都会耐心地劝慰她,还给她一些过来人的建议。
瑾妃管尚佳氏叫做“祖太嫔”,她们俩经常来往。在清宫的记录里,写着她们过年过节会互相送礼物,生日时也会给对方送上爱吃的东西和绣好的东西。有一年冬至,瑾妃给那些前朝的妃子们送过节钱,她特地把给豫太嫔尚佳氏的钱和给祺贵太妃的给得一样多,这说明瑾妃真的很细心。
1897年,也就是光绪二十三年,八月中旬那会儿,宫里档案里还写着瑾妃和豫太嫔互相送吃的呢。可没想到,才过了没多久,到了八月下旬,平时身体挺好的豫太嫔尚佳氏,突然就得病了,然后在当月二十八号就没了。尚佳氏守了几十年的寡,也没个孩子,但她心态挺好,所以一直挺健康的。她去世的时候已经81岁了,是道光帝的妃子里面活得最久的,也是最后一个走的。
尚佳氏过世的那天,消息很快就传到了瑾妃的耳朵里。瑾妃和尚佳氏一向感情深厚,听到她走了,心里特别不是滋味。根据清宫的记录,瑾妃在尚佳氏走后,专门拿了六两银子,吩咐御膳房做了一桌饭菜,送到了尚佳氏的灵堂前,算是给这位老朋友送上了最后一顿饭。
尚佳氏和瑾妃之间深厚的跨代友情,在晚清皇宫里传为佳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