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地下的暗战:美国在苏联人脚下挖隧道,苏联却在“守株待兔”
创始人
2025-08-24 15:05:54
0

二战结束后,奥地利的命运如同德国一样,被美、苏、英、法四国分区占领,直到1955年才恢复主权。在此期间,首都维也纳成为东、西方间谍的汇聚之所,活跃在此的各国间谍最多时高达2万余人,堪称欧洲“间谍之都”。

白银计划

当时,苏联驻奥地利司令部设在维也纳帝国饭店,英国为了窃取苏联情报,专门制定了一个窃听计划,即

“白银计划”

。按照这个计划,英国人悄悄挖了一条隧道,直通维也纳帝国饭店底部,在苏联的通信电缆上接了一条支线。

工程完工后,英国军情六处的特工们,每天只需打开录音机,等待苏联的情报送上门,然后悠闲地喝咖啡就行了。

1951年,美国中央情报局加入“白银计划”,他们仔细研究了维也纳的地下设施工程图、市政设施建设资料,根据上面标注的通信电缆,将维也纳至莫斯科的通信系统网络完整的拼凑了出来。此后,英美两国又建立多条窃听线路,苏联与奥地利之间的通讯联络,几乎都处在监听范围之内。

当年,苏联跟南斯拉夫关系破裂,西方国家都不相信,认为是铁托跟斯大林联手演的一出戏。然而,社会主义阵营针对南斯拉夫的一系列政策调整,又让西方国家摸不着头脑,不知道他们“这出戏”有什么意图。最终,英美两国通过“白银计划”窃听的情报,证实苏联和南斯拉夫确实分道扬镳,而且斯大林为了避免刺激铁托,短时期内不会向巴尔干扩大势力。

基于这个情报,美国开始调整全球战略,一方面尝试与南斯拉夫接触,企图以此为切入点,将苏联势力挤出欧洲。同时,驻扎在欧洲的美军得以放开手脚,被大量调往朝鲜战场。

铁托(左)与斯大林(中)

黄金计划

“白银计划”的成功,让美国产生了新的想法,他们决定在美苏对峙最前沿的柏林,也挖一条隧道进行监听,这就是后来的

“黄金计划”

。根据军情六处的建议,这条隧道穿过勃兰登堡门,向东延伸至东柏林,这样隐蔽性最高,监听效果最好。

可是听起来简单,做起来却异常的复杂。

首先,挖隧道需要解决工程、地质、电学等难题,而且不能使用任何大型机械,甚至连声音都要尽量避免

。为此,美国工兵就像老鼠打洞一般,靠着小铲子一点一点地往前挖,有时每天只能前进一两米。在这过程中,他们曾挖穿过隔水带,地下水差点让整个工程瘫痪;还曾挖进化粪池,只好穿着防水服、带着防毒面具工作。

其次,弄清苏联的通信电缆走向,才是最让人头痛的环节。

为此,中情局天天派人在柏林墙附近打棒球,故意把球打到东柏林一侧,企图以捡球为借口查看电缆位置,但都以失败告终。最后,美国决定铤而走险,派2名特工伪装成美军士兵,前往民主德国执行任务,途中假装汽车抛锚,趁着修车的机会,将2个小型无线电发射装置埋入地下,用来确定电缆位置。(下图:美国在边界建设的巨大仓库,名义上是修建雷达,实际上是为了隐藏隧道里挖出来的土)

柏林隧道

经过8个月的“艰苦奋战”,一条2.5公里长、2米高的隧道,终于在1955年2月25日这天竣工,这就是后来有名的

“柏林隧道”

。这条隧道四周嵌有厚铁板,又贴了一层隔音材料,内部还安装有温度、湿度调节装置、排水系统,以保证监听设备处在良好的工作状态。

在隧道的监听室内,有一个交换台和432个扩音器,每个扩音器都对应着一条苏军司令部的电话线。各种情报经过扩音器放大,传送到隧道另一头的仓库,那里面有600台录音机时刻工作着。

然而,苏军的通讯量之大,远远超过中情局的预料,平均每天需要使用800盘录音带和4000米长的打字纸。

由于工作量太大,录音机散发的热量,还差点让这条隧道暴露。1955年冬,柏林下了一场雪,窃听设备散发的热量导致地面的积雪融化,只要稍微有心就能意识到不对劲,幸运的是一场大雪再次降临,才没有引起苏联人的注意。

隧道曝光

1956年2月,赫鲁晓夫作了反斯大林的秘密报告,如此重大的事件,“柏林隧道”竟然没有收到一点信息。因此,中央情报局怀疑“柏林隧道”的秘密可能已经泄露。

事实上,“柏林隧道”还未完工时,苏联人就通过双面间谍乔治·布莱克获悉了部分情报。

根据他的情报,克格勃顺藤摸瓜,逐渐弄清楚了“黄金计划”的内容。不过,为了保护安插在英美的间谍,苏联并没有揭穿美国人的阴谋,而是选择将计就计,利用“柏林隧道”传递假情报。

遗憾的是,苏联低估了美国的技术力量,还是损失了一些机密情报。

(下图:乔治·布莱克,1961年被叛徒出卖、身份暴露,获刑42年,5年后越狱成功,成功逃到苏联)

酝酿已久的“偶然事件”

1956年4月,苏联认为等待的时间足够乔治·布莱克摆脱泄密嫌疑了,便设计了一个“偶然事件”,将“柏林隧道”公布于世。4月初,苏联派出一支通信兵,对地下电缆进行“例行”检查,“无意”间发现一条裹着铅皮的奇怪电缆,顺着这条电缆线,他们找到了美国窃听室,并用炸药炸开了大门。

里面的3名美国情报人员发现异常,迅速行动,破坏设备、销毁文件,但时间过于仓促,大部分都没来得及销毁,只好仓皇撤退。起初,美国认为苏联不会将此事张扬出去,毕竟对手在脚底下挖了条隧道,自己却“一无所知”,算不上什么光彩的事。

可出乎美国的意料,苏联不仅大张旗鼓地将此事公布于世,还点名道姓地指责美国。更绝的是,苏联还把隧道作为旅游景点向公众开放,并拿着缴获的监听设备,对游客们进行详细的讲解,美国政府一时尴尬无比。

文末

“黄金计划”实施过程中,美国电讯专家卡尔·纳尔森发现了“回波效应”,可以将加密的电讯信号回波,还原成清晰的通话内容。苏联虽然识破了美国的计划,却不知道他们掌握了这项技术,因此许多加密情报还是被美国窃取。

所以,“柏林隧道”只使用一年多就被迫中断,但积压下来的情报,还是足足花了27个月才全部翻译完。而这些情报,又为美国制定之后的全球战略,发挥了极大的影响。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71名选手冰上起舞!2025年... 8月23日,2025年广西青少年花样滑冰锦标赛暨广西青少年花样滑冰公开赛在南宁冰纷万象滑冰场举行,来...
2025广西张亮亮杯击剑公开赛... 2025年8月23日,中国击剑协会认证的广西张亮亮杯击剑公开赛在柳州李宁体育馆拉开帷幕。作为区域内最...
明朝灭亡24小时前,发生了两件...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大王朝,也是很多人特别喜欢的朝代,正所谓“日月照耀之处,都是汉族的土地”...
原创 兵... 因为在史官们的眼里,兵马俑根本没有记载的必要。 不过,在很多人观赏和了解兵马俑的同时,也会有这么一个...
大清铜币《寗》字版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货币作为经济活动的载体,不仅见证了朝代的更迭与经济的发展,更蕴含着丰富的历史...
原创 重... 前言 古代的交通工具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而在考古发掘中,经常可以从古墓葬中发现各种各样的交通工...
原创 蒙... 公元1368年,此时的大元帝国已是日薄西山,时日不多了。在国内战场,起义军层出不穷,关外的游牧民族也...
原创 程... 提到程咬金,大家肯定是想到他在电视剧当中混世大魔王的人设。历史上的程咬金是唐朝的开国元勋,是李世民的...
原创 和... 文|米君,专栏原创作者、自由撰稿人 未经授权请勿复制粘贴和转载,否则追究法律责任 千秋无绝色,悦目是...
原创 为... 如果我们对中国古代历史比较熟悉,我们就会发现:在宋朝之前,历史上经常会出现权臣篡国的现象。但是在宋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