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中期,嘉靖年间,严嵩及其党羽控制了朝廷多数官员,跋扈骄奢无所不为,他儿子的荒唐事一出接着一出,但是严嵩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其中有何玄机呢?
大器晚成?
从朱元璋开国起到1536年,明朝已经有十位皇帝坐过龙椅,此时坐在龙椅上的是正值壮年的世宗朱厚熜。
这一年,也是知命之年已过,从南京赴北京面圣天子的严嵩被世宗皇帝重用的一年。
严嵩25岁成为进士,终于完成父亲夙愿,可随即大病一场,直至十几年后才得到重用,如果没有他后来的系列举动,可谓大器晚成。
在面见天子后,成为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的严嵩,逐步露出了奸猾的一面,当他成为太子的师傅后,
开始在皇帝面前攻击曾经提携过自己的内阁首辅夏言。
严嵩诽谤夏言并利用传言,最后夏言竟被问斩,严嵩立即取而代之成为内阁首辅,开始了长达十五年的专权
。
有其父必有其子
严党集团有一位最值得关注的人物,那就是他的儿子严世蕃,
严世蕃出生于1513年,严嵩对儿子的教育丝毫不输当年父亲对待自己的程度。
严世蕃称得上天资聪慧,少年时就能把读过的经书子集背诵下来,
别人说出上句,他便能毫不费力对出下句,甚至能够说出哪本书哪段哪句。
严世蕃有此才能,如果能够用在治国理政上,那绝对是一把好手,可严世蕃凭借父亲严嵩在礼部任职的关系,在国子监读完书,毕业后就当上了左军都督府都事。
未经科考,直接在京城做官,
这也许是部分寒酸子弟一辈子才能走完的道路了。
严世蕃受恩荫做官也就罢了,可他却和父亲狼狈为奸,铲除异己就是大错
而
特错了。
严嵩认为,身为臣子就是要对皇上绝对忠诚,皇上的决定都是对的,臣子只要去实施就好,他的这种愚忠导致了他对世宗朱厚熜的态度和做法。
自卑的皇帝和会察言观色的大臣
朱厚熜是位少年皇帝,14岁即位,年仅12岁时就袭为兴王接管王府,朱厚熜在执政早年宽以治民、整顿朝纲、减轻赋役,
不失为一位励精图治的好皇帝。
但是,
朱厚熜并非上一任皇帝的儿子,而是其堂弟,虽贵为天子,出身之苦让这位皇帝严重自卑。
后来他竟然想到以道教来神化自己,
身边逐渐多了江湖方士,
他们屡行诈骗之术,朱厚熜偏听偏信,不仅耽误国事,也把先前积攒的良好声誉消耗殆尽。
正是在这样的环境下,严嵩父子的愚忠助长了朱厚熜的行为,也让他们自己得到权力。
随着严嵩日渐衰老,严世蕃的作用愈加显著,
严世蕃的才学和识人之术令朝臣叹息。
京城百姓称呼严嵩为“青词宰相”,说明进士出身的严嵩的文学造诣颇高,朱厚熜崇道需要斋醮祷祀时,把撰写青词的任务全都交给首辅。
严嵩晚年词穷的时候,就让严世蕃代写,然后自己
誊
抄一份呈上皇帝,据说严世蕃只看别人的表情或听别人说一句话就可以知道这个人的才学、性格、品行,所以严世蕃在揣测圣意方面,无人能及。
严嵩等人每每在值班房敲定事情处理最终票拟时,但凡有拿不定主意的时候,严嵩就派人飞马求救于家里的严世蕃。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严世蕃此时在做什么,总能振奋精神,举笔裁答,而他的回答总是能够救严嵩之急,朱厚熜总能够满意。
多行不义必自毙
严嵩富可敌国,严世蕃的生活自然不会缺少乐趣,寻常的戏班子、牌九、游山玩水都满足不了他,
严世蕃的娱乐项目就是玩弄女性。
他的府上每隔几日就有新人入府,这样每一餐每一夜都有美女相陪,肉屏风、肉台盘、美人盂等都是严世蕃的拿手好戏。
他记录在册的妻妾就有27人,这样丝毫不掩人耳目的做法有悖常理,千夫所指是必然的。
朝廷上一直有正直的大臣弹劾于他,号称明朝第一直谏的杨继盛曾上书把严家父子的罪行一一陈述,又把朱厚熜最为迷信的星象与严嵩联系在一起。
就在朱厚熜要召唤严嵩前来问话之时,朱厚熜忽然发现此奏书中又建议自己与诸王商议。
杨继盛在揣测圣意方面到底不如严世蕃,并不知道圣上向来不喜欢其他王爷,最终杨继盛还是被严嵩陷害而死。
除了杨继盛,还有徐阶、海瑞等人一直为大明的江山社稷着想,
大臣们频频上书请求处置严嵩,这让朱厚熜对严氏父子逐渐生厌。
徐阶将道士蓝道行推荐给朱厚熜,最终严氏父子的权势被蓝道行的几句话推倒。
严世蕃的一干狐朋狗友中有一人名为罗龙文,常常与倭人往来,明朝时倭寇屡次来犯,最为皇帝所不容。
这样严世蕃落得个“通倭”与“犯上”的罪名,最终被枭首,
时年五十三岁。
而严嵩八十九岁的高龄无家可回,寄
食
于墓舍,可谓悲催至极,在儿子死后第二年,也死掉了,不过这一切都是他自找的。
人的耻辱
学优则入仕,是古代文人一生的理想追求,
苏秦、包拯、王安石等人以少年就有胸襟和志向才得以在政治舞台上大放异彩。
可并不是有才学的人都能够胸怀天下,
忧君王之忧,想百姓之苦,秦桧、张邦昌、周延儒等人是这类文人的典型代表。
严嵩严世蕃早已是利益共同体,为了本家的利益不择手段,为后世唾骂,名为奸臣。
严氏父子早已忘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在国库空虚的情况下大肆敛财,搜刮民脂民膏,
为百姓所不齿,严嵩与魏忠贤并驾齐驱,永远地钉在了明朝的耻辱柱上。
小结
一个自卑的皇帝由于自己的出身而沉迷道教,由一个好皇帝变成一个坏皇帝,严嵩恶贯满盈到晚年时依然认为自己是忠臣。
严世蕃才华横溢被誉为鬼才却走上歧途,这一切都充满反转的戏剧性,就是这样一群人的悲欢离合诉说着历史中的星星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