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中国男篮1分惜败!赛后3人遭到了全网指责,球迷:对不起国手身份
创始人
2025-08-18 08:23:14
0

时隔10年重返亚洲杯决赛,中国男篮距离创造历史只差1分。面对实力强大的澳大利亚队,小伙子们从开场就展现出惊人的斗志——胡明轩首节独砍9分,王俊杰次节连得7分扩大领先,最多时手握15分优势。即便被对手疯狂反扑,赵睿的罚球、胡金秋的篮下强攻、程帅澎的冷箭三分,一次次让球迷看到希望。可惜最后3.9秒,胡明轩的绝杀三分弹框而出,89比90的比分定格,中国男篮遗憾摘银。

这场决赛,胡金秋和胡明轩堪称“双胡奇迹”。胡金秋眼角带伤仍砍下20分10篮板,一次次扛着对手内线硬凿;胡明轩更是9投7中,三分6中5,狂轰26分,几乎以一己之力撑起外线火力。但篮球是五个人的运动,当两位核心打出超神表现仍输球,其他环节的漏洞就被无限放大。赛后,赵睿、廖三宁和雷蒙成了球迷指责的焦点。

赵睿作为队长,上一场对阵新西兰还以24分6助攻carry全场,决赛却手感冰凉,10投仅2中,三分球6次出手全部打铁。尽管他贡献了6次助攻并在最后时刻拼到违体犯规,但关键球的处理屡屡失误,尤其是第三节一次鲁莽突破直接葬送反超机会。廖三宁更令人失望,替补登场4投0中,防守端还被澳大利亚后卫麦克维一步过掉,完全没了半决赛的灵性。而雷蒙最后时刻的三分三不沾,彻底断送了扳平希望,此前他还在防守端漏掉库克斯的关键上篮。

球迷的愤怒可以理解——如果这三人能多进一个球,结果或许完全不同。但换个角度看,没有赵睿的串联、雷蒙的奇兵三分(第三节命中关键远投)、廖三宁此前的爆发,中国男篮甚至走不到决赛。澳大利亚毕竟是亚洲霸主,小组赛五场狂胜对手29分,决赛能逼得他们最后3秒才锁定胜局,已证明这支男篮的蜕变。

银牌不是终点。胡金秋赛后红着眼圈说:“我们没给自己留遗憾。”赵睿也坦言:“不知道还能为国家队打多久,但每一分钟都会拼尽全力。”从被质疑“亚洲二流”到与世界强队掰手腕,中国男篮正找回血性与团队篮球的灵魂。至于那些批评声,或许正是下一次爆发的燃料。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原创 袁... 中国的末代皇帝究竟是谁?这是一个严肃的历史遗留问题,有人说是爱新觉罗·溥仪,也有人会说是袁世凯。 袁...
原创 康... 康熙皇帝雄才大略,勤勉为政,国力日益壮大。但是到了晚年,他开始变得保守,放宽了对贪官污吏的处罚力度。...
夏文化探索有重大突破 新发现极... 新华社电 记者从河南洛阳古城村遗址联合考古队获悉,夏文化探索取得重大突破。在与夏代晚期都城二里头遗址...
原创 前... 前3千纪 ,或称 前第3个千年 ,跨越了整个 青铜时代 的早期和中期。 古埃及 文明在 古王国 时期...
原创 缅... 南宋咸淳七年,也就是元朝至元八年,元世祖忽必烈正式在大都开国登基,国号大元。元朝攻灭南宋的战争正在激...
原创 元... 提及满清我们都知道有吴三桂,范文程,洪承畴三个主要汉臣为满清入主中原立下不世之功,元朝也有这样的汉臣...
原创 明... 《——【·前言·】——》 明英宗朱祁镇,或许是明朝历史上最令人失望的皇帝之一。荒唐的行径、无所作为的...
原创 李... 李渊从未想过,他一生文治武功,会在晚年失去儿子的皇位。他最宠爱的三个儿子,李世民、李建成和李元吉,为...
解锁赛道“新体验”!比亚迪全地... 在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
原创 1... 1935年,张国焘打算脱离队伍另起炉灶,为了自己能得到更多同志的支持,他找到了朱老总,并且要求他“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