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为何不是神品呢
创始人
2025-08-19 02:03:19
0

今天的故事主角是:东汉著名书法家刘德升,他因草创了“行书”字体,而被后世称为“行书鼻祖”。然而,在唐朝知名书法理论家张怀瓘的《书断》中,刘德升的行书只被评为第二等“妙品”,并没有进入最高等级“神品”的行列。那么问题来了: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为何不是神品呢?

一.从小酷爱书法,对各种书体都有研究

刘德升,字君嗣,是颍川(今禹州市)人,生活在东汉桓帝、灵帝年代。他从小酷爱书法,一生钻研不辍,对各种书体均有研究,并且都有所建树。

如汉末流行小篆十一种书写方法之一的“璎珞篆”,据史载即为刘德升经过“夜观星宿”后,所创出的,此书体曾广为流传,后汉的儒士们都喜好临摹它。

由于我国古代的文字从不太规范统一的大篆发展到小篆、隶、楷、草等体,虽说进步是非常大的。但因篆、隶、楷书的法则,使得它们书写起来不够快捷;而草书虽然简约随意,但又不容易辨认。

所以到东汉时期,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书写便利,又便于识别的新书体,虽然当时行书字体已经在民间出现,但正是刘德升,成为了创立“行书”的终结者。

二.所创行书的特征,对后世的影响力

刘德升草创的行书,字迹妍美,风流婉约,务求简易,笔画从略,离方遁圆,秾纤间书,如行云流水,非常快捷,既不像楷书那么拘谨呆板,也不像草书那么狂放难认,一经问世就广受欢迎。不仅如此,刘德升以创行书而名世后,对中国书法艺术的发展就产生了深远影响。

后来到三国时,魏国的钟繇,胡昭两人因学刘德升的行书笔法,精研他书法艺术的特点,得以学成而名扬天下。据传,钟繇年轻的时候曾跟随刘德升到抱犊山学习了三年书法。世上人都说:“钟繇善行狎书,就是这个缘故。而胡书字体肥,钟书字体瘦,他们都从刘德升的书法里汲取了长处。

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也是学习刘德升的行书字,而且十分娴熟精到,让自己的书法几近达到完美之程度,这才有了后来的“书圣”,以及其“天下第一行书”呼之欲出的。

既然闻名天下的书法家王羲之、王献之、钟繇、胡昭都学习了刘德升的行书,而且他们后来所创作的作品都属绝佳之作,那么刘德升的书法在书法评论家的眼中是几等呢?请接着往下看。

三.只是“妙品”,及其原因

唐代著名书法评论家张怀瓘,在其《书断》中虽然确认了“行书”的草创者是刘德升,说道:“行书者,后汉颖川刘德升所造也。即正书之小伪,务从简易,相间流行,故谓之行书。”并进一步评价道:“虽以草创,亦丰妍美,风流婉约,独步当时。”

然而,刘德升草创的“行书”,在张怀瓘的《书断》中只被评为第二等级,即:“妙品”,并非想象中的头等“神品”,其中原因大致如下:

虽然刘德升创立的行书,比起当时民间流行的新书体要美观、规范些,但因为是“草创”,所以在其笔法上显然要“原始”一些,主要表现在笔画粗细不等、缺乏整体美感等方面。

正如南朝宋羊欣所云:“(钟繇、胡昭)二子俱学于德升,而胡书肥,钟书瘦。”两人一个学习刘德升的肥型字体,另一个则模仿了他的瘦体字特征。上述说法,从侧面反映了刘德升的字体有粗、瘦不均之弱点。

再拿刘德升草创的“行书”,与张怀瓘《书断》中被评为“神品”的王羲之与王献之等作品相比较,显而易见,前者的整体美感、大局观等,远远不如后者。

四.行书之“神品”欣赏

说到这里,可能有读者要问了:张怀瓘《书断》中行书的“神品”有哪几位呢?他们为何会被评为最高等级呢?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为:行书“神品”有四人: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下面以王羲之的“天下第一行书”《兰亭序》为例,来欣赏“神品”的过人之处。

王羲之的行书具有中和之美:不肥不瘦,方圆并用,刚柔相济,疏密得宜。他的行书融合了自然之美:能将人为创作的美与自然美和谐地统一起来。

王羲之的行书更富有刚柔之美:字形妍美,体势增强,于莲幼中姿媚跃出,从而表现出一种顾逸潇洒、精劲酒健的自然风度,有“龙跃天门,虎卧风阙”之势。

另外,王羲之的行书还有变化之美:神奇变化,丰富多彩。如《兰亭序》的全篇共327字,一气贯注,其中有20个“之”字,8个“一”字,皆能随势而变。

刘熙载《书概》评《兰亭序》说道:“力屈万夫,韵高千古。”《晋书·别传》谓其书:“备精诸体,自成一家之法,千变万化。得之神功,自非造化发灵,岂能登峰造极!”

综上所述:建议各位想要学习行书的读者,首先要选好范本,最好就是王羲之的作品。而他的《兰亭序》正是学习行书的最好范本。

结束语:

东汉书法家刘德升,虽然是行书鼻祖,但其作品因为是草创,显得比较“原始”,主要表现在粗细不均、整体美感不够等缺陷,所以没有被唐朝书法评论家张怀瓘的《书断》,选为最高等级“神品”,而只是第二等“妙品”。

刘德升在研究前人作品的基础上,勇于创立“行书”字体,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做法,值得提倡与学习。但由于他的行书处于“草创”阶段,所以存在不少缺陷,因此,建议学习行书的读者,在选择范本时,最好选王羲之的《兰亭序》。

祝愿大家继承前辈书法家们刻苦学习、勇于创新的精神,早日成长为学有所成的书法家,为传承中国书法艺术这枚瑰宝作出贡献。

本文由“老吴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

相关内容

原创 ...
掼蛋那可是智力和策略的较量呢。在牌桌上,炸弹用得好不好常常能决定胜...
2025-08-19 00:34:37
原创 ...
1975年1月,蒋介石在临终之际,邀请伟人访问宝岛,想要完成多年来...
2025-08-19 00:33:44
原创 ...
高句(gōu)丽(lí)是存在于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7世纪的中国古代...
2025-08-19 00:33:29
原创 ...
在夺位的巨大风浪中,忽必烈凭借强大的武力成功击败了阿里不哥和联军,...
2025-08-19 00:33:27
原创 ...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出于国共合作抗战的需要,中央同意将南方八...
2025-08-19 00:33:19
原创 ...
前言 他们,曾是一个泥腿子、一个莽夫和一个毛头小子。 然而,就是...
2025-08-19 00:33:13
原创 ...
战国时代,绵延两百五十余年,群雄并起,齐、楚、燕、韩、赵、魏、秦,...
2025-08-19 00:32:52
原创 ...
今天要向大家介绍的是:元朝末年的政治家与军事家脱脱。他后人称为元朝...
2025-08-19 00:32:44

热门资讯

《唐探1900》为何自带历史厚... 旧金山唐人街大门 《唐探1900》将于大年初一正式上映,影片仍是走喜剧悬疑路线,变化的是角色与案件,...
原创 刘... 综述 听从徐庶的建议,刘备三顾茅庐,前往拜访诸葛亮,诸葛亮也不负众望为刘备画出了一个完美的蓝图。 后...
原创 日... 在上个世纪80年代,在石油危机严重打击全球经济的背景下,只有日本一枝独秀地进入一段高速增长期。 日本...
大清银币宣统三年壹圆探析 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壹圆,作为中国近代机制币中的瑰宝,不仅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价值,还展现了当时精湛的铸...
原创 苏... 苏联人紧锣密鼓地准备进攻。德国人也没闲着。9月7日,他们开始着手撤退,并执行希特勒的破坏命令:“留给...
原创 商... 中国历史上经历了多次朝代更替,然而,周边国家的政权变动相对较少。在夏商周时期,中原王朝的疆域周边地区...
原创 蜀... 前言 荆州之战,关羽败走麦城,蜀汉失去荆州这块战略要地,从此一蹶不振。然而历史上有这样一个人物,他...
原创 治... 关于电视剧《天下长河》中的第二主角陈潢,笔者已有文章《清朝治河名臣陈潢,许诺过三十年黄河清,为何最终...
原创 解... “看来我不得不离开南京,离开我亲手创建的首都,我内心是不堪忍受的,是我此去死无葬身之所啊”。 看过1...
原创 李... 李白62岁去世前,写下绝笔诗《临终歌》,世人可曾为他落泪?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 第二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