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大同集宁战役,傅作义部队速度实在太快,我军王牌战术居然失灵
创始人
2025-08-17 20:03:04
0

1946年八、九月间爆发的集宁战役,又称大同集宁战役,是解放军华北部队遭受的一场较为沉重的失利。这场战役我军的对手是傅作义,由于对他的作战特点不了解,我军连连失利,最终城也没打下,部队还损失不少。

更为严重的是,我军屡试不爽的3套王牌战法:围点打援、运动歼敌、分割歼敌,似乎都被傅作义破解。

一、最大失招:华北部队指挥不统一

首先说说战役背景。

1946年6月,全面内战爆发,华北战场我军总目标是打通平汉铁路北段,即北平到石家庄段铁路,以打通晋察冀、晋绥、晋冀鲁豫几个重要的解放区之间联系。

当时中央还提出过更为详细的夺取“三路四城”计划,由于涉及地名太多,此处不用一列举。

原本这个庞大的作战计划,需要晋绥(贺龙)、晋察冀(聂荣臻)、晋冀鲁豫(刘邓)三个解放区的部队共同出马。但刘邓大军重点在南下作战,华北作战就只能由贺、聂部队担负了。

为什么要说这个作战之外的细节呢?因为关系到指挥调度问题。

贺聂刘三位,资历、地位、名望都不相上下,三大区的部队数量也没有明显差别,如果中央调三大战略区的部队同时出兵,那么谁来统一指挥是个重要的问题。

让这三位中任何一位,去指挥另外两位,可以想见,都会抹不开情面。

参考前后的战例,要么中央派出一位重量级老帅,如朱总、彭总,亲自出马坐镇指挥,这方面如之前的百团大战、东渡黄河作战;要么成立总前委,由兵力占优势的一家担任主要领导,如之后的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但刘邓大军没有参加,只剩贺聂两部,人数大大减少,中央就没再多考虑这方面的因素。大概认为协调难度不大,而且贺聂二位都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不会在统一指挥方面出现什么问题。中央没有统一委派指挥员,而由两家共同指挥。

这就埋下了失利的种子。

1946年7月下旬,两家部队召开了联席会议,商定先打大同。

贺老总没有出席,只派了副司令员张宗逊参加,这虽然充分尊重了晋察冀部队以及聂荣臻,但下面的部队却没有这样的觉悟,一些旅团部队还有抢功意识,竟然不顾联席会议商定的8月12日开打的决议,陆陆续续于7月31日就展开了行动。

足足提前了十二天!

等到联合指挥部匆匆率主力投入战斗时,大同国民党守军早已打草惊蛇,加固了城防。

作为平汉战役的头一战,大同战役开战就没有打好,过早陷入僵持。直到大同集宁战役结束,我军也没能攻下这座城。

而其根本原因,就是指挥不统一,部队行动散乱。

从这个意义上讲,《亮剑》里的平安县城之战,没有统一指挥的晋绥区部队不约而同地围攻一座县城,通信协同、阻援协同、攻城协同全都没有,居然打得那么整齐,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二、没料到傅作义这么快

不过得益于我军超强的落实力,以及灵活的战术战法,大同城还是被围住了。

围城的同时,从中央军委到聂贺二帅,都考虑到了傅作义来解救大同的可能。傅作义就在西边不远处的绥远,距离大同最近。

傅作义也确实顾全大局,不顾大同是阎锡山势力范围,出动其主力35军全部,兵分三路来援大同。

前线负责具体指挥的张宗逊(晋绥军区野战军副司令员)、罗瑞卿(晋察冀野战军政委)已有考虑,具体的战术,就是我军惯用的三套王牌战术。

1.围点打援。我军分出一多半部队,在集宁、卓资山一线设置阻援阵地,而以一少半部队继续围攻大同,力求同时攻下大同和消灭傅作义援兵。

2.运动战歼敌。迫使傅部在卓资山至集宁一线运动,离开其老巢,寻机击破其一部,进而瘫其大部,甚至于野战中全部消灭。

3.分割歼灭。多点设障,多方牵制,使傅作义三路人马互不相顾,各个击破之。

总的原则没错,用兵方向也没错,然而谁也没想到,我军与傅作义部队接触后,居然连连失误。

第一个失误就是卓资山阵地迅速失守。原因是什么呢?之前在联席会议上,我军将领大多认为傅作义援军不会来太多人,而且也不会来太快,毕竟大同不是他的地盘,不会给蒋介石、阎锡山出死力气。因此,我军只派了晋绥军区独立第一旅防守卓资山,而且进入阵地时间也不长。

过于轻敌!

傅军主力很快杀到,傅军大将董其武投入三个师的兵力打一个旅,结果可想而知,卓资山没守住。

第二个失误是兵力分配背离了运动战要求。聂贺张罗都吃不准傅作义采取什么路线,到底是按我军既设的近路卓资山—集宁—大同一线进攻,还是绕开集宁走远路直接救大同,心里没有底。为了保证大同之围绝对顺利,指挥所错误地将四个旅的兵力放到大同附近,而没有集中优势兵力反过去迎击,这就犯了困守要点的错误,失去了运动中歼敌的灵活性。

后来的事实也令华北部队首长痛心疾首,这四个旅直到战役结束也没用上,因为傅作义就是老老实实地走的卓资山、集宁、大同路线。我们的兵力浪费了!

第三个失误是完全用错了围点打援战术。这是最为关键的错误。傅军中路军占领卓资山后继续攻击集宁,在我军守军顽强坚守下,增援的主力部队赶到集宁城下,将敌董其武部三万多人围住,经过一番苦战,董其武部被打散。

就在这时,傅部后续主力赶到,威胁我军侧后。

怎么办呢?例来围点打援,重心只能有一个,要么吃掉包围中的敌人,要么全力干掉来援之敌,除非有绝对优势兵力,才能同时打两个敌人。

但张、罗二位偏偏就犯了最不该犯的错误,留少部分兵力(只有一个旅)围董其武,主力部队转过头去迎击刚杀过来的35军。

这个倒也算正常反应,毕竟35军是傅作义最有战斗力的部队,应付不慎有可能被他突破防线。但错就错在,被围的董其武所部已经濒临崩溃,只需要再使劲攻一下,就能将董其武全歼。

调走主力后,剩下的一个旅对董其武三个师,小猫按大老鼠,根本按不住。董其武获得了宝贵的喘息之机,趁我军不具备总攻的条件,收拢部队,凶悍地向解放军发起反攻,并逐步向35军部队靠拢。

傅作义反应也非常快,一发现集宁城下打成僵持之局,立即发挥其骑兵多的优势,火速调其骑四师等快速部队进至集宁。此时傅军兵力已达6个师之众,而我军只有4、5万人,兵力居于劣势。特别是我军刚刚经过集宁城苦战,连夜徒步西调,战斗力打了折扣。

激战之后,发现情况恶化,再战必然吃亏,军区首长便下令各部撤出了战斗。

傅作义乘胜向大同前进,我大同围城部队因为兵力单薄,之前也没能攻下城,此时敌军大部涌来,也只好撤出了战斗。

大同集宁战役,以华北我军部队失利而告结束。

三、战后之思

大同集宁战役为何为何得如此狼狈?

从外部条件看,敌人城池坚固、傅作义部队战斗力较强,以及我军对地形不熟,都影响了战役走向。

但主要原因还在于我军指挥决策出现了不应该的失误。

围点打援、运动战歼敌、分割歼灭,虽然都是非常好的战术设计,但再好的战术,也要靠实际作战行动来实现。

特别是董其武问题,是此战的关键。如果张、罗稳得住,拼着后背挨一刀,先吃掉董其武,干净利索地转过头来打35军,情况将变得很不一样,既避免了两面受敌,也能在士气上极大打击敌人。

这方面其实有很多例子。

比如孟良崮战役,华野部队重兵包围整74师,而周边敌人几个主力兵团,已经从更大范围上将华野部队包围。但陈粟首长坚持大刀剜心,拼着把外围阻援部队打光,也要优先解决包围中的74师,这个重心决不受任何敌情变化干扰。

战局变幻莫测,往往胜机就在一念之间。

名将之所以成为名将,就看能否把握住机会。

战后傅作义非常得意,9月20日,他在绥远的《奋斗日报》上发表一封《致毛泽东的公开电》,对解放军表示极大蔑视:

“当你们溃退的前一天,延安广播已经宣布本战区国军被你们完全包围,完全击溃,完全歼灭,但次日的事实,立刻给了一个无情的证明,证明被包围击溃的不是国军,而是你们自夸所谓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的贺龙所部、聂荣臻所部,以及张宗逊、陈正湘、姚喆等全部主力。”

相关内容

原创 ...
一.忠以为国,复兴越国 春秋末年,范蠡任越国宰相,与越王勾践二十年...
2025-08-18 04:33:38
原创 ...
世人皆知谋士诸葛亮有言:“志存当高远。”在动乱的年代里,不少热血男...
2025-08-18 04:33:23
原创 ...
日本的明治维新是一个重要的历史转折点,它彻底改变了日本的命运,将这...
2025-08-18 04:33:14
原创 ...
在历史的长河中,每一个时代都有其独特的政治格局与人物命运,而清朝雍...
2025-08-18 04:32:59
原创 ...
它是 整个秦始皇兵马俑中等级最高的一位高级军吏俑, 又被称为将军俑...
2025-08-18 04:32:39
原创 ...
【历史刘老师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 在昨天的文章中,我们讲述...
2025-08-18 04:32:38
原创 ...
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战役和故事,而其中的一段经典战例就是...
2025-08-18 04:32:37
以史为鉴,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树立和践行正确政绩观,健全有效防...
2025-08-18 04:32:37
原创 ...
元朝末年,天怒人怨,元朝贵胄只知道享乐,底层官吏不遗余力地搜刮民脂...
2025-08-18 04:32:31

热门资讯

全民赛道集结!比亚迪全地形赛车... 8月14日,比亚迪郑州全地形赛车场正式开业。作为国内首批新能源汽车专属全地形赛车场,以“全民赛道、全...
原创 关... 关羽与张飞都是三国中的“万人敌”,两人的战绩也是令人赞叹!关羽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
原创 唐... 在隋朝末年的时候,很多的地方势力都纷纷起义,而当时的李渊也建立了唐朝,而且手底下有着不少的精兵强将,...
原创 为... 清朝在康熙一朝储位争夺激烈,主要和康熙生的儿子多有很大关系。康熙帝一辈子生了三十多个儿子,存活下来的...
原创 他... 1955年,新中国首次实行军衔制,根据资历、功劳、时任职务等多个因素综合评定,给出一份让大多数人都满...
原创 日... 徐福,一个秦朝时期的著名方士,一直以来都承载着一个神秘而传奇的故事。据史书记载,他出生于秦朝的齐地琅...
原创 福... 嘿,各位历史爱好者们,今儿咱们得聊聊一个挺有意思的话题——清朝修撰的 《明史》 。这可不是随便写写的...
原创 岳... 中国历史是一部战争史,记录了五千年来无数场大小战役,塑造了许多杰出的将领。其中,岳飞是南宋最杰出的将...
原创 毛... 标题:毛主席指示他回海军任政委,他考虑再三:难完成重托,恳请任副职 引言: 1972年,一纸调令震动...
原创 李... 关于李自成和崇祯皇帝的一段历史揭示了动荡年代中权谋与命运的交织。有一种说法流传甚广,据称在京城危急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