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灭亡24小时前,发生了两件事,至今都让人觉得诡异
创始人
2025-08-24 19:06:13
0

明朝是汉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大王朝,也是很多人特别喜欢的朝代,正所谓“日月照耀之处,都是汉族的土地”,真是让人心里觉得特别振奋和自豪。

所以很多人对明朝的消失都感到惋惜,特别是崇祯皇帝朱由检。他确实有时候很固执,但要说他在管理国家上不够努力,还给他扣上“导致国家灭亡的皇帝”的帽子,那真是太不公平了。

不过,历史就是这样。尽管明朝最后还是没了,但在城被攻破前发生的两件事,到现在都让人觉得挺奇怪。

【“闯王的心思”】

1644年,也就是崇祯皇帝在位的最后一年,闯王李自成终于率领大军打到了北京城门口。这一刻,他肯定已经盼了很久很久。

要是时间能回到崇祯皇帝登基前那七年,想必那时候雄心勃勃的李闯王,连做梦都想不到会有今天。那时候,他正处在起义的最低点,头儿高迎祥被杀了,他接过“闯王”的旗子,却被洪承畴的“四面八方围堵”战术打得落花流水。最艰难的时候,他身边就只剩下17个兄弟。

低谷一下子就来了,可走得却特别慢。直到过了整整三年,李自成才一点点缓了过来。不过俗话说得好,“大难不死,必有后福”!从低谷走出来的李自成很快就站上了人生的高峰,不但恢复了之前的状态,还比以前更厉害了。

这次,他抓住了机会,有了和明朝对抗的实力后,他乘胜追击,一口气拿下了太原、大同和居庸关,在起兵反叛快16年的时候,终于等来了推翻明朝的决战时刻。

这时候的李自成带着上百万大军,气势汹汹,无人能敌。他眼前的北京城虽然气势磅礴,但对他来说,城墙再坚固也挡不住他前进的步伐,胜利很快就会到来。

可就在快要成功,胜利仿佛就在眼前的时候,李自成却冷不丁地干了一件让大伙都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事。他非但没急着发起总攻,反而派太监杜勋去跟崇祯皇帝谈条件。

咱们聊点啥呢?

他的意思就是,只要自己能当上西北王,要是朝廷愿意把西北这块地给他,再赏他一百万金子,而且保证以后不插手、不管他,那他就会自己撤军,保护大明王朝的天下。

这真让人想不通,只要稍微用力一推,大明那座摇摇欲坠的城墙马上就会倒下,自己就能顺势当上皇帝,统领天下,怎么偏偏在这个时候,乐意去当个所谓的“西北王”呢?

所以,后来的人们都对李自成的这个行为感到非常困惑。不光是后人,就连李自成集团内部的人也都摸不着头脑,可能这个问题只有李自成自己心里最清楚了。

另外,还有件挺让人惊讶的事儿,就是崇祯皇帝他自己的做法。

【“末代皇帝的尊严”】

大家都知道,在京城被攻破前,崇祯其实有好多机会可以溜走的。就像老话说的,“只要根还在,就不愁树不长”,而且那时候明朝也没到“走投无路”的地步呢。

那时候,明朝虽然东北那边被清朝占着,西北又是李自成农民军的地盘,但除此之外,中原啊、东南啊、西南啊,还有明朝复兴的关键地方——“南京”,都还是稳稳当当在明朝手里攥着呢。

要是那时候崇祯皇帝决定离开京城,往南搬去,靠着江南那片富裕的地方,最后谁能赢还真说不定,也许情况一变,他就有机会东山再起了。

实在不行,就像南宋那样,做个守着一小块地方的小朝廷也挺好。毕竟有长江天险挡着,不论是北方的农民军还是清军,想要打过来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儿。

但是,朱由检还是拒绝了。想想看,在那样紧急关头,身边肯定有不少人劝过他。他心里说不定也多次动过南逃的念头,甚至可能还好好琢磨了一番呢。

不过,到最后,他还是没往南走,而是决定留下来坚守。

我们不能说崇祯没有点“碰运气”的想法,毕竟清军以前也好多次打到了家门口,可最后不都还是“岿然不动”嘛?但这回的情况显然跟以前大不相同了,所以尽管崇祯心里还抱着一丝希望,但他其实已经清楚自己这回是凶多吉少了。

从今儿个起,大明王朝上上下下,不管是皇上还是老百姓,都得守着这条规矩:不跟别国联姻! 不给银子赔罪! 不割让土地! 不送东西进贡! 皇上亲自守着国家大门,要是国家有难,皇上宁死不退。这是朱元璋老祖宗当年立下的规矩。李自成想要自立为王,朱由检打死也不愿意答应他。

为了保住大明王朝的脸面,也为了不辜负祖宗,他大概只能拒绝了。到了紧要关头,他狠心结束了皇后和主公的生命,把皇子也赶走了。把所有事情安排妥当后,当城池被攻破时,他挑了个看似更有尊严的死法——上吊自杀了。

就算到了快死的那一刻,他心里还惦记着自己是皇帝的责任。他写了封信,求李自成能对老百姓好点,别因为他的错就去伤害无辜的人。

说实话,这位皇上真的很让人佩服。虽然他治国和管理大臣的本事,比起老祖宗朱元璋差远了,但在做人方面,他可比朱元璋好多了。

对朱由检来说,做皇帝的日子到头了。可他给后人留下了好多不解,为啥到了要命的关头他也不逃跑呢?难道说,尊严真的比自己的命还金贵?

要是那时候真的能够顺利往南走,历史会不会就变得完全不一样了呢?其实有好多想法本来都能实现的。可惜啊,城一破,啥都没了。

【“历史轮回”】

明朝快结束时发生的这两件事,让后人都很吃惊。一边是农民起义领袖李自成,另一边是最后一任皇帝朱由检。他们作为彼此的死对头,可能都会惊讶于对方的行动。

不管做出啥决定,历史的车轮都会一直往前滚。好不容易,李自成打了半辈子仗,反了16年,把明朝给灭了,可结果他在北京只待了四十二天,就灰溜溜地跑了。之后,他又连连输给清军,最后死在了外地。

相关内容

每周股票复盘:柏楚电子(6...
截至2025年8月22日收盘,柏楚电子(688188)报收于150...
2025-08-24 04:35:20
原创 ...
回顾历史,守望未来,欢迎来到【有观点大历史】精心整理、考据的二战珍...
2025-08-24 04:33:37
唐诗宋词里的安徽·第33篇
摄影:李鹏飞 安徽,诗情画意 安徽文化底蕴深厚,诗词丰富。唐宋时...
2025-08-24 04:33:26
原创 ...
在二战后期,美国连续向日本本土投掷了两颗原子弹,随着原子弹的爆炸之...
2025-08-24 04:33:22
原创 ...
大家好啊,今天咱们来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历史话题-朝鲜战争结束后,世...
2025-08-24 04:33:20
国内首次全套完整影印出版,...
“作为晚清时期创办时间较早、出版时间长久、规模宏大的中文期刊,《益...
2025-08-24 04:33:03
原创 ...
想必大家在电视剧中经常能够看到,天子一怒就下令株连九族,“株连九族...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当代中国正在实现一次历史性的伟大崛起,中国的实力规模决定了中国的影...
2025-08-24 04:32:40
原创 ...
衡量一件文物的价值绝对不能仅仅只看到本身的外在价值,可能这件文物是...
2025-08-24 04:32:11

热门资讯

别被隋唐演义给骗了,正史记录中... 隋唐那会儿,真的是个英雄好汉满天飞的时代。说到最牛的六位大将,李世民、李靖、秦琼、苏定方、李勣和李光...
原创 按... 曾经写过一篇怀念毛主席的文章,后来平台说有违首发的嫌疑,就撤回了。其中的情况估计是这样的,因为写毛主...
原创 他... 一、寒门清流:从布衣书生到三品大员 南昌城郊的一间茅屋内,油灯如豆。少年曾秉正伏案苦读,手中《大明...
原创 让... 在一个遥远的时代,大明帝国繁荣昌盛,但却被一股强大的势力所困扰,那个国家就是瓦剌。瓦剌如同一头猛兽,...
蒋超良的发迹与沦陷:“金融大佬... 来源:市场资讯 蒋超良——这位从银行金融系统一路成长起来的“封疆大吏”、在2020年初时曾饱受舆论...
原创 明... 崇祯的大明灭了…… 300年前,一场农民起义,将大明弄的乌烟瘴气,而崇祯忙于平定国内的农民起义。不曾...
原创 李... 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是唐贞观十七年(公元643年)二月唐太宗李世民为纪念当初一同打天下的诸多功臣而命阎...
原创 聊... 曹丕临终之前,留下了四个辅政大臣。 这四个辅政大臣,按照《三国志》当中的排名顺序,分别是:曹真、陈...
原创 年... 在清代历史当中有很多杰出的皇帝,其中雍正皇帝也是功不可没,为清朝做出了很大的贡献,雍正的一系列改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