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美援朝爆发后,我国派出的第一批志愿军部队有六个军共18个师,总兵力接近二十五万人。1955年,除了114师师长翟仲禹被授予了大校军衔外,其他都是少将军衔。同样都是师长,为什么翟仲禹比别人低了一个级别呢?
当时,首批入朝的六个军,第五十军是原来起义的国民党第六十军,下辖的三个师长在回国后都相继转入了地方工作,都没有参加授衔,其他5个军的师长除了翟仲禹外,全都被授予了少将军衔。
翟仲禹出自三十八军,我们拿三十八军旗下另外2位师长对比一下!
翟仲禹,1919年出生,山东人,抗战爆发后才参加八路军。抗战时期一直在东北军111师从事秘密工作,一直到,1942年111师起义,翟仲禹才回到了革命队伍。
抗战时期,翟仲禹的最高职务是团长。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翟仲禹去了东北参战,最高担任师政治部副主任。
抗美援朝爆发后,翟仲禹被晋升为三十八军114师师长,军长是梁兴初中将。该军另外2位师长分别是112师,师长杨大易,113师,师长江潮。
三十八军是东北野战军第一纵队改编而来的,旗下原本有2个王牌师,分别是第一师,第二师,也就是后来的志愿军112师和113师。这2个师都是我军的王牌部队,战绩辉煌。而114师则是东北军111师起义后,编入第一纵队的。
112师,师长杨大易,1933年加入红军部队,从红军时期打到解放战争,一系列战役他都没缺席过。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部从祖国的最北边松花江边,打到云南中缅边境,足迹横跨了半个中国,是四野的一员悍将。
解放战争时期,第一纵队是四野的头等主力,旗下112师,113师更是我军王牌中的王牌。112师擅长攻坚战,而113师长途奔袭能力强。两师配合上演了不少好戏,而114师的战绩却略显不足。
113师,师长江潮,虽然也是抗战时期投奔八路军的,但是他长期担任军事主官,立功机会比较多。
抗美援朝时,112师和113师两军,担任主力任务,打出了三十八军“万岁军”的威名。而114师担任的却是预备队,虽然也有功劳,但是立功机会不多,而且翟仲禹参加革命的时间比较晚,缺席了红军时期,因此才被授予了大校军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