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自古以来就非常非常地重视这个长幼有序、等级高低这样的事情,尤其是在儒学文化中更是如此。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相信看到这篇文章的每个人都经历过,那就是饭桌上的礼仪问题。
我就最讨厌这样的吃饭,尤其是和一群不怎么熟的长辈一起吃饭的时候,什么座位的顺序,还有敬酒、敬烟啊,这样的无聊的礼节。你要是一群人中的小辈,你也别想好好吃饭了,时刻看着哪个长辈的酒碗或者茶杯里面是不是缺点什么,一直跑伺候他们就行了。
这个时候要是你的直系亲属还在这里,那是最麻烦的,你要是稍微一表现出不想做,或者是做的慢一点,然后他们就会说什么样子,然后一旁的人再虚情假意地出来说孩子弄的挺好的。所以,这样的饭局实在是让人难受,还不如同辈人之间出去吃饭,谁爱吃什么吃什么,无所谓,根本不用你管,一群人就在那吹牛就行了。
而我们说这些,说到的也就是一个礼仪问题,古代对于这个则更为看重,越级的礼仪其实就是造反了,我们今天的故事,也是如此。这不,在南明朝,隆武时期的时候,就发生过这样的一件事。
我们故事的主角叫做郑芝龙,他可能大家并没有听过,不过他的儿子大家却是一定知道,那就是民族英雄郑成功了。当时隆武皇帝登基之路,可谓是坎坷万分,其中的最主要的功臣,也就是郑芝龙兄弟俩了。他们之前是海盗,后来和梁山一样被招了安,然后有个官名,那不就顺利了,就直接独占了福建沿海之地。
可以说,隆武皇帝的登基,几乎是郑芝龙一手扶持出来的,所以,他的地位极高,为人也是极尽飞扬跋扈之理。而且对于皇帝,他也没什么敬重的,甚至还让郑成功去他身边当侍卫,方便监视皇帝。
而也就是在朝廷建立之初呢,涉及到大臣们的站位顺序,郑芝龙本来就是几近于一手遮天之势,自然是想要站在第一位的。可是呢,文官们就不一样了,其中,为首的便是当时的内阁的首席黄道周。
一听这名字大家就知道一定是一个大儒,所以,他也就严格的按照礼节,说是明朝自从建立以来,从来没有武将站在第一位,也就反对郑芝龙了。而隆武皇帝也知道郑芝龙的这些事情,这一次,可是现在了黄道周这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