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卢绾
(一)出身
卢绾是沛县丰邑(今江苏丰县)人,出身平民。和刘邦是同乡,父辈关系密切,两人同日出生,自幼一起长大。
(二)对汉朝的贡献
-军事贡献:秦末跟随刘邦起义,一路打进关中,升为将军。楚汉战争时,和刘贾合作,协助彭越破坏楚军粮草,还攻下诸多城池。在刘邦称帝后,参与围杀项羽余党,又随刘邦平定燕王臧荼叛乱。
(三)结局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因被人告发与陈豨勾结,遭刘邦派兵讨伐。卢绾本想等刘邦病愈后解释,结果刘邦驾崩,他逃亡匈奴,被封为东胡卢王,次年在匈奴逝世。
(四)独特才能与出奇经历
-特殊关系获信任:与刘邦的特殊情谊使他能随意进出刘邦房间,得到的赏赐也远超旁人。
-政治失误致流亡:政治敏锐度不足,被下属的错误建议误导,与匈奴暗中往来,陷入通敌嫌疑,最终流亡匈奴。
二、樊哙
(一)出身
沛县(今江苏徐州沛县)人,出身寒微,以杀狗为业。后娶吕雉妹妹吕媭,与刘邦成为连襟。
(二)对汉朝的贡献
-鸿门宴救主:在鸿门宴的危急时刻,樊哙持剑盾闯入营帐,面对项羽慷慨陈词,帮助刘邦脱险。
-征战平叛:跟随刘邦征战,参与诸多战役,身先士卒。汉朝建立后,又参与平定臧荼、韩信、陈豨、卢绾等叛乱。
(三)结局
汉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被人诋毁与吕氏结党,刘邦派陈平、周勃代替他并要将其斩首。因他是皇亲国戚,陈、周未杀他,押回长安途中刘邦驾崩,他幸免。汉惠帝六年(公元前189年)去世,谥号武侯。
(四)独特才能与出奇经历
-作战勇猛:战场上常常率先冲锋,在诸多攻城战中带头登城,杀敌众多。
-直言敢谏:刘邦入咸阳想留秦宫享乐时,樊哙能直谏劝他返回霸上。
三、汉朝异姓王
-韩信(楚王):战功赫赫,后被诬告谋反,降为淮阴侯,最终被吕雉和萧何设计杀害。
-彭越(梁王):被人告发谋反,先被流放后被杀害。
-英布(淮南王):原是项羽部将,投靠刘邦后,因刘邦诛杀异姓王而起兵造反,被刘邦击败而死。
-臧荼(燕王):先投降刘邦,后反叛,被卢绾和刘邦击败。
-张敖(赵王):张耳之子,因手下谋刺刘邦受牵连,被降为宣平侯。
-韩王信:韩国后裔,封韩王,后投降匈奴,与汉朝作对被杀。
-吴芮(长沙王):唯一善终的异姓王,行事低调,让出部分封地,获刘邦信任,长沙国得以延续。
四、汉朝出色谋臣
-张良:汉初三杰之一,足智多谋。鸿门宴助刘邦脱险,楚汉战争中出谋划策,汉朝建立后功成身退,得以善终。
-萧何:开国丞相,为刘邦提供后勤保障,推荐人才。虽曾被刘邦打入大牢,但后来低调处事,最终善终,后代也在朝为官。
-陈平:善用智谋,为刘邦出计。刘邦死后,与周勃平定诸吕之乱,汉文帝时为丞相,得以善终。
五、与刘邦一同造反的人
包括萧何、曹参、樊哙、卢绾等。他们有的如萧何、曹参成为开国功臣,在汉朝担任要职后善终;有的像英布、彭越等则因谋反等罪名被诛杀。
六、刘邦功臣善终者的共同特点
-政治低调:不过分张扬权势,懂得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收敛锋芒,避免引起刘邦或其他势力的猜忌。
-忠诚为主:始终保持对刘邦或者汉朝的忠诚,没有明显的反叛之心或者结党营私的行为,让统治者感到放心。
-懂得退让:在利益和权力面前,能够适当退让,不贪恋过多的权势和财富,避免成为众矢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