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王堆墓葬可以说是世界考古史的一个重大的发现,它的发掘不仅出土了许多珍贵的物品,可能还将改写一些历史。同时里面还出土了大量的古籍,为世界的医学,文化等多方面提供了许多依据,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马王堆古墓也被称为是“睡美人”墓,因为在挖掘当中出土了一具女尸,她来自于2000多年前的西汉,她历经2000多年的风霜,却不曾腐烂,究竟是什么样的魔力,又或者在她的身上隐藏着怎样的秘密,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揭晓。
一、马王堆被发现
马王堆墓虽然是在1971年的时候被发掘,但是长沙东郊这个地方有墓葬的发现可以追随到1952年,一些考古学家在长沙进行考古研究的时候,就发现在长沙的东边一个名叫五里牌的地方,发现了相连的土冢,并且在1961年的时候,对这个地方开始进行保护。
长沙其实古墓是挺多的,据闻在汉代时期,长沙这一带一直都是藩王的封地,加上长沙这边风水好所以古墓比较多。相信大家都看过南派三叔写的《盗墓笔记》,盗墓笔记当中的老九门其实就是起源于长沙,虽然说小说是虚构的,但是也是有现实的根据,在早期长沙博物馆的一些考古人员里面,有一些就是“土夫子”转业过来的。
1971年底解放军366医院打算在长沙东郊的马王乡施工,准备利用当地的地势修建一所医院,在用钢钎向下打眼的时候,当把钢钎抽出来的时候,看到冒出了气体,而且气体是可燃的。再次查看的时候发现火焰是是一道蓝中带红的火焰。
下面的人看到这种情况自然是不敢怠慢,立刻就是向上面通报,这时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侯良,他是1956年从部队转业到考古队进行考古的工作。当他看到这一份报告的时候,他就预感到可能会有大墓,禁不住热血上涌。
欣喜万分的侯亮先生便马上来到马王堆进行考察,他到达现场后进行观察,并想要试图收集一些里面的气体,可惜没有成功。他这时候意识到,马王堆山坡下可能埋藏着一座火坑墓。
火炕墓虽然危险,但是却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因为它深埋地下恒温恒湿,并且其密闭性良好。这样的墓葬一般里面的随葬品都会保存得比较的完好,想到这里,侯亮更是兴奋。怀着激动的心情,他组建了一支考古队,正式进驻马王堆。
二、发掘
根据考古队的仔细勘探,侯亮发现马王堆一共有三座墓,经过讨论侯亮决定先发掘东北方向的1号墓,这也是三座墓里面规模最大的。经过了十几天的作业施工,墓上面的封土被全部清除,呈现出来一个南北长20米,东西宽17.9米的长方形墓室。
如此巨大的墓室,令从事了多年考古工作的侯亮感到十分震撼。但是刚刚开挖不久后,就发现了有几个盗洞,这犹如一盆凉水浇到了考古队头上,这意味着墓葬可能被盗墓者挖掘破坏了。
侯亮此时的心情也是十分的复杂,但是他很快就做出决定,无论结果如何,考古工作一定要进行下去。在侯亮的坚持之下,事情发生了转机,工作人员继续挖掘的时候发现,虽然盗洞的数量不少,但是都没有挖通。
队员们大喜,也随即加快挖掘速度,在盗洞几十厘米的下面挖出了白膏泥,这是一种有很强的防腐效果的黏土,多发现于长沙的楚墓。白膏泥的下面是木炭,木炭的下面则是一张张崭新的竹席,当竹席被一一地揭开,终于看到了期盼已久的棺椁。
望着前所未见的巨大棺椁,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激动不已。但是令人感到奇怪的是,这么大的墓葬却没有随葬金银珠宝。除了一些墓主人的生活用品,其他都是一些制作精良的漆器。
侯亮这时意识到,这是一座汉墓,因为西汉早年国力空虚,所以王侯随葬品不能有金银珠宝,而且当时的漆器制作工艺非常的强。经过继续挖掘,终于挖掘出了能确定墓主人的物件,是一个印章,上面刻着“妾辛追”。
整理完一些随葬品,重头戏就要开始了,那就是打开主棺。内棺封闭得非常的严密,队员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它打开,盖板下面是精美的丝织品,将墓主人包裹其中。
考古人员用了一个星期才把这些丝织品清理出来,墓主人这时候才终于露出真容。看到她的真容时,所有人都为之一振,因为她的遗体经过两千多年的时间,外形完整,全身光滑,看上去像刚刚死后不久。
侯亮这时候醒悟过来,他知道今天的发现会震惊世界,对于尸体病理学的研究,说不定可以解决现在的一些科研问题。周总理还随之做出来了相关的批示,可以看到其重视程度。对于辛追为何不腐,现在仍是一个未解之谜,可是初步的定论是,密封做得好,并且保存在了无菌的环境下面恒温的状态下,尸体才得以保存完好。
后面也开展了对二三号墓的发掘,可惜被盗严重,但也找到了确定墓主人身份的答案。墓主人是当时长沙国的丞相利仓,而一号墓的主人正是他夫人辛追。
三、“真正”的道德经
马王堆墓葬除了出土一些珍宝外,还有一些古籍,其中里面的《道德经》被人谈论最多,因为其内容和我们现在的版本存在许多差异。大家会疑惑道是什么?老子在他的书中把道理解成是天地之间的规律,在发现帛书版本的道德经之前,一些学者认为道德经是读不通的,因为他本质上是探索大道的规律。
它主要简述的是治国修身这一类,但里面的第一句又是说,如果道能被说出来,就不是真正的道,和下面自己所写的背道而驰,但是如果按照帛书版本的话则会通顺很多。里面写道是可以摸索的,并且不是恒久不变的。总的来说两者有着很大的差异,帛书版本的更为符合规律,所以一些人们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道德经。
结语
马王堆墓葬的出土和清理挖掘,为我们新中国的考古史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它出土的漆器,做法已经是失传已久的,值得我们去细细的研究,去探寻老祖宗留给我们的珍贵财富。它出土的一些古籍,也证明了我国在两千多年前,就开始对天相占卜有所研究,并且研究的成果和精准度和现代相比差得不远,体现了古人的智慧。
同时它也留给了我们很多的未解之谜,到底古人是通过什么特殊的技术来对尸体进行防腐处理的呢,以我们现在的科技尚且未能做到经过2000多年后,尸体仍可保持弹性。还有出土的道德经和我们现在流行的到底谁真谁假,这一切只能交给时间来解读。