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王朝中,总有一些特殊的官职存在。就比如说太监一职在我国的历史上就造成过不小的影响。而要说起清朝有名的太监,有一个人的名字应该会被大多数人所熟知,他曾是宫中的总管太监,还是太后身边的大红人。生前他不仅权势滔天,甚至还能左右掌权者的想法,风光无限,死后也是得到了朝廷的厚葬,其墓的豪华程度甚至堪比王侯。而在他的墓地出土之后,考古团队报废了三把铁锤才将他的墓室打开,专家们所看到的情景却令他们大吃一惊。那么专家们到底看到了什么呢?这位权势滔天的太监又是谁呢?本期暴走大历史人物专栏为您独家揭秘。
这位太监正是清朝著名的大太监李莲英。李莲英原名为李连喜,刚进宫时不过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太监,在宫中做着一些琐碎的小事。但是由于李莲英这个人头脑比较灵活,又有些小聪明,在宫中与各路贵人的关系都还不错,也因此受到了慈禧太后的赏识,并在此之后就跟在慈禧的身边,也从这时起他的命运被彻底改变了。慈禧太后通过手段拉拢大多数朝廷大臣,逐渐成为了大清王朝背后真正的掌权者。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作为太后身边大红人的李莲英,身份地位也不断得到提高。
甚至在野史中留有记载,慈禧太后在很多事情方面都会询问李莲英的意见,甚至与他讨论朝政大事。在慈禧太后垂帘听政的那几十年间,李莲英以一个宦官的身份跻身于大清王朝的顶端权力圈中。在这期间,李莲英不仅多次参与朝堂之事,为慈禧太后出谋划策,甚至就连光绪皇帝在有些方面都要讨好他。李莲英在慈禧太后掌权的这段历史中,甚至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其风光比起明朝有名的“九千岁”魏忠贤也是不遑多让,而这一切一直持续到慈禧太后去世。
只要我们稍微研究一下李莲英权力的发展史,就不难发现这个人其实并没有多大真正的本领,他的成功只不过是依附于主子的成功,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在慈禧太后去世后,李莲英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来自其他势力的打压。而这时的李莲英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的处境,于是在给慈禧守丧百日后,就离开了皇宫,并且在短短三年后就离开了人世,具体的死因至今不明。李莲英的坟墓于1966年在北京出土,得知消息后的考古团队迅速展开挖掘工作,但是具体的施工过程却是十分的艰难,工作人员用了好几天才处理好墓室的周边问题,又花了好几天才清理好墓道。但等到他们好不容易挖到真正的墓室,先是被整个墓室的豪华程度所震惊,光从表面上来看甚至不比王侯的墓差多少。
但接下来就有一个难题摆在专家们的面前,经过检验发现墓室周围的泥土是十分少见的三合土,这就给考古人员的挖掘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困难。异常坚硬的泥土,让工作人员敲坏了三把铁锤才将墓室打开,进入墓室后的专家们却发现挡在他们面前的居然还有一层厚厚的花岗岩石。经过初步测定,发现岩石并不能被很容易地处理掉,因为这样专家们甚至还想用爆破的手段将岩石炸碎,但考虑到炸药的威力会破坏墓室中的文物,考古专家们又不敢轻举妄动。这时是一位当地的老人站了出来,他表示他曾亲眼目睹这个墓室的建造和墓主人的下葬。于是在老人的指点之下,考古团队才得以顺利地进入到墓室当中。
而墓室内的具体场景,正如大家所料,首先进入专家们视线的便是大量的陪葬品,其中就有不少价值连城的珍贵文物。而在这些陪葬品当中,当属一把汉代的宝剑价值最高,相传这把宝剑是慈禧太后在李莲英生日时赐给他的。在具体探测了墓室之后,专家们发现墓穴的附近没有发现盗洞,整个墓室保存的相当完整,但有一点令人奇怪的是,李莲英的棺椁位置却发生了改变。然而当打开墓棺之后,当中的情景却令在场的专家都大吃一惊,因为棺中的尸体并不是完整的,尸体包括头部在内的上半部分都是用棉花所代替,这样的情景无疑令人匪夷所思。
按照史书中记载,李莲英是在1911年因病去世,但是棺中的具体景象却让人联想到了身首异处这个下场,这位著名太监的死因变得更加扑朔迷离,这也给后人留下了无限的怀疑和猜想。但是直到今日,有关李莲英死因的讨论仍然没有一个最终的结果。这位晚清权倾朝野的太监,在生命的最后时光中到底经历了些什么,很有可能会成为一个永远的秘密。
关注暴走大历史,更多精彩历史故事,我们下期继续为您揭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