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菁英运动,FILA一步步“向上”。
当我们频频感叹“连奢侈品也难以穿越周期”时,一个同步浮现的问题是,中产都去哪里了?
如今走进北京三里屯、上海淮海路,不难发现,高端运动品牌正以前所未有的攻势接管核心商圈的黄金铺位。风向标在变,新的信号也在闪烁——一些兼具健康、优雅、阳光特质的运动正成为菁英人群彰显品质的生活方式。
高尔夫无疑是其中的“王冠”。《2024胡润中国高净值人群品牌倾向报告》显示,高尔夫是高净值人群青睐的运动方式Top3,且该运动的用户参与周期长、忠诚度高。方兴之势下,奢侈品牌、运动品牌纷纷跑步入场,谁都想做那个顺应趋势踩中红利的主角。
FILA是其中一个“不太一样”的样本。
与追风相比,它更像是那个“造风者”,从上世纪70年代起便对高尔夫领域的优秀运动员投以极大关注和支持,近年来又在中国运营各项高尔夫赛事,2022年设立“FILA GOLF”子品牌,不止于某个系列的产品开发,而是用一家又一家的高尔夫专门店展现信心。
过去十年,FILA以“中高端的运动时尚品牌”形象深入人心,填补了国内运动品牌在专业与时尚间的空白地带,在运动趋于大众化、时尚化的潮流中实现一次次增长奇迹。时间来到近两年,FILA又在不知不觉间已经成为不少消费者寻找网球穿搭、高尔夫穿搭时,首先想到的“目的地”。
8月15日,FILA GOLF的全新3.5店型“Master Club 大师岭域”苏州中心首店开业,高端服务、场景化零售都被更深地融入门店,FILA又一次完成了自我革新。从这家新店里,我们能看到FILA对零售空间的重新定义,它是观察FILA向菁英运动生活方式深度渗透的新窗口,也一家运动品牌专注核心人群、保持风格的外显体现。
在中国,高尔夫运动正经历着从传统商务、竞技属性向生活方式与时尚风格的转变,这种转变也促使零售空间进一步革新。
过去,高尔夫装备店要么聚焦专业装备的功能性展示,要么沦为高端商场里的小众货架,而FILA GOLF的门店,正试图用更具氛围的场景、更贴近真实需求的商品与服务打破这种边界。
FILA GOLF全新的“Master Club 大师岭域”苏州中心首店,以高尔夫运动本身的场景为灵感,将“场上”与“场下”的双重体验融入门店:围绕“场上”的竞技属性,以商品为媒介,提取高尔夫球场开阔、阳光、专注竞技的纯粹运动感,强调功能性、清晰度和活力;同时以门店的空间设计呈现“场下”的优雅生活,营造高尔夫俱乐部会所的优雅、私密、社交与放松氛围,强调品质感、舒适度和商务休闲属性。
据悉,商品层面,PIN高端运动、PERFORMANCE专业运动、ICONIC经典运动三大泛高尔夫生活方式的全场景完整组合,将会被立体多维地呈现在这家店中。作为FILA GOLF的全新门店形态,该店还将上线全新PIN系列和PERFORMANCE中的练习场系列等特别商品。
丰富的商品当然是让品牌门店形成吸引力的关键之一,但它也早已不是门店的一切。
在体验经济浪潮下,如今的门店空间不仅仅局限于某个功能领域,而更像是一个窗口,逛店是人们了解一个品牌最直接的方式。FILA GOLF的差异化优势是打破传统零售关系,用场景化门店、丰富多样的社群体验等,为高尔夫消费人群打造极致的体验与服务。
“Master Club 大师岭域”苏州中心首店中,从进店、接待、推荐到送宾,消费者都很难感受到店员的“目的性”,取而代之的是更自然友好的服务,颇有奢侈品门店的意味。比起销售角色,店员呈现的感觉更像是顾客的“高球形象顾问”,更多谈起穿搭技巧、挥杆动作、运动热爱与生活期待,放松的社交体验由此被创造。
事实上,这并不是FILA第一次开专门店。
据36氪了解,FILA在2022年将“FILA GOLF”设立为独立子品牌,并持续开出专门店。截至目前,FILA已经开出9家GOLF专门店,到9月底这个数字还会增长到13家,且店型持续升级、越做越深,门店的生态感与精神内涵也在持续的迭代过程中变得愈加丰富。
在消费饱和的时代,像过去一样只在表面做文章的“新颖”已不足以撼动消费者的心。FILA在做的事情,是将高尔夫运动的专业精神、社交文化与品牌 DNA 紧密结合,让门店从 “卖货场” 变成 “社交场”,创造出独一无二的高端运动时尚零售环境。
在这条路上,它几乎没有成熟参照系,迈出的每一步都需要从更极致的体验出发,自觉成为那个“先行样板”。
迭代、开新店、再迭代、再开店,实则是FILA多年来渠道创新的一个缩影。
以高尔夫领域为例,FILA的渠道创新首先体现在“勇敢培育市场、消除高墙”。如今,“高尔夫下凡”的趋势被广泛谈起,“Golfcore”成为一种穿搭潮流和生活方式,运动零售品牌也争相追逐。
对于小众新兴项目,体验格外重要。ISPO(慕尼黑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上海的项目总监张怡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从第一次体验尝试到玩家进阶复购,(需要)刺激爱好者在运动体验中不断激发兴趣,提升对于装备和产品的进阶要求,最后逐渐转变为一种生活方式。”
为了让更多消费者能够接触并喜爱高尔夫运动,FILA GOLF在渠道创新方面很早就跳出惯性,不遗余力地投入。开设体验店、率先拓展抖音直播等线上渠道尝试达人投放,这些肉眼可见、具体可感的举措打破了高尔夫运动的精英感,让消费者能够低成本地体验并感受这项运动的魅力。
即使在今天,从开店动作来看,综合性品牌对于高尔夫的布局通常只是众多产品线中的一个系列、一个货架,设立子品牌、开出专门店的少之又少。此外,为高尔夫开设独立门店时,零售品牌的布局几乎都集中在更贴近球场、人群更具确定性的专业俱乐部、体育用品集合店等小众化、专业化场景。
FILA则对此表现出一种乐观和决心,设立子品牌、不断开出专门店外,值得一提的是,这些店大多位于都市商圈,为日渐扩容的爱好者人群创建城市高尔夫互动场域,将小众运动转化为大众触手可及的生活方式。
将一项“小众运动”拽向“大众”后,FILA渠道创新的第二层维度在于,从消费者最真实的需求和体验出发,持续自我迭代,一次次从“会开店”走向“更会开店”,成为那个“最周到的选择”。
在一众运动品牌中,FILA一直是能用门店吸引人的品牌之一,也被不少商业体的招商人士视为“引流入口”。体现到数据上,尽管仍处于“调整窗口期”,2024年FILA依旧凭借2060家门店,实现266.3亿元的销售额。在零售品牌开始比拼好商品、好爆品、好店效的当下,FILA还是那个“优异生”。
此次新开业的“Master Club 大师岭域”店是FILA变得“更会开店”的一个侧写。最新迭代后,FILA GOLF零售服务全面升级,超越期待、充满情绪价值的购物体验与会员归属感几乎做到了全方位可感。
一方面,3.5店型将社群运营提升至新高度,形成“月度 + 季度 + 年度”的立体活动矩阵。月度活动聚焦入门普及,如高尔夫礼仪课堂、门店推杆体验,提升品牌认知的同时也让更多泛兴趣人群成为未来增量;季度活动侧重生活方式,包括积分兑换特色球叙活动、高尔夫社群沙龙等;年度活动则面向专业场景,如组织国际巡回赛观赛、大师私享课、黑铂会员赛,带动专业消费者的认同、粘性与复购。
另一方面,会员体验的全方位升级更是巩固了FILA GOLF 的高端定位。FILA GOLF会员可尊享国内顶尖合作球场及连锁练习场专属权益,品牌还提供与职业高尔夫选手同场切磋的机会,服务细节上,门店提供专业高尔夫球鞋清洗保养、裤装裁剪等服务,让门店从 “购物场所” 升级为 “高球生活服务中心”。
渠道创新、门店形态不断在变,但变化背后恰恰围绕着一个不变的“C位”——积极追求更好生活、焕发蓬勃生命力的中高产人群。这是FILA长久以来构建的品牌核心身份,它在每一个发展阶段的调整,也都在先人一步地完成对中产菁英人群的需求洞察,进而灵活应变。
如今走到各大商场,很容易发现FILA的店名拥有了更多具体的后缀,FILA FUSION、FILA ICONA、FILA GOLF、FILA KIDS以及上海西岸梦工厂的网球主题店Biella都是例子。
截至目前,FILA旗下拥有FILA、FILA FUSION、FILA KIDS和FILA GOLF四个子品牌。在FILA品牌的整体基础上,各个门店空间的定位变得更明确,每类产品与每个人群的细分经营化也被做到极致。
背后逻辑在于,中国泛运动大盘的猛增之下,各项运动的人群与圈层正在进一步形成。据观研报告网数据,2025年我国高尔夫用品市场规模预计将超40亿元。网球热度则更高,根据国家体育总局网球运动管理中心2024年最新调查结果,我国网球人口为2519万人,相比于2021年增长率达28.03%。《2024年体育消费报告》也显示,2024年网球服成交额同比增长216%,网球包成交额同比增长37%。
对今天的FILA而言,在整体形象进一步走向高端的FILA品牌下,设立子品牌、或是开出品类更“专”的门店,能把每一个细分领域的门店体验做得更周到、细分心智也被做深做透。
扎根菁英运动,FILA的渠道创新和体验打造取得了可被看到的成绩——2024年重回增长轨道后,FILA在过去两个季度分别取得了高单位数和中单位数的增长。今年618期间,FILA首次登顶天猫运动户外品类第一名。在2025年Q2业绩沟通会上,管理层特别谈到“高尔夫和网球等心智运动系列增长亮眼,显示品牌号召力依旧强劲。”
就像十余年前率先洞察并跟上“运动时尚化”的趋势一样,今天的FILA再一次踏准了时代节拍。
随着郑钦文、殷若宁等知名运动员在优质赛事中的曝光度越来越高,国人对网球、高尔夫球的态度也在发生变化。这些菁英运动不再局限于商务或竞技场合,而是成为一种高流量、高讨论度且高格调的新生活方式,原本小众的专用服装也成为时尚穿搭的一部分。
在外界看来,FILA是那个再一次“吃到红利”者,但心智并非一天炼成,背后是持续不断的投入和定力。回溯FILA在网球与高尔夫领域的动作,“融入生态”“创造生态”的思路贯穿其中。
FILA与高尔夫、网球的渊源可以追溯到上世纪70年代。彼时,FILA 就推出了 FILA GOLF PRO 系列,历史上的高尔夫传奇球手汤姆-沃森(Thomas Watson)、南希-洛佩兹(Nancy Lopez)以及李-简森(Lee Janzen)等均是FILA的签约球员。1974年,FILA还签下史上最伟大的网球手之一比约•博格,这位运动员拿到六次法网男单冠军、五次温网男单冠军,而始终与他同行的FILA也成为面向顶级网球运动员的高端品牌。
迈入新的发展阶段后,FILA围绕菁英运动的布局更加展现出关注成长、长期深耕的态度。
2024年9月,FILA GOLF落地了品牌自主运营的首个专业赛事IP“FILA GOLF女子菁英赛”,海内外132位运动员参赛;一个月后,FILA GOLF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精英赛在北京华彬高尔夫俱乐部拉开帷幕,赛事背后,中国青少年高尔夫球员已有近13万人——敢于重注未来力量,始终是FILA所呈现的主张,也是它能在一代又一代新人群中牢牢树立认知的“种子”所在。
如今,FILA对于高尔夫运动的参与,已经从赛事组织、运动员赞助向更宽泛的社群演进,从月到季到年的会员活动矩阵便是体现。
网球领域的投入同样如此。2019年,FILA成为中国网球公开赛独家运动鞋服公开合作伙伴,2021年起又进一步聚焦网球组织举办“FILA KIDS钻石杯”赛事,至今已连续举办四届。2025年,这一切又被推上新的高潮:FILA KIDS钻石杯总决赛将首次与中国网球公开赛同期,中网还将与FILA KIDS共同推出青少年“成长基金”。
中国网球公开赛在去年的一篇官方推文中写道,“如果你想要看到时间的力量,那就从观察孩子开始吧。”——从2021年到2024年,去年是FILA KIDS钻石杯的第四年,“四年时间的具象化是什么?U10的孩子可以参加U14了!”
交叠的时间中,FILA也在起伏中一步步向好,一度成为安踏集团的“增长奇迹”,又在“涨不动”的质疑声中做正确的事、找到自我、重塑增长。一位网球从业者对36氪感慨,“这些年里,能感受到FILA在与中国的网球事业一起成长。”
郭士纳在《谁说大象不能起舞》一书给出了IBM的答案——“深度和广度可以容纳更大的投资、更大的风险,以及更长久地对未来进行投入。”对FILA而言,在266亿的规模基础上,起舞的底气或许在于“烛照未来”的洞察力和长期主义的投入态度。
FILA GOLF“Master Club 大师岭域”首店开出,是 FILA 零售革新的又一个起点。当门店不再只是卖货的空间,而是成为生活方式的入口;当品牌不再只是卖产品,而是成为运动生态的构建者,FILA 正在书写属于自己的 “新生代故事”。在菁英运动的赛道上,FILA 的舞步正愈发从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