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楚汉相争时期,英布两次都六,虽然两次都六的时间很短,只有短短的十一年时间,但对古皖西区域,特别是对六城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
史藉记载
《史记·黥布列传》载:黥布者,六人也,姓英氏,秦时为布衣。又载:英布者,其先岂《春秋》所见楚灭英、六,皋陶之后哉!
从司马迁这两段简短的记述中,告诉我们两点:其一,英布是秦代的六人;其二,英布是皋陶的后裔。
英布其人其事
英布姓英,为什么又称黥布呢?
据司马贞《史记·索隐》引《汉杂事》记载:布以少时有人给他相面云刑而王,布改姓黥以厌之也。
这段记载的意思是:英布年少时,有人给英布相面,告诉他获刑后能当王。英布改姓黥,以毒攻毒,所以又叫黥布。
宋代纂修的《英氏宗谱》历代世系所载,英布为皋陶的五十九世孙。所以,谓之皋陶之后。
后来,英布果真犯了法,秦代被判刑在脸上刺字谓之黥。判了刑英布,在脸上被刺了字,送到骊山为秦始皇修陵墓。至于英布犯了什么刑,未见史料记载。
陈胜吴广大泽乡起义后,英布从骊山逃出,投奔鄱阳县令吴芮处,英布劝吴芮起兵。吴芮招英布为女婿,命他招兵、练兵,准备起事。后来,英布率领军队,出略江北。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
英布当年聚义练兵的遗址,现尚存。
清同治十年《鄱阳县志》古迹条目记载:英布城,在县西北百五十里。布为吴芮婿,使将兵屯此。
1983年春,鄱阳县组织文物普查,在这里发现不少绘有燕麦文古砖和古兵器,经江西省考古专家鉴定为西汉时期器物。这与史籍所载基本符合。
投奔项梁
英布渡江北上后,闻项梁叔侄率军到淮南,即引军相投,归属项梁,因多次立功,被封为当阳君,乃复英原姓,仍称英布。后随项羽西征攻秦,常为前锋,屡立战功。秦亡,项羽封十八路诸侯将,立英布为九江王,都六。六城的遗址在今六安市区北约6公里处西古城。
叛楚投汉
楚汉相争,刘邦利用项羽和英布之间的矛盾,派谒者随何劝说英布叛楚投汉。随何,西汉初年人,汉高祖军中的谒者。谒者,主管传达禀报的人。由于英布投汉,造成项羽失去后方,进而战败。
项羽灭亡后,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仍都六,辖九江、庐江、衡山、豫章四郡,疆域跨今安徽、湖北、江西三省大部分地区,可谓厚赏。英布与齐王韩信、梁王彭越功同一体,世称“汉家三雄”。
英布之死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这是封建帝王为了巩固他的统治权力,惯用的伎两。
高祖十一年,即公元前196年,韩信、彭越先后以谋反罪被杀害。特别是彭越,他的尸体被醢作肉酱,分赐诸侯。当彭越的肉醢传至淮南时,英布十分恐惧,怕祸及己身,暗使部将带兵守边,预防不测。
英布爱姬与中大夫贲赫有些瓜葛,被英布察觉。贲赫惧罪逃到长安,诬告英布谋反。高祖派使追查,英布被迫举兵反汉。
高祖十二年十月,即公元前195年10月,英布在蕲西、会甄战败。英布带领百余骑逃亡江南,在鄱阳乡间被长沙王吴臣诱杀。会甄,今安徽宿县南。吴臣,吴芮之子,英布舅兄。
六城
六城的城址在哪里呢?
六县的城址位于六安市老城区北约6公里的西古城,即《六安州志》记载的“白沙城”。
秦亡为九江王英布的都城,西汉淮南王英布仍于此为都城。东晋时侨置南新蔡郡的郡城。该遗址呈长方形,由于淠河的冲刷,西垣己被冲刷,现存遗址南北长471米,东西宽229米,东、南、北三方城墙高5—10米。
后话
从公元前206年,项羽封英布九江王,英布都六,到刘邦封英布为淮南王都六,至公元前195年英布兵败被杀,英布两次都六,都城设在六的时间是11年。
请看下篇:史话皖西——刘邦灭英布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