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政治家与文学家江淹,在十分复杂的朝代更替政治斗争中,不仅历仕了南朝的宋、齐、梁三朝,而且能得到善终:被梁武帝萧衍封侯后病世。
本文将分析一下,江淹这位“不倒翁”的秘籍是什么?
一.因才学获重用,用诗劝谏谋反
江淹,字文通,出生于公元444年,是宋州济阳考城人。他从小聪明好学,6岁就会作诗,13岁的时候,因父亲去世,家道从此而衰落,不得不靠打柴为生,但其才华不断显现。
20岁左右,江淹被人举荐,去教始安王刘子真读“五经”,并一度在新安王刘子鸾幕下任职。此后转任新安王南徐州从事,南朝宋泰始二年(466年),因刘宋建平王刘景素喜欢有才学的人,所以江淹转入刘景素在南兖州的幕府。
跟随刘景素后,江淹的才能得到了充分地展现。泰始四年(468年)春,江淹被举荐为南徐州秀才。同年秋,因所奏对策好而被评为优秀,并被任命为巴陵王国左常侍。刘景素任荆州郡守后,江淹随行任镇将。
宋少帝即位后朝政昏乱,刘景素掌握大权,大家都劝他起兵反对朝廷。可江淹总是劝谏他不要谋反。刘景素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后来刘景素镇守京口,江淹又任镇军参军事、南东海郡丞。刘景素与几位贴心的人日夜策划谋反,江淹知道灾祸将要发生,写了15首诗劝谏他。
刚巧东海郡太守陆澄遭父丧,江淹作为郡丞自认为应该代理郡守,刘景素则启用了司马柳世隆。江淹坚决请求,刘景素很气愤,告诉选官部,将江淹贬为建安郡吴兴县令。江淹因任县令三年,而逃过了后来刘景素因叛乱失败被追杀与株连。这初步呈现了其政治的敏感度。
二.对德行的精辟论述,让其仕途一路顺畅
在南朝宋的成败经历,江淹开始总结经验教训,并形成自己的思想。升明元年(477年),南齐开国皇帝萧道成执政,听说江淹的才能,召他为尚书驾部郎、骠骑参军事,且询问江淹如何平乱、治理国家?
江淹回答说:“过去项羽强,刘邦弱;袁绍人多,曹操人少;项羽曾分封诸侯,最后还是自杀受辱;袁绍曾统占四州,最后还是成为败军之将。这就说明‘有德行就有天下’。您何必忧虑呢?” 萧道成说:“听到这种说法的人很多,你讲详细一点。”
江淹慷慨激昂地说:“您勇敢又有奇谋,是必胜之一;宽容仁厚,必胜之二;贤能的人都为您尽力,必胜之三;人民的心都向着您,必胜之四;奉天子的命令讨伐叛逆,必胜之五。
沈攸之志向大器量小,必败之一;有威权而无恩服,必败之二;士卒无心作战,必败之三;官吏和绅士不喜欢,必败之四;兵力分散在几千里的战线上,不能相互救助、共同克服困难,必败之五。所以说即使有十万叛兵,最终也会被我们擒获。”
萧道成笑着说:“你说的过头了。”并满意地点点头,将当时军队战书文告,都让江淹起草了。对他表现了极大的信任。江淹的仕途也就此一路顺畅:
升明三年(479年),萧道成升任相国,将江淹补为记室参军事。南朝齐建元元年(479年),江淹改任骠骑豫章王记室,兼东武县令,参与草拟诏书册令,并撰写国史。不久升任中书侍郎。
永明元年(483年),江淹迁升为骠骑将军,掌国史。接着又出京任建武将军、庐陵内史。任职三年,回京升任骁骑将军,兼尚书左丞。不久以本官兼任国子博士。
延兴元年(494年),江淹在原任的基础上兼任御史中丞。他不负众望,大力弹劾惩治贪官污吏,因此朝廷内外对他都很恭敬。当时担任丞相的萧鸾对江淹说:“自刘宋以来,不再有严格清明的中丞,你可以算得上仅有的一个。”
三.有先见之明,投南梁善终
永元二年(500年),平西将军崔慧景发兵围攻京城,其他官吏都去投靠他们,敏锐的江淹预测到崔慧景不是善茬,就装病在家没有去,永元三年(501年),朝廷任命江淹以秘书监的身份兼任卫尉,江淹坚决请求辞官。当崔慧景兵败被杀后,世人都信服江淹有先见之明。
不久后,后来的南梁建立者萧衍在襄阳起兵,等到萧衍的军队到新林时,士族官僚对他并不看好,人人安之若素,可是江淹却脱去官服,穿着百姓的衣服来投靠,萧衍高兴地提任他为冠军将军,仍任秘书监。不久兼任司徒左长史,后迁任吏部尚书,中兴二年(502年),转任相国右长史,仍任冠军将军。
南朝梁天监元年(502年),在南朝梁站稳脚跟的萧衍任散骑常侍、左卫将军,被封为临沮县开国伯,食邑四百户。同年,因病改任为金紫光禄大夫,并改封为醴陵侯。天监四年(505年),江淹去世,终年六十二岁,梁武帝萧衍为他穿素服致哀,并赠钱三万、布五十匹。谥号宪伯。
四.结束语
在十分复杂的朝代更替政治斗争中,南朝政治家与文学家江淹,不仅曾历仕南朝的宋、齐、梁三朝,而且能得到善终:被梁武帝萧衍封侯后病世。给我们的启发是:
江淹在混乱的政局中,能够拥有敏锐的政治清醒度,他总结了能够担当国家领导人,所要具备的德行:五个必胜之点、五个必败之处。从而可以清醒地识别人、跟对人。因此,让他成长为“不倒翁”,保持政治生涯长久。
江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我们应该汲取历史的好经验,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本文由“老wu侃国学今用”原创,欢迎关注,共同学习,共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